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野驴 摄影:瓦须耿尼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2023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未来五年,是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重要时期。从三江之源到河湟谷地,从柴达木盆地到祁连山南麓,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优先的价值追求,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持续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努力,贡献智慧力量。
黄河源头人鹤情
5月29日,透过窗户的阳光暖意融融,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站站长加羊多杰如往日一样出门巡护,这项工作总是令他精神百倍。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生态管护站管护员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态好不好,鸟儿最清楚。”当高原的春天翩然而至,成双成对的黑颈鹤便在这里栖息繁衍。作为生活在高原的唯一鹤类,黑颈鹤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野生鸟类物种,这也是人们检视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一面镜子。
由车窗远远望去,眼前这片湖泊湿地是黑颈鹤的天然乐园。2023年,在黄河乡全体生态管护员共同努力下,管护站辖区内的黑颈鹤人工巢新增了18个。“3年前,黄河乡生态管护站开始为黑颈鹤筑巢,目前共有63个人工巢,且都有黑颈鹤夫妇入住。” 加羊多杰欣然地告诉记者。
然而,随着雨水增多,两周前黑颈鹤活动较为集中的白玛纳村、热曲村、塘格玛村三地的湖泊湿地水位皆明显上涨。眼下正是鹤蛋孵化阶段,鹤巢和蛋都有被淹没的风险。
为此,5月14日,黄河乡生态管护站展开了一场抢救黑颈鹤巢的行动。
管护员将带有黑颈鹤熟悉气味的旧巢保留,并用青干草铺在下面垫高近80公分,再将之安置在新巢上。加羊多杰说:“这样黑颈鹤才会安心地住进来。”
“这两周以来,全乡12个有被淹风险的鹤巢都已垫高加固。”加羊多杰说,黑颈鹤只在有水的地方筑巢,在水较浅处筑造人工鸟巢时,管护员仅需徒步淌水,而在水较深的湖泊等地带则需骑马涉水。在水温只有几度的天气里,筑造一个鸟巢最快要40分钟,对人体耐寒的挑战几乎达到极限。
加羊多杰描述了筑巢的过程:管护员为黑颈鹤筑巢时,它们会警惕地停留在20—30米距离外,起初发出声音以示警告,当辨认出是熟悉的管护员时,便不再惊慌。
加羊多杰隔窗指向不远处一个小湖泊中央新修的人工鸟巢,一对黑颈鹤伫立在水边,时而抖动双翅,时而翩翩起舞。
“现在人与动物能离得很近,我和黑颈鹤距离最近的一次仅有10米。”加羊多杰说,根据黄河乡生态管护站观察统计,目前全乡境内共栖息黑颈鹤240多只,高于去年同期20%左右。
加羊多杰告诉记者,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来说,黑颈鹤不但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他们用真心、真情保护的“家人”。(作者:石成砚)
青海湖鸟岛 摄影:曹生渊
玛多黄河源 摄影:杨少英
低碳生活新时尚
“请将垃圾正确分类,厨余垃圾扔绿桶,其他垃圾扔灰桶……”5月30日10时,家住西宁市城中区大同街9号院的居民王熙正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身前崭新的垃圾分类亭随即响起人工智能提示语。
前一日修剪绿植的残枝落叶让王熙犯了难。“落叶投哪里?”“请投厨余垃圾。”十余秒的“问答式”人机对话后,垃圾被精准投入桶内。“这可真方便!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王熙笑着说。
“如今,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精细化,对垃圾分类桶站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款提示器采用太阳能用电管理系统,通过全自动人体感应引导群众投放垃圾。”西宁市城中区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主任李洪花说。
事实上,将垃圾分类投放做精细仅仅是把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办好的第一步,还需打通后续收运、利用、处理等各环节。
为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西宁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化建设,垃圾分类渐渐从“独唱”变成政、企、民共同参与的“大合唱”,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走进夏都家园小区(南区),智能一体化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机舱内正在进行一段20余小时的“变废为宝”旅程。“这是西宁市首个设在居民区的智慧生活垃圾分类转化基地。在这里,绿色低碳生活可谓环环相扣。”站在设备前,李洪花算了一笔账:夏都家园厨余垃圾日产量600公斤左右,经过就地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产出有机肥60公斤,生物柴油基础油6公斤,减排率达90%。小区绿化就用这种转化后的有机肥,富余的还可免费提供给居民。
“垃圾分类与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够实现‘物尽其用’,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低碳生活增添色彩。” “养花达人”刘青有感而发。
从细微处入手,绿色低碳生活已然有迹可循。放眼如今的西宁,越来越多人正行动起来、参与进来,践行低碳生活……
遵守规定,做好垃圾分类;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外出自带购物袋;工作中减少纸张浪费;出行优先选择新能源公共交通或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一个个力所能及的举动不仅没有降低群众生活质量,反而让生活更加文明健康,绿色低碳。
“低碳出行不仅能锻炼身体,释放情绪,更重要的是这种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助力节能减排都有重要意义。”骑行爱好者解邦升说。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大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建设美丽城市、践行低碳生活的强大合力。在青海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进程中,人们正在努力用多种方式拥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作者:张慧慧)
“生态导游”述和谐
进入6月,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湖东种羊场草场边,不时出现觅食的普氏原羚,这让当地牧民扎西德勒和同伴十分开心。
普氏原羚是沙化草原地带代表物种,目前世界上仅分布于青海湖地区,由于数量稀少,被称为“奔跑在草原上的大熊猫”。作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文明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观察普氏原羚的生活痕迹是扎西德勒和同伴的一项主要工作。
“我从小在草原长大,对‘滩黄羊’(普氏原羚俗名黄羊、滩黄羊)很熟悉,它们很胆小,一发现有人靠近就会逃走。”扎西德勒说,眼看7月进入普氏原羚孕期,怀了崽的母“滩黄羊”要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和灌木丛等较僻静的地方分娩,所以志愿者会提醒游客远离普氏原羚栖息地。
自高中毕业,扎西德勒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冬天,普氏原羚缺乏食物,我们会小心翼翼进入栖息地,给它们送草料……”“之前,村子周边垃圾污染严重,如今,政府修建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在周边巡护已经很少见到垃圾了……”“我们的志愿服务队最早叫做牧区青年绿色桥梁,就是想大家都来保护家乡的生态……”看着青海湖畔的垃圾越来越少,普氏原羚越来越多,扎西德勒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热忱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变化带来的不仅有喜悦也有遗憾。“我们这个志愿服务队由大家自愿发起,有些人成家后,没法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就离开了。”扎西德勒说。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断涌现的新机遇让扎西德勒有了创业的想法。“如今,来青海旅游的游客除了体验美景,对这里的生态故事也很感兴趣,而且讲故事比说教对指导他们保护环境更有效,于是我们就多了一个‘生态导游’的身份。”
扎西德勒的创业想法得到了伙伴们的支持,2015年,他和朋友成立了共和县吐蕃部落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生态保护+文化传播+生态可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通过开展“来青海湖畔当一天牧民”的生态文化游学行,打造以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特色品牌。
“导游的工作也让我们的志愿者多了一份收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生态环保服务。”扎西德勒说,他希望可以通过生态文化游学行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志愿者坚持他们的理想,助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志愿服务队有志愿者17名,我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目标:那就是要一直保护这里的山山水水,让更多的人了解良好生态环境背后的感人故事。”扎西德勒满怀信心地说。(作者: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