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9月15日,由青海省红十字会主办,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省分库承办的“感谢您,捐献者”纪念第九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志愿者故事分享会活动在西宁举办。
活动旨在通过凝聚志愿者力量,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开展好“爱心相髓+生命教育”行动,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倡导公民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的公益活动中来,共同营造更好的社会风尚。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分库库容量已达3万余人份,青海省分库志愿者已累计成功捐献73例。

今年47岁的谈正鸿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第二小学的一名教师,2018年体检时,偶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这让他很受触动,立即填写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登记表,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2年7月,谈正鸿接到来自中华骨髓库青海省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到:“您与一位血液病患者的HLA初步配型相合,您是否愿意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谈正鸿之前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所以当即表示“愿意”。
回家跟家人商量捐献的事情,刚开始家人不太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担心对身体有损伤,不太愿意,在查阅了关于捐献的资料后,和家人解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损伤身体,还能拯救生命,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与此同时,谈正鸿因为担心身体可能不符合捐献要求,就开始悄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只为能捐赠更加健康的造血干细胞。
2022年11月1日,长达6小时的采集开始了,温热的血液从血管中缓缓流出,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机,2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成功采集。缓缓流出的不是血液,而是生命的种子。至此,这袋“生命的种子”采取“无接触”交接方式,顺利送达移植医院。
“因此我也成为了我国第14232例、我省第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青海省第2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谈正鸿说道。
在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人民政府工作的多杰当智,是我省采集移植定点医院开展的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志愿者。他说:“这个荣誉对于我自己来说既是一件让我特别自豪的事,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让我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一直要保持一颗乐于奉献、无私帮助他人的无畏之心。”
“2022年5月9日,我光荣成为青海省第56例,全国第131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青海红十字医院医生陈生祥说:“捐献骨髓是一项高度负责的行为,需要我们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有着深深的敬畏之心。作为一名骨髓捐献者,我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分享我的捐献骨髓经历,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骨髓捐献的行动中来。”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徐金武,从2014年开始无偿献血,9年间他累计献血量达到了9万多毫升,他的目标是10万毫升献血量。
活动现场,徐金武说:“献血对身体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是有好处的。我呼吁,希望符合献血条件的人们,能够积极去参与义务献血活动。”

记者手记: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业,着力践行人道使命并传播人间大爱,担负着挽救宝贵生命、弘扬时代新风的双重使命。造血干细胞捐献更是一项伟大的行为,它为那些患有严重血液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生。感谢那些无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谢他们的善良和勇气,感谢他们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