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青新时评

【江源观察】建设生态文明 更好造福人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沈小平    发布时间:2022-12-12 07:49    编辑:马燕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牢抓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们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生态环境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从未像今天这般紧迫,绿色发展理念也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关键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经济发展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发展“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发展的真谛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需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共同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让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生态环境好不好,群众是最直接的体验者、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需要群众去检验。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守护好绿水青山净土,守护好蓝天白云好空气,才能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既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美好现实,又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让生态惠民、利民、富民成效更加显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置身事外。从植树节集体植树到随愿、随处、随时植树,从积极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到节水节纸、节电节能,从绿色出行、告别一次性用品到拒绝过度包装、举报环境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植下草木为神州大地添一抹绿,通过点滴行动为美丽中国出一把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文明习惯常留“指间”,绿色生活常在“心间”,久久为功、化风成俗,生态文明建设之花必到处开放,生态文明建设之果必你我共享。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