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解码三江源头的“诗与远方”
——“文旅融合看青海”蹲点调研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发布时间:2023-08-07 08:58:56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则是“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大美青海,高原辽阔、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玉树,我们领略传统赛马会的魅力,看到“潇洒康巴人”打造的诗与远方;

    在海晏,我们感受到了原子城的风采,试着破译红色旅游的发展密码;

    在乐都,我们把目光从瞿昙寺延伸,去看一看那柳湾彩陶,听一听“河湟古都·人文乐都”的故事;

    ……

    这些探索,对于正致力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青海而言,又有哪些启示意义?如何将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公布后,刚刚站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这一新起点的玉树市,上个月迎来了今年的又一高光时刻。2023年玉树传统赛马会暨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有着1300年历史的“活态文化”玉树传统赛马会,让世界再一次看到了玉树的惊艳。

  “第一次来到玉树感觉很不一样。为了看赛马会,专程多留了几天……”

  “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每一次来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这座高原小城。”

  ……

  跟不少游客聊起对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评价后,我们不禁好奇,在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少,为什么玉树市能在魅力比拼中频频“出圈”?“美丽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之间如何良性互动,才能为这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带来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

 

  第一站:玉树

  亮点

  2017年设立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现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14项,州级名录6项。

  先后跻身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获人居环境范例奖、十佳魅力城市等荣誉。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化旅游景区20余处,4A级1处,3A级5处。

  今年1月至7月,全市游客接待人数76.46万,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目标

  《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构建“一核三廊三板块”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布局,其中,将玉树市定义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

 

  版块一:文旅合奏曲

  玉树,可看

  如果玉树市也有微信,在刚刚过去的7月,2023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和玉树传统赛马会在三江源头的不期而遇一定会让它的朋友圈格外出彩。

  巴塘草原炊烟袅袅。

  “今天,2023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开始啦。”

  “‘潇洒的康巴人’大型千人民族风情歌舞巡演巡游!行走的非遗!”

  “快来看‘格萨尔王杯’跑马竞赛!”

  其实,提起被誉为中国十大赛马比赛之一的“玉树传统赛马会”,我们不妨将时间的纵轴再拉伸一些。相传早在1300多年前,当地就曾举办过赛马会。于是,策马扬鞭之间,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一场场赛事里,有玉树的辉煌过往,也有玉树的活力今朝。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你是一名初到玉树的游客,在这短短几天,你能看到什么?

  “今年我们在传承以往的基础上还有了创新,比如说举办了牦牛竞赛、篝火晚会、跑马竞赛、玉树市‘四季村晚’夏季大联欢乡镇街道文艺汇演专场、‘最美帐篷’评选等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专题成就展、跑马比赛、民族体育竞技活动等形式,体现我们玉树的文化魅力。”赛马会开幕式导演昂文普措说。

  可以说,在玉树,这项活动不仅是一次节日盛事,更是一次民族文化盛宴。

  “三江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十字路口’,处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带,在青藏高原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千百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青海风格、康巴风情、玉树特色的灿烂文化。”正因如此,玉树州委副书记、玉树市委书记张琨明才会说:“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共赴‘江源中心城·传统赛马会’这场千年之约,就是去追寻、去探索、去感受、去回味这座古城的历史脉络、时代脉搏和发展律动。”

  的确,从这种角度来讲,传统赛马会更像是当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抓手。

  “通过玉树赛马会这样的平台,不仅呈现出玉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喜人景象,也展现出玉树聚力打造高原精神文化展示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向更实、更深推进,不断打响打亮‘江源玉树·魅力结古’文化旅游品牌,持续提升玉树文旅知名度。”玉树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扎样告诉记者:“立足民族风情特色优势,深度培育地方特色文体品牌节庆活动,以‘传统赛马会’为龙头,推动‘漂流赛’‘徒步赛’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升温。”

   赛马节文艺表演。

  玉树,可品

  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转瞬间,玉树就变了一副模样。

  康巴风情街上,人头攒动。非遗体验馆、原生态藏餐美食,跟河对岸广场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和光影交错的摄影展遥相呼应,让特意前来“打卡”的游客直呼不虚此行。

  说起“打卡”,行走在玉树,倘若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一张名为“结古十景”的线路图频频出现在你的视野中。

  ——距离市中心约10分钟车程的当代观景台,可一览玉树新城全貌,市区各大景点及两河景观带尽收眼底,是取景留影最理想的位置。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在三江源纪念碑旁还可以看到承载玉树发展“幸福”“生命”“腾飞”三座通天河大桥。

  ——勒巴沟位于通天河南岸,在这里,可以看到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画卷交相呼应。

  ……

    玉树隆宝湿地。张鹏 摄

  玉树地处青、川、藏相汇处,青藏高原腹地,复杂奇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三江之源的山水奇观,是国家级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民俗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也是全国唯一旅游景区门票全免的地方。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2022年,玉树州提出打造博物馆小镇,作为州府所在地,玉树市挑起了小镇建设的大梁。

  “为了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核,我们树立博物馆小镇建设理念,有效整合政府、寺庙、民间博物馆文物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复活、传承等工作,以各类博物馆为主导,探索打造古墓葬、古壁画、古岩画、古建筑研学旅游线路。”扎样说。

  来到玉树州红色纪念馆,负责人伍金桑珠正在忙着安排接下来的参观团队。从2013年开始收集展品到一个多月前对外开放,对红色文化颇感兴趣的伍金桑珠用十年时间打造了这个民间纪念馆。

  “我从小在结古镇长大,父亲是一名军人,受他影响,一开始只是自己爱好红色文化,特别经历过地震后,更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党、对国家的感激、热爱之情。后来,政府提出打造‘博物馆小镇’,我这才有了建座纪念馆的想法。”伍金桑珠告诉记者,他所收藏的数百件老物件中,大到老解放车,小到手电筒,都是他费尽周折从各地搜寻而来。虽然对外开放不过月余,已经迎来了不少参观者。

  在距离红色纪念馆不远处的巴塘草原上,也有一处独特的民间博物馆——牦牛黑帐篷游牧文化民间博物馆。

  跟随负责人索才的脚步,记者走进这顶面积足有上千平方米的黑帐篷,酥油桶、牛皮袋……几百种物件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搭建在一侧的几顶牛皮帐篷,更是别处少见。

  “游客到这儿来,不仅仅通过这些物件了解我们的生活习俗,还可以品尝藏餐、看看藏族歌舞,从多个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千百年以来,黑帐篷是牧民主要的住家形式,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提起打造这样一处场所的初衷,索才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好的风景固然吸引人,但文化才是核心。相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的历史文化更值得游客去了解、品味。”

  据了解,早在2022年7月的玉树州博物馆小镇建设启动仪式上,玉树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丹增就表示,将以“博物馆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生态与文化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如今,在不断地历史积累过程中,玉树已经陆续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博物馆,并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成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藏品数量级的民间博物馆,数量众多的各类主题博物馆,都为玉树建设发展博物馆小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玉树,可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来自玉树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柏郎祥碧”传统藏香系列产品成为不少消费者眼中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今年58岁的南卡是“柏郎祥碧”藏香第15代传承人。她制作的藏香以藏红花、藏寇、丁香等为原料,充分保留了药物的天然药性和药香,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了让藏香更好地传承下去,2016年,南卡在结古镇成立了玉树州柏郎祥碧传统藏香有限公司。相比机械化的加工,在藏香的制作过程中,她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方法。

  “我这么大年龄了,再次创业,只是想把传统手艺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买到更纯正的藏香。”手艺虽老,观念却不老。为了让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最近几年,南卡没少想办法。从伴手礼到旅行装,藏香也跟着游客的行囊走出了三江源头。

  无独有偶。在结古街道的一个院落里,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藏刀手艺人更求普措的手臂上。

  “制刀首先要准备材料,包括金、银、红铜、黄铜、铁、木材、牛角等……”说起制作芒擦藏刀,不善言辞的更求普措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更求普措的祖辈就掌握了制作藏刀的手艺,小时候在家学会基础后,他又四处求学、精进手艺。2015年,成立了玉树州雅杰藏传手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除了藏刀,公司还制作了腰带等手工艺品。

  从创业至今,更求普措将技艺传授给了一批又一批学徒,而这门手艺也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

  “这种纯手工制品,还是很受内地消费者的欢迎。在疫情之前那些年,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七八十万元。”

  从南卡的藏香到更求普措的藏刀,再到藏服、饰品,产品形态不同,却都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在玉树,像“柏郎祥碧”传统藏香、芒擦藏刀等一批守正创新的“样本”正脱颖而出,目前,全市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8项。

 

    版块二: 融合方法论

  玉树如何发力?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采访组在玉树期间,这句话被各方反复提及。

  面对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机遇,玉树市将如何作答文旅融合这张试卷?记者为此对玉树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扎样进行了采访。在她看来,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正是玉树立足资源禀赋,发掘发展潜力,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记者:玉树市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有哪些?有哪些不足?

  扎样:玉树市境内河网密布,水源充裕,拥有得天独厚的漂流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内少有的高原漂流胜地,境内的通天河、巴塘河等流域是漂流的绝佳之地。所以,玉树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理念,加快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体旅游品牌,与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签订了漂流中国活动框架协议,将玉树市成功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举办漂流世界杯和第一个在海拔4000米以上举办漂流赛的城市,并成立“高原漂流培训基地”。此外,玉树市有着民族风情的特色优势,继续做精做强“传统赛马会”“漂流赛”等品牌文旅活动。精心筹办三江源生态文化艺术节,促进文化、体育、旅游活动真正发挥出“聚人气、促商气”的带动作用。

  虽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但在工作整体推进上还有诸多不足,比如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储备能力弱。

  记者:近年来玉树市文旅融合工作有哪些亮点值得一提?

  扎样:获得国家和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7项,成功举办玉树漂流世界杯、玉树高原漂流世锦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通过借助《魅力中国城》节目,充分展示玉树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整体排名已列入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经过三次竞演角逐,荣获“年度魅力生态景区”“年度魅力文旅扶贫城市”、2018年《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殊荣,提高了玉树的知名度。

  记者:今年,为加快旅游发展,玉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游客?

  扎样:一是全面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工作,举办“2023年玉树市文化旅游推介会”“结古十景精品一日游”等一系列活动,彰显了玉树的城市魅力,提升玉树文化内核。二是全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各村镇自然禀赋、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旅游资源。三是坚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格局,共投资2.9亿元,大力实施14项城市核心片区整体改造提升项目,康巴风情街夜间经济打造、文成公主庙景区提升、结古大道地下网红廊道、康巴艺术中心底层及周边商业街景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手记】向“核心城市”学什么?

  这是一次不需要提前策划、就能让人获得“沉浸式体验”的采访。当我漫步在华灯初上的玉树街头,人来人往的康巴风情街让我看到一个活力的玉树;当我穿梭在格萨尔广场上的“照片森林”,光影变幻间我看到一个艺术的玉树;当我跟随拥挤的人潮追逐“潇洒的康巴人”的歌舞巡游,细雨中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热情的玉树……

  据了解,玉树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建成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我们向“核心城市”学什么?

  首先,是找准加分项。就拿传统赛马会来说,如今已经成为一场规模大、规格高、活动多、范围广的高原盛会。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次节会全网各媒体直播浏览量超1300万人次,让世界看到了玉树。

  其次,打磨闪光点。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放在旅游这个主题也说得通。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面对景色实力相差无几的对手,如何一马当先或是大放异彩,魅力还是在文化上。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坚持文化自信。“潇洒的康巴人”歌舞巡游那天,用万人空巷形容并不过分,市民也好、游客也罢,人们扶老携幼等候在街道两侧,更有甚者,在路口翘首企盼了五六个小时。哪怕下雨也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队伍所到之处,“扎西德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对文化的自信,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挥洒在市民举手投足之间。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与信长星许昆林一行座谈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晶科能源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顺利点火
青海互助:河湟洋芋宴·食荟龙头山美食节开幕
西宁城区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省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优待目录第一批
海西州2023年“智阁鲁如”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
泽库县首届游牧民俗文化旅游节暨八月草原盛会
24H热点
天上玛多 生灵净土
新数据新看点:超额双过半,稳就业展现更多可能
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以学促干 以干践行
消费向"暖" "青"力复苏——上半年青海经济运行观察
省卫健委: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江源新语】对标“赛道”加速跑
青海1.33万余公顷冬小麦喜获丰收
我省大力推广“蚕豆+”种植模式
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
从“河湟田源”看绿色有机西宁
热点图片
消费向“暖” “青”力复苏——上半年青海经济运行观察⑤
消费向“暖” “青”...
草原策马共欢歌——中华民族大赛马·达日站及系列活动特写
草原策马共欢歌——...
社会保障卡又添新功能 22家景区实现“一卡通游”
社会保障卡又添新功...
【乡村振兴在青海】“花儿”唱红幸福丹麻
【乡村振兴在青海】...
【牢记总书记嘱托】共建共治共享,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牢记总书记嘱托】...
全省率先!省城西区建筑垃圾准运证实现掌上办就近办马上办
全省率先!省城西区...
高玉英: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真谛
高玉英:用行动诠释...
青海湖畔尽欢歌——2023青海湖音乐节·第十届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见闻
青海湖畔尽欢歌——2...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解码三江源头的“诗与远方”
——“文旅融合看青海”蹲点调研之一

青海日报
2023-08-07 08: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解码三江源头的“诗与远方”
——“文旅融合看青海”蹲点调研之一

青海日报
2023-08-07 08: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解码三江源头的“诗与远方”
——“文旅融合看青海”蹲点调研之一

  • 2023-08-07 08:58:56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则是“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大美青海,高原辽阔、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玉树,我们领略传统赛马会的魅力,看到“潇洒康巴人”打造的诗与远方;

    在海晏,我们感受到了原子城的风采,试着破译红色旅游的发展密码;

    在乐都,我们把目光从瞿昙寺延伸,去看一看那柳湾彩陶,听一听“河湟古都·人文乐都”的故事;

    ……

    这些探索,对于正致力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青海而言,又有哪些启示意义?如何将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公布后,刚刚站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这一新起点的玉树市,上个月迎来了今年的又一高光时刻。2023年玉树传统赛马会暨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有着1300年历史的“活态文化”玉树传统赛马会,让世界再一次看到了玉树的惊艳。

  “第一次来到玉树感觉很不一样。为了看赛马会,专程多留了几天……”

  “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每一次来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这座高原小城。”

  ……

  跟不少游客聊起对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评价后,我们不禁好奇,在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少,为什么玉树市能在魅力比拼中频频“出圈”?“美丽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之间如何良性互动,才能为这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带来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

 

  第一站:玉树

  亮点

  2017年设立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现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14项,州级名录6项。

  先后跻身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获人居环境范例奖、十佳魅力城市等荣誉。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化旅游景区20余处,4A级1处,3A级5处。

  今年1月至7月,全市游客接待人数76.46万,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目标

  《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构建“一核三廊三板块”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布局,其中,将玉树市定义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

 

  版块一:文旅合奏曲

  玉树,可看

  如果玉树市也有微信,在刚刚过去的7月,2023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和玉树传统赛马会在三江源头的不期而遇一定会让它的朋友圈格外出彩。

  巴塘草原炊烟袅袅。

  “今天,2023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开始啦。”

  “‘潇洒的康巴人’大型千人民族风情歌舞巡演巡游!行走的非遗!”

  “快来看‘格萨尔王杯’跑马竞赛!”

  其实,提起被誉为中国十大赛马比赛之一的“玉树传统赛马会”,我们不妨将时间的纵轴再拉伸一些。相传早在1300多年前,当地就曾举办过赛马会。于是,策马扬鞭之间,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一场场赛事里,有玉树的辉煌过往,也有玉树的活力今朝。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你是一名初到玉树的游客,在这短短几天,你能看到什么?

  “今年我们在传承以往的基础上还有了创新,比如说举办了牦牛竞赛、篝火晚会、跑马竞赛、玉树市‘四季村晚’夏季大联欢乡镇街道文艺汇演专场、‘最美帐篷’评选等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专题成就展、跑马比赛、民族体育竞技活动等形式,体现我们玉树的文化魅力。”赛马会开幕式导演昂文普措说。

  可以说,在玉树,这项活动不仅是一次节日盛事,更是一次民族文化盛宴。

  “三江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十字路口’,处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带,在青藏高原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千百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青海风格、康巴风情、玉树特色的灿烂文化。”正因如此,玉树州委副书记、玉树市委书记张琨明才会说:“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共赴‘江源中心城·传统赛马会’这场千年之约,就是去追寻、去探索、去感受、去回味这座古城的历史脉络、时代脉搏和发展律动。”

  的确,从这种角度来讲,传统赛马会更像是当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抓手。

  “通过玉树赛马会这样的平台,不仅呈现出玉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喜人景象,也展现出玉树聚力打造高原精神文化展示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向更实、更深推进,不断打响打亮‘江源玉树·魅力结古’文化旅游品牌,持续提升玉树文旅知名度。”玉树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扎样告诉记者:“立足民族风情特色优势,深度培育地方特色文体品牌节庆活动,以‘传统赛马会’为龙头,推动‘漂流赛’‘徒步赛’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升温。”

   赛马节文艺表演。

  玉树,可品

  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转瞬间,玉树就变了一副模样。

  康巴风情街上,人头攒动。非遗体验馆、原生态藏餐美食,跟河对岸广场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和光影交错的摄影展遥相呼应,让特意前来“打卡”的游客直呼不虚此行。

  说起“打卡”,行走在玉树,倘若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一张名为“结古十景”的线路图频频出现在你的视野中。

  ——距离市中心约10分钟车程的当代观景台,可一览玉树新城全貌,市区各大景点及两河景观带尽收眼底,是取景留影最理想的位置。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在三江源纪念碑旁还可以看到承载玉树发展“幸福”“生命”“腾飞”三座通天河大桥。

  ——勒巴沟位于通天河南岸,在这里,可以看到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画卷交相呼应。

  ……

    玉树隆宝湿地。张鹏 摄

  玉树地处青、川、藏相汇处,青藏高原腹地,复杂奇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三江之源的山水奇观,是国家级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民俗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也是全国唯一旅游景区门票全免的地方。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2022年,玉树州提出打造博物馆小镇,作为州府所在地,玉树市挑起了小镇建设的大梁。

  “为了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核,我们树立博物馆小镇建设理念,有效整合政府、寺庙、民间博物馆文物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复活、传承等工作,以各类博物馆为主导,探索打造古墓葬、古壁画、古岩画、古建筑研学旅游线路。”扎样说。

  来到玉树州红色纪念馆,负责人伍金桑珠正在忙着安排接下来的参观团队。从2013年开始收集展品到一个多月前对外开放,对红色文化颇感兴趣的伍金桑珠用十年时间打造了这个民间纪念馆。

  “我从小在结古镇长大,父亲是一名军人,受他影响,一开始只是自己爱好红色文化,特别经历过地震后,更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党、对国家的感激、热爱之情。后来,政府提出打造‘博物馆小镇’,我这才有了建座纪念馆的想法。”伍金桑珠告诉记者,他所收藏的数百件老物件中,大到老解放车,小到手电筒,都是他费尽周折从各地搜寻而来。虽然对外开放不过月余,已经迎来了不少参观者。

  在距离红色纪念馆不远处的巴塘草原上,也有一处独特的民间博物馆——牦牛黑帐篷游牧文化民间博物馆。

  跟随负责人索才的脚步,记者走进这顶面积足有上千平方米的黑帐篷,酥油桶、牛皮袋……几百种物件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搭建在一侧的几顶牛皮帐篷,更是别处少见。

  “游客到这儿来,不仅仅通过这些物件了解我们的生活习俗,还可以品尝藏餐、看看藏族歌舞,从多个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千百年以来,黑帐篷是牧民主要的住家形式,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提起打造这样一处场所的初衷,索才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好的风景固然吸引人,但文化才是核心。相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的历史文化更值得游客去了解、品味。”

  据了解,早在2022年7月的玉树州博物馆小镇建设启动仪式上,玉树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丹增就表示,将以“博物馆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生态与文化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如今,在不断地历史积累过程中,玉树已经陆续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博物馆,并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成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藏品数量级的民间博物馆,数量众多的各类主题博物馆,都为玉树建设发展博物馆小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玉树,可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来自玉树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柏郎祥碧”传统藏香系列产品成为不少消费者眼中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今年58岁的南卡是“柏郎祥碧”藏香第15代传承人。她制作的藏香以藏红花、藏寇、丁香等为原料,充分保留了药物的天然药性和药香,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了让藏香更好地传承下去,2016年,南卡在结古镇成立了玉树州柏郎祥碧传统藏香有限公司。相比机械化的加工,在藏香的制作过程中,她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方法。

  “我这么大年龄了,再次创业,只是想把传统手艺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买到更纯正的藏香。”手艺虽老,观念却不老。为了让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最近几年,南卡没少想办法。从伴手礼到旅行装,藏香也跟着游客的行囊走出了三江源头。

  无独有偶。在结古街道的一个院落里,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藏刀手艺人更求普措的手臂上。

  “制刀首先要准备材料,包括金、银、红铜、黄铜、铁、木材、牛角等……”说起制作芒擦藏刀,不善言辞的更求普措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更求普措的祖辈就掌握了制作藏刀的手艺,小时候在家学会基础后,他又四处求学、精进手艺。2015年,成立了玉树州雅杰藏传手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除了藏刀,公司还制作了腰带等手工艺品。

  从创业至今,更求普措将技艺传授给了一批又一批学徒,而这门手艺也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

  “这种纯手工制品,还是很受内地消费者的欢迎。在疫情之前那些年,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七八十万元。”

  从南卡的藏香到更求普措的藏刀,再到藏服、饰品,产品形态不同,却都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在玉树,像“柏郎祥碧”传统藏香、芒擦藏刀等一批守正创新的“样本”正脱颖而出,目前,全市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8项。

 

    版块二: 融合方法论

  玉树如何发力?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采访组在玉树期间,这句话被各方反复提及。

  面对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机遇,玉树市将如何作答文旅融合这张试卷?记者为此对玉树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扎样进行了采访。在她看来,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正是玉树立足资源禀赋,发掘发展潜力,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记者:玉树市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有哪些?有哪些不足?

  扎样:玉树市境内河网密布,水源充裕,拥有得天独厚的漂流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内少有的高原漂流胜地,境内的通天河、巴塘河等流域是漂流的绝佳之地。所以,玉树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理念,加快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体旅游品牌,与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签订了漂流中国活动框架协议,将玉树市成功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举办漂流世界杯和第一个在海拔4000米以上举办漂流赛的城市,并成立“高原漂流培训基地”。此外,玉树市有着民族风情的特色优势,继续做精做强“传统赛马会”“漂流赛”等品牌文旅活动。精心筹办三江源生态文化艺术节,促进文化、体育、旅游活动真正发挥出“聚人气、促商气”的带动作用。

  虽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但在工作整体推进上还有诸多不足,比如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储备能力弱。

  记者:近年来玉树市文旅融合工作有哪些亮点值得一提?

  扎样:获得国家和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7项,成功举办玉树漂流世界杯、玉树高原漂流世锦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通过借助《魅力中国城》节目,充分展示玉树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整体排名已列入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经过三次竞演角逐,荣获“年度魅力生态景区”“年度魅力文旅扶贫城市”、2018年《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殊荣,提高了玉树的知名度。

  记者:今年,为加快旅游发展,玉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游客?

  扎样:一是全面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工作,举办“2023年玉树市文化旅游推介会”“结古十景精品一日游”等一系列活动,彰显了玉树的城市魅力,提升玉树文化内核。二是全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各村镇自然禀赋、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旅游资源。三是坚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格局,共投资2.9亿元,大力实施14项城市核心片区整体改造提升项目,康巴风情街夜间经济打造、文成公主庙景区提升、结古大道地下网红廊道、康巴艺术中心底层及周边商业街景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手记】向“核心城市”学什么?

  这是一次不需要提前策划、就能让人获得“沉浸式体验”的采访。当我漫步在华灯初上的玉树街头,人来人往的康巴风情街让我看到一个活力的玉树;当我穿梭在格萨尔广场上的“照片森林”,光影变幻间我看到一个艺术的玉树;当我跟随拥挤的人潮追逐“潇洒的康巴人”的歌舞巡游,细雨中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热情的玉树……

  据了解,玉树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建成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核心城市,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我们向“核心城市”学什么?

  首先,是找准加分项。就拿传统赛马会来说,如今已经成为一场规模大、规格高、活动多、范围广的高原盛会。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次节会全网各媒体直播浏览量超1300万人次,让世界看到了玉树。

  其次,打磨闪光点。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放在旅游这个主题也说得通。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面对景色实力相差无几的对手,如何一马当先或是大放异彩,魅力还是在文化上。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坚持文化自信。“潇洒的康巴人”歌舞巡游那天,用万人空巷形容并不过分,市民也好、游客也罢,人们扶老携幼等候在街道两侧,更有甚者,在路口翘首企盼了五六个小时。哪怕下雨也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队伍所到之处,“扎西德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对文化的自信,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挥洒在市民举手投足之间。

作者 咸文静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