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竞逐“新”赛道 产业正风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3-09-15 08:13:56
编辑:王易

龙羊峡水电站。张勇/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放眼青海大地,深蓝色电板汇聚成光伏“蓝海”,偌大的风机转出发展“加速度”,光热镜面吸光生金,当以光伏、风电、光热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青海清洁能源迈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势头正劲。

  如今,青海电力装机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0%以上,始终保持全国领先。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延伸延展,从上游原材料、组件加工生产到下游的并网发电再输送,技术迭代升级、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这背后是产业链条的日臻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正规模化发展,青海从曾经的地理高地迈向了产业发展“高地”。

  坚持强链补链,打造能源产业基地

  灵敏捕捉到光伏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优势,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把产业发展的目光投向青海。“背靠”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最新的创新技术及工艺产品优势,青海晶科的单晶产品为N型单晶,并且全面使用最高效大尺寸热场,该技术创行业第一。

  聚焦绿电提价值培育能源产业增长“新引擎”,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需求为牵引,加强创新引领,引导能源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催生优质供给,不断完善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以产业链抓招商,稳供应链抓服务,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天合光能、阿特斯、丽豪、高景、时代新能源、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青海。

  到目前,高景太阳能50吉瓦单晶硅(一期30吉瓦)、阿特斯10吉瓦单晶硅、晶科能源20吉瓦单晶硅(一期)等项目已投运;天合光能35吉瓦直拉单晶、天合光能5吉瓦高效能电池、丽豪10万吨多晶硅(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并引进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诺德新材料等知名龙头企业。

  新能源制造产业不断延伸发展,到目前,青海形成多晶硅14.5万吨、单晶硅100吉瓦、组件6.8吉瓦产能,逆变器、铝边框、支架等配套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22年,仅西宁地区完成规上产值525亿元,增长239%。

  青海突出打造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块链产业园区,突破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打造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提升光伏转换效率,“青海产”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跻身国际一流水平。2022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单晶硅产量增长6.0倍,多晶硅增长1.6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2倍,碳酸锂增长24.5%。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能源创新示范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园区,再次领略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的阵容,震撼之余传递着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广袤的荒漠化土地等资源,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造就了独特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结合省情实际,适应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光伏、风电、光热等产业以“绿”为进发展壮大。

  开展青海产业零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绿电价值实现国际合作签约仪式,成立国际绿电低碳认证(青海)研究工作室……今天的青海,正在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先行示范,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印发《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十大行动方案》《青海零碳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并充分发挥“绿电”优势,吸引红狮、阿特斯等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具备产业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园区。

  前不久,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格尔木市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随着清洁能源步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青海不断加快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到目前,哇让、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同德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我省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建设零的突破。

  同时,以“揭榜挂帅”方式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熔盐储热发电等4类共10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推动多元化新型储能发展。另一方面,以“坚持政府主导、电网统一调度、市场主体自主参与”的原则,依托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谋划布局7座20万千瓦量级电网侧大规模共享电化学储能电站,总规模148万千瓦/592万千瓦时。推动太阳能储热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规模化绿氢生产基地,印发《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青海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依托风、光、水、土地等资源禀赋,通过绿电制氢、高效储能、规模储运、多元应用、产业聚氢等途径,着力构建“一个品牌、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绿氢生产基地、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格局。

  坚持成果共享,打造能源惠民样板

  在青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致力于“双碳”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既符合当下又契合未来。

  2020年青海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启动实施清洁供暖示范县。如今,清洁取暖步伐加快,目前已重点实施了玛多、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并积极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相继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截至目前,全省清洁取暖率达67%,海西州已完成热源清洁改造17.6%,完成建筑节能改造32.3%。西宁市已完成热源侧改造17311户,用户侧节能改造22211户。

  现如今,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光伏“+”效益的不断凸显,以光伏项目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光伏园区内平均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度达到80%。

  同时,积极推进“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建设,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依托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光伏扶贫规模73.36万千瓦,每年产生扶贫收益约5.7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稳定创收。

  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依托资源禀赋,聚焦“双碳”目标,青海清洁能源产业正借“风光”竞逐发展“新”赛道,向着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推荐阅读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 陈刚出席 吴晓军致辞
陈刚吴晓军会见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一行
青海省统一销毁400吨价值1.7亿元侵权假冒商品
青海尖扎:美丽乡村公路建设构筑村民幸福致富路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方案建设光伏全产业链
西宁市工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24H热点
陈刚吴晓军会见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毛勇一行
青海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
中国质量万里行
青海打出政策落实“组合拳”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省直机关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举办
向朱治国同志致敬!
省人大常委会气象法“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工作综述
"高原巾帼贷"助力女性创业创新
遍布草原的"红细胞"
青海:1月至7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4.24亿元
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异地结算
"一键"开启幸福新生活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5.9亿元省内外银团资金助力青海能源煤炭
热点图片
黄河彩篮——黄河边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
黄河彩篮——黄河边...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织密织牢“保障网” “兜起”困难群众的希望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乡村振兴“春色满园”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人才夜市”人气旺 边逛边选择业忙
“人才夜市”人气旺 ...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欣赏国家公园的万物共生之美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污水净化工程落户兴海 高原小城,听取蛙声一片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外宾点赞青海文化 多样性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从“小窗口” 感受青海大美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竞逐“新”赛道 产业正风光

青海日报
2023-09-15 08: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竞逐“新”赛道 产业正风光

青海日报
2023-09-15 08: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竞逐“新”赛道 产业正风光

  • 2023-09-15 08:13:56
  • 来源:青海日报

龙羊峡水电站。张勇/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放眼青海大地,深蓝色电板汇聚成光伏“蓝海”,偌大的风机转出发展“加速度”,光热镜面吸光生金,当以光伏、风电、光热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青海清洁能源迈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势头正劲。

  如今,青海电力装机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0%以上,始终保持全国领先。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延伸延展,从上游原材料、组件加工生产到下游的并网发电再输送,技术迭代升级、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这背后是产业链条的日臻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正规模化发展,青海从曾经的地理高地迈向了产业发展“高地”。

  坚持强链补链,打造能源产业基地

  灵敏捕捉到光伏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优势,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把产业发展的目光投向青海。“背靠”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最新的创新技术及工艺产品优势,青海晶科的单晶产品为N型单晶,并且全面使用最高效大尺寸热场,该技术创行业第一。

  聚焦绿电提价值培育能源产业增长“新引擎”,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需求为牵引,加强创新引领,引导能源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催生优质供给,不断完善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以产业链抓招商,稳供应链抓服务,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天合光能、阿特斯、丽豪、高景、时代新能源、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青海。

  到目前,高景太阳能50吉瓦单晶硅(一期30吉瓦)、阿特斯10吉瓦单晶硅、晶科能源20吉瓦单晶硅(一期)等项目已投运;天合光能35吉瓦直拉单晶、天合光能5吉瓦高效能电池、丽豪10万吨多晶硅(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并引进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诺德新材料等知名龙头企业。

  新能源制造产业不断延伸发展,到目前,青海形成多晶硅14.5万吨、单晶硅100吉瓦、组件6.8吉瓦产能,逆变器、铝边框、支架等配套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22年,仅西宁地区完成规上产值525亿元,增长239%。

  青海突出打造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块链产业园区,突破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打造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提升光伏转换效率,“青海产”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跻身国际一流水平。2022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单晶硅产量增长6.0倍,多晶硅增长1.6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2倍,碳酸锂增长24.5%。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能源创新示范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园区,再次领略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的阵容,震撼之余传递着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广袤的荒漠化土地等资源,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造就了独特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结合省情实际,适应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光伏、风电、光热等产业以“绿”为进发展壮大。

  开展青海产业零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绿电价值实现国际合作签约仪式,成立国际绿电低碳认证(青海)研究工作室……今天的青海,正在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先行示范,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印发《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十大行动方案》《青海零碳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并充分发挥“绿电”优势,吸引红狮、阿特斯等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具备产业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园区。

  前不久,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格尔木市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随着清洁能源步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青海不断加快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到目前,哇让、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同德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我省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建设零的突破。

  同时,以“揭榜挂帅”方式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熔盐储热发电等4类共10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推动多元化新型储能发展。另一方面,以“坚持政府主导、电网统一调度、市场主体自主参与”的原则,依托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谋划布局7座20万千瓦量级电网侧大规模共享电化学储能电站,总规模148万千瓦/592万千瓦时。推动太阳能储热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规模化绿氢生产基地,印发《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青海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依托风、光、水、土地等资源禀赋,通过绿电制氢、高效储能、规模储运、多元应用、产业聚氢等途径,着力构建“一个品牌、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绿氢生产基地、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格局。

  坚持成果共享,打造能源惠民样板

  在青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致力于“双碳”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既符合当下又契合未来。

  2020年青海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启动实施清洁供暖示范县。如今,清洁取暖步伐加快,目前已重点实施了玛多、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并积极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相继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截至目前,全省清洁取暖率达67%,海西州已完成热源清洁改造17.6%,完成建筑节能改造32.3%。西宁市已完成热源侧改造17311户,用户侧节能改造22211户。

  现如今,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光伏“+”效益的不断凸显,以光伏项目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光伏园区内平均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度达到80%。

  同时,积极推进“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建设,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依托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光伏扶贫规模73.36万千瓦,每年产生扶贫收益约5.7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稳定创收。

  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依托资源禀赋,聚焦“双碳”目标,青海清洁能源产业正借“风光”竞逐发展“新”赛道,向着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作者 宋明慧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