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大棚内播种。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才仁文德老师,您看!咱们棚里的辣椒苗已经长到大拇指粗,大葱也有30厘米高了,照这个势头长下去,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6月4日清晨,种植工人索南跟随温室大棚负责人才仁文德在大棚内查看蔬菜长势。
索南口中的大棚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那滩温棚蔬菜种植基地,这里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即使6月,气温也很低,常年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在这里种植瓜果蔬菜几乎不可能,长久以来,瓜果蔬菜基本都靠外运。
“过去每到冬天,群众都会储存一些耐放的蔬菜,但由于种类不多,整个冬季就只能吃到一两种。”才仁文德回忆前些年的日子,十分感慨。
为了解决种菜难、运输远的问题,让群众吃到更多更新鲜的时令蔬菜,2022年,治多县政府、县农牧和科技局投资近230万元,在原先蔬菜种植基地温棚的基础上,维修改建了4栋高智能温棚,补齐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
自动化灌溉设备、智能控温调节系统、自动卷帘……科技助力让温棚在雪域高原“大展身手”,无论刮风、下雪,温棚内始终“温暖如春”。看着眼前慢慢长大的蔬菜,身为县农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员的才仁文德知道,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棚刚修建好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不会操作设备,让这么好的资源白白浪费了。”索南一边观察种苗一边回忆着。
有了全新的设备但没有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一切都等于“零”。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县农牧和科技局马上聘请专家负责大棚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在技术指导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当地很有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由于他们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熟悉,所以指导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很快就让种植大棚的“新人”变成了“专家”。
“一个月前,我们购入西红柿、萝卜、油麦菜、辣椒、草莓、西瓜等十余种蔬菜苗和水果苗,技术指导员教我们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今年蔬菜种植成功,从明年开始,我们要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以此进一步提高县域蔬菜自给率。”才仁文德说。
温棚蔬菜的良好发展也带动了地方就业,据了解,在温棚基地工作的员工全部都是当地脱贫户,每年4到10月他们都会在大棚务工。
达丁让义是索加乡当曲村的一名脱贫户,年纪不算大,皮肤黝黑,看起来精明强干,他和索南一样都是年初来这里工作的,如今他们都是这里“技术骨干”。“在这里工作不仅有分红,还能学到种植技术,幸福生活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未来我还想多学一些技术,以后回乡除了养牦牛,还可以种菜卖菜。”达丁让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治多县最大限度地集聚合力,发挥现有资源最大优势,促进农业发展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蔬菜大棚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未来,我们要继续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丰富种植类型,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瞄准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各显其能,持续带动更多周边牧民群众就业。”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扎西江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