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5日至6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西宁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传承·奉献·创新——致敬科技先辈,致力智地双赢”,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青年英才相聚青藏高原,从“两弹一星”历史文化学习、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推动“智地”务实合作。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嘉宾,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重温峥嵘岁月 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矢志报国的中华优秀儿女奋战在风雪高原、高山峡谷、大漠深处,用青春和智慧乃至生命为祖国书写华章,铸就“两弹一星”伟业,孕育“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树立起一座不朽丰碑。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付锦涛表示:“‘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着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品格,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尤其是当年奔赴西北的‘两弹一星’的工作者中90%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对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具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两弹一星’精神就像我们在科研路上的灯塔,引领我们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在推进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最美的青春华章。”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马怡秋说,“两弹一星”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但它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未来的。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卡脖子”战略,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军事科技封锁局面十分类似,这就迫切需要青年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坚持发扬当年搞“两弹一星”时的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原国营二二一厂的参观学习令我受益良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魏云捷表示,虽然之前也有了解过一些“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但像此次这样置身于这些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身处他们当时的一些科研场景,内心还是难掩激动之情。“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励青年科学家进一步用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服务于国家需求。因此,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很有必要的。”
领悟精神真谛 汲取奋进之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举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就是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青海“两弹一星”红色资源对青年人才政治引领的积极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人才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峰源说,这次非常荣幸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循着科技先辈的足迹,踏上青海金银滩这片热土,追忆那段峥嵘岁月,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极大激发了爱国之情,砥砺了强国之志,坚定了科技报国的信念和决心。同时,这次论坛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海内外的青年人才可以在这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互通有无,是互学互鉴、理念共融、拓宽视野的难得机会。
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援青)徐小兵说:“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自2020年举办以来,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内涵层次持续提升、影响力日趋扩大,已成为青海省规格高、规模大、参与广的思想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英才慕名而至。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让更多青年英才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砥砺家国情怀,矢志科技报国。今年的论坛还同时举办了三场平行分论坛,主题涉及人才工作、人工智能和碳交易等,凸显了青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希望参与论坛的各位院士专家、青年学者发表真知灼见、交流思想观点、碰撞思维火花、启迪智慧精华,进一步拓展延伸论坛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青海人才培育、项目合作等工作取得实效。”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北京知语清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庆勇表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亲历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加深了人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这一伟大事业对于我国科技、国防、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两弹一星”精神,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这一精神,激发人们对科学、对国家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两弹一星”精神是科技创新、自强不息的象征,通过论坛,可以鼓舞和激励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论坛的举办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今天的中国,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引领中华民族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伍彦西说,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和人民期盼结合起来,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创新自信,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博士蔡文哲表示,新时代的航天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壮大奠定了深厚的力量根基,为航天精神的发展铸就了坚固的精神基石。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历久弥新,支撑着一代代航天人、飞航人实现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梦想,航天精神也实现了从“爱国”向“强国”升华,从自力更生向自主创新突破,从救国底气向卓越梦想的转变。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科技工作者更要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用“两弹一星”的奋斗史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用“两弹一星”事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彰显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团结亿万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朝着实现航天梦、强国梦、中国梦的目标奋进。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坚高说,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是青海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借助青年英才论坛这个平台,高举“两弹一星”精神火炬,以使命感召、精神激励、榜样示范凝心聚力,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来到青海、认识青海,将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带到青海、留在青海,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建设青海、奉献青海,引领带动青海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青海各族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