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元素。互联网、物联网,网上政务、网上购物、网络维权……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时时刻刻都与网络密切结合在一起。网络空间是政治、文化空间,也是法治、文明空间。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当前网络生态呈现整体向好的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一些网民对信息往往普遍缺乏时间进行理性、深入、辩证地思考,致使一些虚假、片面、情绪化的负面信息扩散,低俗、虚假内容沉渣泛起。大量碎片化、杂乱无章的信息得以生成、积累、传播和泛滥,形成严重的虚拟社会信息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网络诞生伊始,网络安全就与网络发展相伴随。网络社会不仅是一个虚拟空间,而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人人都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主角,没有看客和旁观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都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人人都在主战场,人人都是主角。我们要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做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不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活动,构建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凝聚起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强大合力,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