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本网原创

青海大通:农村电商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1 11:06    编辑:包拓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近年来,青海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特别是社区电商、农村电商、生鲜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跃,企业、个体经营者通过知名直播平台带货直销日趋扩大。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共有网络零售企业2005家、网络店铺7.7万家,比2021年底分别增加917家、6000余家。青海省直播电商起步晚但发展快,成为“青货出青”的重要渠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殷家村的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看见几名工人正在分拣打包。“这是昨天晚上直播下的订单,今天上午就要全部发出去。”

  2021年,大通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二次支持县”开始实施,项目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生活用品下行体系建设、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项目建设的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承办企业青海众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大通分公司负责人杨成录介绍,截至目前,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共计入驻孵化企业45家,陈列展示县域内农特产品五大类250件,设立了线上线下电商服务窗口,汇聚电商扶贫政策和业务服务。共引入8家服务单位,为入驻经营主体提供咨询、业务代办、产品销售、电商培训、电商咨询、品牌包装、平台对接、推广等服务。

  杨成录介绍,针对当地农产品多、直播带货人员少的问题,建设直播培训学校,开展直播带货培训。目前入驻电商直播基地的主播70余人,一些主播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粉丝量达到50万人以上。

  

  

  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的合作主播蔡甲伟,原先是一名调节家庭矛盾纠纷的情感主播,半年前尝试直播带货,将我省的优质农特产品介绍给粉丝,效果很好,目前她的粉丝量达到16.9万,3月15日晚直播3个小时,完成7993单,交易额达到32万元。

  “针对经营主体有产品没主播、主播没有好货源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萌发了打造一个供应链基地的想法,集合了土豆、粉条、牛羊肉、青稞酒、藜麦片等40多种基于大通面向全省的产品,逐步建设起网货云仓。”杨成录说。网货云仓的建立为合作和培养的主播提供了供应链支撑,解决了他们货源渠道。同时,面向全国,在北京设立了青海特色产品展销窗口和前置仓,逐步走向全国市场。在农畜产品网络销售方面,注重标准化,以大通县景阳面粉厂为例,销售渠道为传统模式,产品生产出来了,但销售打不开,电商中心对接主播,以直播等线上新零售模式设计包装和品控,一次性推向市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为电商企业提供品牌策划、包装设计、产品拍摄、方案撰写等服务,并通过媒体渠道、东西部协作、农产品展会等形式,对“老爷山”区域公共品牌蔬菜系列产品、“山水大通”区域公共品牌系列农特产品加大宣传,扩大和提升了县域公共品牌形象。打造“青藏臻选”“果品涵”“景阳川”“山城岭”“青藏小龙哥”“松涛八大院”“山水大通文创产品”等品牌,形成了大通县独有的原产地系列品牌。

  此外,协助入驻的合作社和各类经营主体,在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大型平台上设立网店,其中青海农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黑金刚”“红美人”“青海百合”等土豆、百合产品,在淘宝、拼多多上的综合排名及销售已排到同类产品前三,并在山东、兰州、武汉三地建设了前置仓,解决了生鲜转运难问题,过去两年每年的销售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实现了新零售模式带动销售额的效应。

  杨成录介绍,下一步,大通县电商服务中心将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作,解决直播基地建设问题,开展“村播计划”,加大农民主播培育力度,助力农产品上行;积极探索“电商直采”新模式,开发农牧产品网货,实现网货定制化、标准化、市场化;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通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物流配送问题,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牧民收入,形成农村电商的新业态、新做法。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