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戈壁滩上枸杞红——国网青海电力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18 14:58:36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通讯员 常秉玉 摄影报道枸杞正红时,戈壁启欢歌。时下,正是柴达木枸杞采摘季。戈壁滩上,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红枸杞挂满枝头;枸杞生产加工车间里,在强劲电能的保障下,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柴达木枸杞品牌越来越响,我们供电保障责任也越来越大。”9月11日,在昆仑山下的青海省格尔木亿林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员工邓骅馨和贺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地生产动态,及时调整基地供电方案,并对种植基地的用电设备进行“义诊”。

  作为柴达木最具特色的产业,2023年,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可采摘面积2.26万公顷,预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枸杞鲜果总产量可达17.6万吨。在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柴达木枸杞成为戈壁滩上迸发生机与活力的“红色产业”。

  产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立足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推动实施乡村电气化发展项目,加快电力在智能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方面的应用,以农业电气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在亿林种植基地采摘现场,基地负责人赵明辉穿梭忙碌,“电力助农让我们种植基地与时俱进,向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发展。今年基地的有机枸杞种植又迎来了大丰收,这都离不开‘电力网格员’的悉心帮助指导,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清洁、晾晒、烘干、色选、静电毛发分离等工序。近期加工车间用电负荷增大,用电量增加,供电员工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我们开展用电设备规范自查,制定符合我们企业生产特点的服务档案,为了保障枸杞产业“红红火火”,今年以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持续开展改善农村供电质量、优化农村供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电力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种植企业制定用电方案、排查隐患,并建立销号机制指导企业规范整改,安全稳定用电,及时完成了13条线路“一线一方案”编制、差异化综合检修,累计安装分界开关30台。

  在十几公里外的格尔木亿林枸杞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刚运送过来的新鲜枸杞需要抓紧时间加工处理。新鲜枸杞因为皮薄、汁多,极易烂果,稳定的电力保障十分重要。”亿林公司销售经理蒋芳说道。

  紧跟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助力枸杞“红色产业”提能升级,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从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发,积极探索实践“政府+电力+枸杞加工企业+杞农”的合作模式,赋能枸杞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高原新兴产业。

  “在枸杞采摘前,我们供电部门提前做好负荷调控,安装临时变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枸杞深加工企业安装、检修电力线路及电器设备,推广带电作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邓斐杰说。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海西州近百家枸杞企业已建成了制干、色选、包装等生产线,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和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开发出冻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籽油软胶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红色产业”正向着更高效、安全、循环、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迈进。

  带着高原特有的味道,柴达木枸杞红遍国内外。助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正加大农村供电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电气化,探索推进零碳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荐阅读
山东省代表团来青考察 陈刚周乃翔吴晓军参加
2023“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举办
青海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
"数说绿电"成果亮相"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230头梅花鹿安家西宁市湟中区
访海西州天峻县委书记张胜利
24H热点
人与自然的心灵共鸣 绿色发展的时代昭示
在青海实践中凝聚共识 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年青海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综述
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启动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学热情
前8个月青海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0.9%
青海省第9期新任职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综述
守护“鲤”跃龙门 书写共生之美
全国科普日生态科普主题青海分会场科普宣教活动启动
高原“工匠”竞技津门 青海代表团参加技能大赛见闻
热点图片
高原“工匠”竞技津门——青海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见闻
高原“工匠”竞技津...
牛壮羊肥日子旺——天峻县苏里乡豆库尔村见闻
牛壮羊肥日子旺——...
守护“鲤”跃龙门 书写共生之美
守护“鲤”跃龙门 书...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学热情——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见闻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正式启用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福好生活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
玛尔挡水电站750千伏云杉变电站投运
玛尔挡水电站750千伏...
黄河彩篮——黄河边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
黄河彩篮——黄河边...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戈壁滩上枸杞红——国网青海电力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新闻网
2023-09-18 14: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戈壁滩上枸杞红——国网青海电力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新闻网
2023-09-18 02: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戈壁滩上枸杞红——国网青海电力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09-18 02:58:36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通讯员 常秉玉 摄影报道枸杞正红时,戈壁启欢歌。时下,正是柴达木枸杞采摘季。戈壁滩上,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红枸杞挂满枝头;枸杞生产加工车间里,在强劲电能的保障下,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柴达木枸杞品牌越来越响,我们供电保障责任也越来越大。”9月11日,在昆仑山下的青海省格尔木亿林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员工邓骅馨和贺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地生产动态,及时调整基地供电方案,并对种植基地的用电设备进行“义诊”。

  作为柴达木最具特色的产业,2023年,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可采摘面积2.26万公顷,预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枸杞鲜果总产量可达17.6万吨。在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柴达木枸杞成为戈壁滩上迸发生机与活力的“红色产业”。

  产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立足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推动实施乡村电气化发展项目,加快电力在智能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方面的应用,以农业电气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在亿林种植基地采摘现场,基地负责人赵明辉穿梭忙碌,“电力助农让我们种植基地与时俱进,向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发展。今年基地的有机枸杞种植又迎来了大丰收,这都离不开‘电力网格员’的悉心帮助指导,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清洁、晾晒、烘干、色选、静电毛发分离等工序。近期加工车间用电负荷增大,用电量增加,供电员工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我们开展用电设备规范自查,制定符合我们企业生产特点的服务档案,为了保障枸杞产业“红红火火”,今年以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持续开展改善农村供电质量、优化农村供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电力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种植企业制定用电方案、排查隐患,并建立销号机制指导企业规范整改,安全稳定用电,及时完成了13条线路“一线一方案”编制、差异化综合检修,累计安装分界开关30台。

  在十几公里外的格尔木亿林枸杞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刚运送过来的新鲜枸杞需要抓紧时间加工处理。新鲜枸杞因为皮薄、汁多,极易烂果,稳定的电力保障十分重要。”亿林公司销售经理蒋芳说道。

  紧跟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助力枸杞“红色产业”提能升级,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从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发,积极探索实践“政府+电力+枸杞加工企业+杞农”的合作模式,赋能枸杞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高原新兴产业。

  “在枸杞采摘前,我们供电部门提前做好负荷调控,安装临时变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枸杞深加工企业安装、检修电力线路及电器设备,推广带电作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邓斐杰说。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海西州近百家枸杞企业已建成了制干、色选、包装等生产线,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和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开发出冻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籽油软胶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红色产业”正向着更高效、安全、循环、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迈进。

  带着高原特有的味道,柴达木枸杞红遍国内外。助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正加大农村供电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电气化,探索推进零碳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