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青海各地

【乡村振兴在青海】
帮扶办出大实事 精准滴灌惠民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陆广涛    发布时间:2023-03-23 07:46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平静的水面上几只野鸭悠然觅食,河边春芽欲出的杨柳随风摇曳,平整的田地里冬小麦披着一身绿衣,春天早早就来到了黄河岸边。

  3月7日,迎着早春的脚步,记者来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塘沙一村,村委会广场上人潮涌动,拉化肥的大卡车早早就停在这里,村民迫不及待排队领取。

  “这已经是第7年给我们免费发放化肥了,感谢海东市税务局这几年对我们村的联点帮扶。”村民马乙四么的电动小三轮里拉着两袋玉米专用肥,欢欣地回了家。

  正值春耕,牙什尕镇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协调联点帮扶单位海东市税务局,又一次向塘沙一村赠送8吨爱心化肥,有效解决了全村150余户村民春耕物资,也让村民们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生产中。

  塘沙一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廷鹏介绍,之所以发放玉米专用肥,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助力脱贫攻坚时期,海东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时发现塘沙一村交通闭塞,发展底子薄,群众思想保守,贫困根源深,为了让村里发展上适合的产业,驻村工作队找项目、筹资金、想路子、拔穷根,千方百计想办法助群众摘掉“贫困帽”,戴上“致富冠”。

  偶然的机会,时任驻村工作队员的赵廷鹏发现村里废弃焚烧的玉米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能不能再利用呢?

  说干就干!赵廷鹏和第一书记多次前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的牛羊育肥场调研,充分了解了饲草料加工、储藏以及牛羊养殖和出栏情况,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回来后,他们上网查资料、捋思路、做汇报、找投资,一个多月后,项目方案基本形成,海东市税务局也顺利下拨帮扶项目资金20万元,民生置业捐赠30万元,县镇两级配套产业发展资金92.34万元。

  资金有了,他们又找了村里在外创业的大学生韩东,劝他回家创业,并成立了旭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农户”的致富之路就这样铺就。

  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合力下,塘沙一村着力培育富民产业青储饲料加工及牛羊养殖场,因地制宜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使全镇乃至全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深度较深的塘沙一村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塘沙一村青储种植面积23.3公顷,全村养殖牛存栏200多头,羊1200余只,合作社分红每年每人467元。如今塘沙片区村民家家户户种青储,家家户户能加工,家家户户搞养殖,好不热闹。

  帮扶不停,接力不停,青储玉米专用肥就这样免费发放了7年。驻村工作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赵廷鹏接过第一书记的接力棒,至今也已7年。

  通过发展青储产业,塘沙一村顺利走上了振兴路,赵廷鹏等驻村第一书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村民手里有钱了,留守在家的村民,经过赵廷鹏和村干部的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发展拉面经济。

  今年60岁的脱贫户韩索么乃也来领取化肥,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7口人,他和老伴在家种了0.7公顷青储,养了40只羊,7头牛,女儿们都在外地开拉面馆,一家人各忙各的,忙得不得了。

  如今,全村54户237人脱贫户中,47户村民通过大力发展拉面经济脱贫走向小康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党的根基在基层,乡村要振兴关键要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赵廷鹏等驻村干部们将联点村的发展看作村民的发展,将村民的发展放在办实事的点滴当中。

  登记、签字、领化肥、装车……广场上的帮扶还在继续,领取化肥的村民络绎不绝,人人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