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图说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瞭望”河湟 “住”就新荣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贾泓    发布时间:2023-03-26 08:08    编辑:王瑞欣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杨永良正在织毯。贾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22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挂职干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副区长杨波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场特殊的线上会议。与他连线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主任王建国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张彤。

    “这次前往青海调研,我们为在青藏高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享文化传承和发展成果,就如何高标准、高规模、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湟中区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湟源县丹噶尔古城活化更新进行探讨,为少数民族集聚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张彤说。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已与湟中区政府正式签约,共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青海工作站”。双方以回族、藏族、土族等13个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同开展民族视觉形象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依托“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青海工作站”,先期以湟中区为基础选择典型案例,开展以民族视觉形象为载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践研究,再逐步扩展至西宁市及青海全省,帮助提升湟中区及青海省多民族共享视觉形象和文化符号建构。

  2021年11月,王建国院士到湟中调研并指导鲁沙尔城镇规划、建设工作;2022年1月,王建国指导鲁沙尔城镇建设详细规划编制及城市更新方案;同年6月,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为住建部捐赠篮球场设计了2个形象方案,如今篮球场已在湟中启动建设……经住建部“牵线搭桥”,与湟中的相遇相知后,王院士和张教授选择将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青海工作站设在这里。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是由中央统战部、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设立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一,是依托东南大学建设的国家级民族研究智库。在住建部的介绍下,以湟中区为切入点建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青海工作站,对加强青海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在视觉构造和图像叙事层面展现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提炼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王建国说。

  今年2月,王建国和张彤指导湟中区群加藏族乡星空营地设计方案并为营地设计“摘星塔”。3月,张彤带队赴湟中实地指导星空营地设计、勘察“摘星塔”项目场地及传统村落保护,赴湟源开展多民族视觉形象调研工作。

  东南大学不是唯一一所因住建部与湟中结缘的高校。住建部还帮助引进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帮助开展了群加乡土康村传统村落保护设计,编制阳坡银铜器和加牙藏毯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文创产品,并开展银铜器、藏毯、酸奶等特色产品直播带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摘星塔”的名字就像住建部在湟中定点帮扶开展的工作。“手可摘星辰”,从住建部到青藏高原,杨波登高望远,不断思索如何开展更具实效、更可持续的帮扶。

  杨波说:“聆听了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报告高度肯定了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名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挂职干部,我更是感到心潮澎湃,不由得回想起赴青前倪虹部长的殷切嘱托。”

  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定点帮扶,住建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湟中发展的道路。自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住建部大力帮扶湟中区培育引进建筑企业,并支持湟中区建设建筑产业园,激发了湟中区发展内生动力。湟中区配套出台建筑业发展意见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招商吸引力。2020-2022年住建部帮扶引进建筑企业8家,2022年引进企业缴纳税款占全区税收的25.93%,其中区级税收占区本级税收的10.68%。建筑产业对拉动湟中经济增长,促进湟中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弘晟投资集团董事长任成茂说:“作为住建部帮扶引进湟中的建筑业企业之一,我们的工程在全国,税收在青海,真正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增量,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帮扶。”

  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发展建筑产业,这些帮扶的关键词都让中电建(西宁)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朝印象深刻。站在鲁沙尔城市更新项目的现场,刘朝说起了自己参加培训的经历:“去年,我参加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的湟中区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学习了钢筋工和防水工的相关培训课程。最大的感触就是,不仅培训内容用得上,而且还能教会其他人。我们是技术工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帮扶。”听了这话,一旁的杨波拍拍刘朝的肩膀笑着说:“下次开展技能培训,你再来!”

  技能培训与智力帮扶对刘朝来说是提升,对英真卓玛来说则是新的希望。英真卓玛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的负责人,她一手拿着各类藏毯的文创产品一边说:“我参加了住建部组织的网络直播培训,并顺利拿到了资格证书,正在做直播的准备工作。我们的非遗产品也要‘触网’啦!”

  在湟中区加牙村,编织藏毯铁梳子拍打纺纱的声音已跨越几个世纪。今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依然与同伴们坐在织机前,在纵横交错间编织出独特的艺术。杨永良说:“住建部邀请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帮助我们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直播带货,并投入2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开展藏毯技艺传承培训工作,带动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学习藏毯编织技艺,带领大家通过加工藏毯走向共同富裕。你看英真卓玛手中的手提包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们为我们设计的文创产品,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藏毯除了传统技艺、传统样式,还有这么多‘新花样’!”

 “新花样”,从2016年至今,住建部定点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了帮扶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杨波表示,今后,我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继续帮扶湟中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加快建筑业以及银铜器加工、藏毯、农牧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帮助引进高水平专家,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帮扶实效及质量,为湟中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