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生态
相约国家公园 揽胜诗与远方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范子军
发布时间:2023-09-08 08:35:41
编辑:成忱

  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日前在青海西宁举行,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作为美丽中国“皇冠上的明珠”,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从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滨,万物共生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国家公园的珍禽异兽不断回归,尽显自然与生态之美。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从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启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到构建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工程。打造“国家公园”,扮靓“美丽家园”,更多绿色发展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绘就新时代“诗与远方”的壮美画卷。

  打造国家公园,契合人民愿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生活,不止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普惠的生态产品。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出台,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是始终胸怀让人民幸福“国之大者”,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答卷。

  徜徉国家公园,揽胜生态美景。切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精心编制高水平保护建设规划,推动“一园一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应用新技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首批国家公园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武夷山国家公园近年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大美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盎然。

  相约国家公园,展望幸福图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源源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提升人民幸福感。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特许经营”体制,实行“一户一岗”全覆盖,累计有约2万名牧民从放牧者变身管护员,每人每年可获得2万元左右收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生态补偿机制,选聘1400余名村民从事生态保护、旅游服务等工作。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让人们对美丽家园、幸福未来愈加满怀憧憬。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稳妥有序推进设立黄河口、钱江源—百山祖、卡拉麦里等新的国家公园,把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更有品质,势必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注入更强大绿色动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建设美丽中国、呵护地球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在高校调研
陈刚向全省老干部作形势报告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开幕侧记
青海:农牧民危房改造“一户不落”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关于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升级公告
前7月西宁市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山水黄南“愿景图”变成“实景图”
24H热点
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工作综述
王卫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传承伟大精神 奉献伟大祖国
中国青年英才论坛侧记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分论坛1
2
3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嘉宾访谈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三
青海省民政厅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2023年第7期“昆仑大讲堂”开讲
青海省总工会举办全省职工宣讲比赛
热点图片
小小豆秧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小小豆秧成为农民致...
青海大通县:3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青海大通县:30个高...
青海5887户家庭领到公租房租赁补贴
青海5887户家庭领到...
青海省新增3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
青海省新增38家国家A...
主宾青海 相约南昌——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青海主宾省展馆开馆见闻
主宾青海 相约南昌—...
“葱”满希望的田野——民和县总堡乡台儿哇村见闻
“葱”满希望的田野...
西堡镇千余头奶牛的“智慧生活”
西堡镇千余头奶牛的...
西宁市城中区:真便民!社区有了共享直播间
西宁市城中区:真便...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相约国家公园 揽胜诗与远方

青海日报
2023-09-08 08: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相约国家公园 揽胜诗与远方

青海日报
2023-09-08 08: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相约国家公园 揽胜诗与远方

  • 2023-09-08 08:35:41
  • 来源:青海日报

  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日前在青海西宁举行,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作为美丽中国“皇冠上的明珠”,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从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滨,万物共生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国家公园的珍禽异兽不断回归,尽显自然与生态之美。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从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启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到构建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工程。打造“国家公园”,扮靓“美丽家园”,更多绿色发展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绘就新时代“诗与远方”的壮美画卷。

  打造国家公园,契合人民愿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生活,不止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普惠的生态产品。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出台,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是始终胸怀让人民幸福“国之大者”,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答卷。

  徜徉国家公园,揽胜生态美景。切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精心编制高水平保护建设规划,推动“一园一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应用新技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首批国家公园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武夷山国家公园近年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大美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盎然。

  相约国家公园,展望幸福图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源源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提升人民幸福感。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特许经营”体制,实行“一户一岗”全覆盖,累计有约2万名牧民从放牧者变身管护员,每人每年可获得2万元左右收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生态补偿机制,选聘1400余名村民从事生态保护、旅游服务等工作。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让人们对美丽家园、幸福未来愈加满怀憧憬。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稳妥有序推进设立黄河口、钱江源—百山祖、卡拉麦里等新的国家公园,把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更有品质,势必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注入更强大绿色动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建设美丽中国、呵护地球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 范子军
编辑:成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