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市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长江沿线省(区、市)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长江文化传承发展开展交流。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汇百川入海,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明论坛的召开,旨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共同讲好“长江故事”“中国故事”,增加长江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论坛期间,长江流域首个将沿江省(区、市)的文库类、文丛类、文献类的出版物收集齐全的长江文明书馆也同步落成启用。青海作为长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多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众多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距今约3000年的卡约文化,距今约4000年至3000年的柳湾遗址,距今约4000年的沈那遗址等。《走进青海历史文化丛书》《青海地方史志文献丛书》收录到长江文明书馆。
论坛开幕前一天,由中央媒体和沿江省(区、市)媒体记者组成的“长江文明 千年文脉”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重庆云阳和奉节,在积淀深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典藏丰富的历史博物馆,感知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新举措,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