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守护绿水青山好生态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有婧 程宦宁
发布时间:2023-09-11 08:20:07
编辑:王易
美丽的隆宝滩。程宦宁/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的玉树,天高云淡,气候开始逐渐转凉。7日上午,记者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蘑菇状山峦间,是大片广阔而平坦的沼泽草甸,宁静而优雅。从栈道上的望远镜看向远处,五百米之外的草丛中,两只黑颈鹤惬意站立,姿态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黑颈鹤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今天负责巡护的人员注意啦!大家拿好望远镜和巡护日志,准备出发!”早晨是观测水鸟的最佳时机,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江永坚赞一早就安排巡护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昨天发现的三只黑颈鹤、8只斑头雁健康状态良好;一周前救治的牛背鹭和猎隼,翅膀都长好了,再观察一周,就能放回野外了……”另一头,在站上值班的才仁旦周仔细地汇报着昨天巡护的结果。虽然他是一名“95”后,但说起巡护工作,也算是保护区的“老人”了。

  “我们的工作不光是走走看看,更需要调查记录,想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须面面俱到,不能放过每一个监测点。但是,有时候外部环境也是一大难题。前几个月,我去保护区西处的监测点,那里是一片沼泽区,5个湖泊随着河流的上涨连成了一片,无处下脚,想要通过,只能涉水前行。像我们这种高海拔地区,天气说变就变,等回来才发现,小腿已经冻伤了。”才仁旦周告诉记者,“幸运的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牛背鹭,我就将它带回来救治了,如果发现晚了,小家伙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呢。尽管巡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能保护、救治这些小动物,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巡护监测工作是不能间断的,生态管护员们每天都需要进行。他们要密切关注隆宝滩的一举一动,坚决打击偷猎者、破坏环境者,将来之不易的成效保持下去。江永坚赞说:“为了保护好环境,践行好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我们管护站经常安排巡护员进行学习,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其他保护区先进的管理经验、鸟类救助救护知识等。”

生态管护员用心守护隆宝滩。程宦宁/摄

  一早上的巡护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跟着江永坚赞的脚步来到管理站大厅,清晰醒目的展板、漂亮逼真的标本一一呈现在眼前。

  “保护生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宣传语引人注目。中心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生活在隆宝滩的可爱精灵,姿态优美的黑颈鹤、形影不离的斑头雁夫妇、活泼可爱的赤麻鸭……满目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持之以恒,感恩奋进。

  “2018年以来,保护区持续开展水鸟、植物、气象、水质水文、土壤、疫病等监测工作,并制定《隆宝滩湿地生态监测方案》。如今,通过禁牧封育、环境监测巡护等工作,隆宝滩已是另一番动人模样。草木茂盛,湖水清澈,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随处可见。”江永坚赞说。

  据监测数据显示,如今的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有植物243种,隶属44科141属;野生动物23目53科157种。其中,鸟类17目39科140种,哺乳动物4目8科11种,两栖动物1目3科3种,鱼类1目3科3种,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生活在这里的生灵。”叶西久美也是保护区的一名生态巡护员,每年黑颈鹤来临的日子,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要开展鸟类调查、鸟类环志、产卵夜间巡护、鸟类救助救护、观鸟游客登记等工作,虽然忙碌,但内心很充实,很快乐。现在,因为环境保护的好,黑颈鹤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巡护员,这是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草木丰茂、动物成群的隆宝滩只是青海高原的其中一景。今天,广袤的青海大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分别会见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
吴晓军:聚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青海民族大学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
耿胜利:32载初心不改无悔教育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关于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升级公告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专题展在果洛开幕
西宁市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全民参保计划
24H热点
吴晓军:聚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从绿色之窗看产业之光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硬核数据书写绿色答卷
高原大地 桃李芬芳 感恩有你——教师节特刊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专题展在青海果洛开幕
【办实事 解民忧】帮扶到“家” 关爱残疾人更接地气
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生动实践
青海省新增9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青海省广电局集中推介21部优秀纪录片
青海省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7.82万人
热点图片
“材料皇冠上的明珠”在高原绽放勃勃生机
“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西宁市水井巷社区:自治共管 老院焕新
西宁市水井巷社区:...
厚植绿色,青海万物和谐共生
厚植绿色,青海万物...
朱治国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延安
朱治国先进事迹报告...
青海果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就业
青海果洛:职业教育...
小小豆秧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小小豆秧成为农民致...
青海大通县:3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青海大通县:30个高...
青海5887户家庭领到公租房租赁补贴
青海5887户家庭领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守护绿水青山好生态

青海日报
2023-09-11 08: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守护绿水青山好生态

青海日报
2023-09-11 08: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守护绿水青山好生态

  • 2023-09-11 08:20:07
  • 来源:青海日报
美丽的隆宝滩。程宦宁/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的玉树,天高云淡,气候开始逐渐转凉。7日上午,记者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蘑菇状山峦间,是大片广阔而平坦的沼泽草甸,宁静而优雅。从栈道上的望远镜看向远处,五百米之外的草丛中,两只黑颈鹤惬意站立,姿态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黑颈鹤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今天负责巡护的人员注意啦!大家拿好望远镜和巡护日志,准备出发!”早晨是观测水鸟的最佳时机,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江永坚赞一早就安排巡护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昨天发现的三只黑颈鹤、8只斑头雁健康状态良好;一周前救治的牛背鹭和猎隼,翅膀都长好了,再观察一周,就能放回野外了……”另一头,在站上值班的才仁旦周仔细地汇报着昨天巡护的结果。虽然他是一名“95”后,但说起巡护工作,也算是保护区的“老人”了。

  “我们的工作不光是走走看看,更需要调查记录,想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须面面俱到,不能放过每一个监测点。但是,有时候外部环境也是一大难题。前几个月,我去保护区西处的监测点,那里是一片沼泽区,5个湖泊随着河流的上涨连成了一片,无处下脚,想要通过,只能涉水前行。像我们这种高海拔地区,天气说变就变,等回来才发现,小腿已经冻伤了。”才仁旦周告诉记者,“幸运的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牛背鹭,我就将它带回来救治了,如果发现晚了,小家伙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呢。尽管巡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能保护、救治这些小动物,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巡护监测工作是不能间断的,生态管护员们每天都需要进行。他们要密切关注隆宝滩的一举一动,坚决打击偷猎者、破坏环境者,将来之不易的成效保持下去。江永坚赞说:“为了保护好环境,践行好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我们管护站经常安排巡护员进行学习,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其他保护区先进的管理经验、鸟类救助救护知识等。”

生态管护员用心守护隆宝滩。程宦宁/摄

  一早上的巡护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跟着江永坚赞的脚步来到管理站大厅,清晰醒目的展板、漂亮逼真的标本一一呈现在眼前。

  “保护生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宣传语引人注目。中心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生活在隆宝滩的可爱精灵,姿态优美的黑颈鹤、形影不离的斑头雁夫妇、活泼可爱的赤麻鸭……满目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持之以恒,感恩奋进。

  “2018年以来,保护区持续开展水鸟、植物、气象、水质水文、土壤、疫病等监测工作,并制定《隆宝滩湿地生态监测方案》。如今,通过禁牧封育、环境监测巡护等工作,隆宝滩已是另一番动人模样。草木茂盛,湖水清澈,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随处可见。”江永坚赞说。

  据监测数据显示,如今的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有植物243种,隶属44科141属;野生动物23目53科157种。其中,鸟类17目39科140种,哺乳动物4目8科11种,两栖动物1目3科3种,鱼类1目3科3种,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生活在这里的生灵。”叶西久美也是保护区的一名生态巡护员,每年黑颈鹤来临的日子,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要开展鸟类调查、鸟类环志、产卵夜间巡护、鸟类救助救护、观鸟游客登记等工作,虽然忙碌,但内心很充实,很快乐。现在,因为环境保护的好,黑颈鹤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巡护员,这是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草木丰茂、动物成群的隆宝滩只是青海高原的其中一景。今天,广袤的青海大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 王有婧 程宦宁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