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科教新闻
新型探测仪精准识别30米内生命信号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8 14:41:58
编辑:张启杰

  科技日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刘园园) 记者27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该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日前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测试指标均满足实战要求。

  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地震救援实训场地,一个“黑匣子”被放在瓦砾、混凝土等废墟上,测试人员手持“遥控器”,在几分钟之内实现了30米范围内多名受测人员的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精准识别。

  废墟上的“黑匣子”,正是这款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由中国煤科所属应急科学研究院先进救援装备研发团队研发,型号为“LST-30/120DM-CCTEG-1”。

  中国煤科一级首席科学家、应急科学研究院院长齐庆杰介绍,该探测仪具备多种工作环境下介质补偿能力,其探测信号可穿透砖墙、木板、混凝土、土壤等非金属介质。它能够在较远距离内探测到幸存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信号,给出生命体的距离信息,探测距离可达30米,并具备厘米级的分辨率。

  “这款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可快速精准搜寻被掩埋幸存者,适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塌方事故的救援现场,可为灾后复杂环境下掩埋人员定位和搜救工作提供助力。”齐庆杰说。

  研发团队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训练基地的高层建筑垮塌、地震废墟、震后斜楼等多种灾后模拟场景下,对受测人员进行了生命信号的探测与定位测试,验证了这款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时间、定位距离及定位精度。

  齐庆杰表示,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持续开展大范围大埋深场景下的实地测试,不断提升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核心性能指标,为灾后救援提供更加快捷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推荐阅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我省第一部党史基本著作出版发行
青海首次发现疣鼻天鹅在祁连山湿地繁育
海南:依托"四地"产业体系 聚力推动泛共和盆地崛起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终止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3年青海省直招军士招收工作公告
西宁:织密四张网 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西宁上半年GDP增长9.8%!
24H热点
以主题教育实效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工业经济"脉动"强劲有力 新兴产业积蓄发展"动能"
省人大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
省直机关工委:展示落实“六个一”要求阶段性成效
谱好党建乐章 唱响理论强音——记省委讲师团党支部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绿色金融赋能低碳产业发展
首届“青海最美文物守护人”名单揭晓
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情牵小高陵》实现青海省网络影视作品“零”突破
热点图片
海西:厚植发展沃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海西:厚植发展沃土 ...
尖扎百美村庄·德乾村项目正式运营
尖扎百美村庄·德乾村...
稳住“菜篮子” 青海有“数” 上半年我省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2133.33公顷
稳住“菜篮子” 青海...
援青十三载 浇出致富花
援青十三载 浇出致富花
如何更换公交卡 我们帮你打听了 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不要扎堆,开通了换卡业务的服务网点很多
如何更换公交卡 我们...
【牢记总书记嘱托】绘就“诗与远方”的动人画卷
【牢记总书记嘱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改进行时】屯在新源村,蹚出新路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一站式”服务让百姓有事不难办
“一站式”服务让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型探测仪精准识别30米内生命信号

科技日报
2023-07-28 02: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型探测仪精准识别30米内生命信号

科技日报
2023-07-28 02: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型探测仪精准识别30米内生命信号

  • 2023-07-28 02:41:58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刘园园) 记者27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该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日前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测试指标均满足实战要求。

  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地震救援实训场地,一个“黑匣子”被放在瓦砾、混凝土等废墟上,测试人员手持“遥控器”,在几分钟之内实现了30米范围内多名受测人员的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精准识别。

  废墟上的“黑匣子”,正是这款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由中国煤科所属应急科学研究院先进救援装备研发团队研发,型号为“LST-30/120DM-CCTEG-1”。

  中国煤科一级首席科学家、应急科学研究院院长齐庆杰介绍,该探测仪具备多种工作环境下介质补偿能力,其探测信号可穿透砖墙、木板、混凝土、土壤等非金属介质。它能够在较远距离内探测到幸存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信号,给出生命体的距离信息,探测距离可达30米,并具备厘米级的分辨率。

  “这款新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可快速精准搜寻被掩埋幸存者,适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塌方事故的救援现场,可为灾后复杂环境下掩埋人员定位和搜救工作提供助力。”齐庆杰说。

  研发团队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训练基地的高层建筑垮塌、地震废墟、震后斜楼等多种灾后模拟场景下,对受测人员进行了生命信号的探测与定位测试,验证了这款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时间、定位距离及定位精度。

  齐庆杰表示,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持续开展大范围大埋深场景下的实地测试,不断提升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核心性能指标,为灾后救援提供更加快捷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编辑:张启杰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