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  /  图说青海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3016项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吴梦婷   发布时间:2023-06-10 12:10    编辑:朱月琴

蒙古族服饰展示。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河湟刺绣、贵南藏族刺绣、花儿、热贡艺术……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千百年来的传承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

  如今,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这些历史的沉淀,让百姓近距离感受到青海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了我省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非遗的成果。

  为了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近年来,我省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制定《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青海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

  据统计,我省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1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88项(含人类项目6项),省级非遗335项,市州级非遗888项,县区级非遗1705项。

  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42名,市州级传承人1185名,县区级传承人2630名。

河湟刺绣作品。资料图

  “青海手造”走向大市场

  翻开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绣、剪纸技艺、鎏金技艺、花儿会、皮影戏、土族婚礼、民族服饰……这些项目承载着一代代青海人的乡愁和民间文化印记,展现了青海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特色。

  经过多年的传承保护发展,我省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即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即德都蒙古(海西)、土族(互助)、循化撒拉族、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

  各地以多种保护方式,将非遗传承与发展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在青海非遗从深闺走向各地的同时,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创意让“青海手造”走向大市场。

  在西宁市湟中区,响了百年的小锤声从青海的大街小巷传到全国各地。银铜器制作手工技艺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打造的银碗、铜碗、手镯等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一錾一刻间,匠人们不仅传承着传统手工艺,还通过网上销售平台,推动青海银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一条条绣线,一端连着刺绣艺人,一端连着国内外客商,他们通过针线与世界交流。凝结着高原百姓生活劳作点滴的民族艺术品青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爱。

皮影艺人整理皮影道具。 吴梦婷 摄

  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青海大地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各种文化因素交融汇聚,留下了6400余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珍贵的文物见证历史沧桑,也记录着城市文明。近年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古老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勃勃生机。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文物保护中,我省持续推进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文物修缮、展览展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积极推进,热水墓群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在非遗保护传承中,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地还通过采取订单生产、开设网上商城等多种形式,扩大非遗就业工坊产品销售渠道。

  6月10日起,各地将通过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入了解、切实感受、亲身体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充分认知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