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的大美风光。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首度迎来全国生态日,纵览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图鉴,生态向好添新景,万物和谐共生存。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青海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为己任,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全力保护好“中华水塔”,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今天的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水塔”坚固丰沛,正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初秋的青海湖,碧波荡漾、飞鸟翱翔、鱼翔浅底。碧蓝的湖面上,一群活泼可爱的斑头雁幼鸟正跟随“父母”游弋捕食。作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水鸟种群数量和种类实现持续增加,一项项关键性生态指标持续向好。青海湖生态之变,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生动缩影。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采取一批战略性举措,推进一批关键性改革,实施一批支撑性工程,开展一批系统性治理,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有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担当和行动,率先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推开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等“七个新高地”建设,全力以赴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恪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个个数据印证着青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7年,青海掀起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热潮,成为全省历史上造林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三年。年复一年,新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国土绿化实现从增绿到增效,青海用实际行动不断为生态“版图”扩面,为绿色发展扩容。
今天,林(草)长制全面落地,全省设立6467名林(草)长,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草)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省级总林长负总责、市州级总林长抓督促、县区级总林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积极推行“林(草)长+检察长”新模式,海北藏族自治州建立林(草)长网格化管理体系。
作为湿地大省、湿地强省,青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湿地保护率达到64.3%,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湿地保护项目实施,一批退化湿地被修复,改善了部分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有效提升了高原高寒湿地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
绿水青山成为大美青海的最美颜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如今,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持续恢复,藏羚羊、普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显现成效,江源儿女躬身于行,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推动国家公园群建设
期待已久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即将在省会西宁召开。此时,依旧忘不了首届国家公园论坛的盛景,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形成论坛重要成果《西宁共识》。
从启动中国首个国家公园到中国首批设立国家公园省份之一,从在全国率先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到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国家公园不仅成为了最响亮的生态“标签”,也是大美青海对外展示形象的亮丽名片。
三江源,中国国家公园在这里开启先河。从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实施,到领衔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
在一系列原创性改革中,“九龙治水”“碎片化”制约有效解决,国家公园“四梁八柱”基本搭建,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实稳固,探索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划面积扩展至19.07万平方公里,重要生态区位纳入国家公园范围。
青海是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着眼打造“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的建设目标,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以及州县分控中心,高质量建成40个标准化管护站,“村两委+”机制持续优化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体制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作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极具代表性。2022年4月,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正式获批,当前,本底调查、确定范围及管控分区、体制建设等工作正在推进,向着湿地类型国家公园迈步。
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目前,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3类83处,包括2处国家公园、17处自然保护区、64处自然公园,总面积27.2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08%,国家公园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85%,生态保护红线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56%,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路改革创新、大胆求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中国建设国家公园、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造了经验、提供了示范。而今再看,国家公园于青海,生动诠释了重要的生态责任,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青海任重而道远。
矢志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态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彰显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如火如荼,各行各业正向绿而生、逐绿而行,向着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迈进。
今天的青海大地上,从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到生态旅游揽金富民,绿色发展的强劲浪潮扑面而来,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向优发展中延链强链补链,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盐湖资源正在一次次求变与创新中向着循环、高效、可持续转变,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不断扩大,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青海进入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立足生态保护优先谋变求变,生态旅游产业见证绿色发展的崛起,在带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带动着民生福祉改善和特色产业发展。今天的青海,成为全国最大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高原育种实现新突破,“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传统产业正释放着新活力。
产业布局实现优化,产业链条延展延长,这是青海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提高生态资源绿色附加值的有益探索。从过去粗短糙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变,生态重要性带动人们生活观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放大。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正是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有益尝试,可观收入切实让大家感受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诸多利好。同样,“一户一岗”公益岗位,不仅直接带动着1.72万户家庭的创收,更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服装加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切实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再到青海湖畔,湟鱼洄游正当时,数以百万计的湟鱼溯游而上经历生命延续之旅,呈现出“半河清水半河鱼”的自然奇观。环湖群众享受着生态保护成果,在家门口谋起了绿色“营生”,曾经的渔民成为生态保护者、发展受益者,内心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西宁市湟源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当整县屋顶分布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低碳转型项目高标准推进,沙棘、露营等“林下经济”逐绿而生,丹噶尔古城、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梯田文化被深度挖掘,“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释放潜力。
当我们深情回望,绿水青山常在、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于青海,不仅仅实行了最严格的保护,更贯穿着发展始末,牵动着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今天,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扬帆启航新征程,绿水青山将永远成为优势和骄傲,江源辽域必将传唱出生态友好的绿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