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实干榜样】
“村里来了位好书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3-09-20 07:50:59
编辑:孔令磊

  编者按:“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全省上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实干为要,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新征程上涌现着一批批先进典型、创新能手、实干榜样。

  为充分展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新征程中的榜样力量,切实营造竞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青海日报今日起推出“实干榜样”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马玉海(右一)和村民们唠家常。牛玉娇 平组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马书记,去哪里?走,家里喝口茶。”

  “马书记,忙着呢?坐下休息会儿,喧一喧。”……

  9月14日,记者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大寨子村,初秋的艳阳温暖地抚慰着辛勤的农人,照耀着美丽的村庄,有一个年轻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巷道、村口、田间,忙着工作,忙着热情地招呼。

  他就是驻村才3个多月的第一书记马玉海。

  马玉海是6月初平安区委组织部选派到大寨子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此之前,海东市平安区针对全区5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8个软弱涣散村、53个非贫困村,就如何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派了一批干部下沉基层,马玉海作为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来到这里。

  记者第一次见到马玉海时,他刚驻村一周,但那时的马玉海已经高效地办成了好几件实事。

  协调平安区相关部门,将村里的两位孤寡老人送到了区福利院,为一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帮助7口之家的陈应兰纳入低保户,渡过难关……

  其中最“亮眼”的一件事,是马玉海向平安区总工会争取3700元资金,为12户村民发放320只鸡苗,并与收购公司签订“订单式养鸡帮扶协议书”,村民们把这件事称为“送鸡入户”行动。

  再次来到村里,鸡已经长大了不少,村民们纷纷“点赞”,村民辛菊花高兴地说:“一只鸡苗我们只掏了5元钱,有订单不愁卖,马书记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啊。”

  还有一件让村民拍手称快的事,马玉海挖掘大寨子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优势,将其纳入村集体来谋发展。

  村党支部书记陈来存说:“大寨子村眉户戏有百年历史,本村的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唱,我们也有自己的演艺公司,团队有26人,但是一年演出只有五六场,作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没有在我们的手里发扬光大。”对于这件事陈来存一直心存遗憾。

  马玉海来了不到一周,有了通过网络直播宣传眉户戏,带动大寨子村发展的思路。可是,要打造直播间首先得有钱,他到附近乡镇去“取经”,很快拿出方案,到平安区争取扶持资金,在他的争取下,平安区委宣传部给予4万元扶持资金。

  由此,村“两委”班子成员加班加点,打造出了眉户戏文化陈列室、非遗传习所、排练室、直播间,一切都有模有样。

  当70多岁的村民张富仁第一次走进“直播间”,看着走廊上灯箱里漂亮的画面,陈列室玻璃柜里华丽鲜亮的演出服,他边走边说:“我记得以前这里不是这样,踩着红红的地毯就是舒坦,心情也舒畅,变化真大。”

  张富仁是眉户戏剧团的二胡手,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村里唯一的省级非遗项目青海眉户戏代表性传承人曹长德,他开心地拿起小鼓敲打起来,其他人也很快进入“角色”,大家排练了好一会儿。

  曹长德说:“马书记来了以后办了很多实事,村上大棚流转费的问题解决了,饮用水水质不好的问题解决了,村口的大坑平整出来村貌更好了,村里来了位好书记啊!”

  曹长德说马玉海是他遇到过最年轻有为的好书记,短短几个月时间办了那么多实事,村里人人受欢迎,评价好。

  曹长德说得没错,马玉海在大寨子村很受欢迎。

  马玉海准备到村口看道路施工情况的时候,碰到陈应兰等老人在广场上晒太阳,陈应兰一见马玉海就热情地打起招呼:“马书记,您去哪儿,坐这儿来喧一喧。”

  马玉海坐在板凳上和她拉起家常,“奶奶,今年资助你家的两个大学生他们在学校咋样,您儿子打工顺利不,家里的鸡长得好不好……”

  “好啊好啊,一切都好,你帮扶得好啊……”陈英兰说着话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说完话,马玉海来到村口,挖掘机正忙着平整地块。陈来存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大坑,还有一堵墙做安全墙,导致入村的主路十分狭窄,马玉海多方奔走,以西城铁路项目施工为契机,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争取施工方在这里免费开展村口道路拓宽工程,原来4米宽的主干道如今已有10米宽,后续还要硬化并建停车场。

  忙完这头,马玉海又忍不住要到村里的大棚去看一看。

  2011年开始,村里有89户农户的13.3公顷土地流转出去修建了75个温室大棚,村民农忙之余不仅可以务工,还可以收取流转费,可时间流逝,大棚老化严重,经营效益下降,村民收益受损,“大棚”成了村民们最焦心的事。

  马玉海来到大棚的时候,正好遇到两位村民,他们对马玉海喊话:“马书记,你也来转转啊,大棚能好好经营起来吧?”

  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是马玉海思路清晰,很明确接下来要怎么做。

  “西成铁路征占了17个大棚,剩余58个大棚申请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到时候鼓励村内合作社与村集体一起经营,村民们还能就近就业。”

  在和马玉海聊天的过程中,不乏感受到这种自信。记者忍不住问马玉海,办了这么多事,都是你说服别人“掏腰包”按你的方案做事,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是农村的孩子,在农村做事心里踏实,只要沟通好,大家都愿意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在事。”

  如今,马玉海不光将村里的产业谋划起来了,也将党支部的力量凝聚起来了,村干部们的干劲提高了一大截。

  陈来存说:“马书记的到来,给大寨子村的发展找到了实实在在、行得通的路子,现在村干部们作风好了,纪律好了,村民们反响好了,是我们的‘好帮手’。”

推荐阅读
陈刚在西宁市信访局调研并接待来访群众
2023“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举办
西宁市城东区:文旅融合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青海:“税费管家”贴心服务 专家团队用心护航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海南州:多措并举让青海湖生态永葆碧波荡漾
海东市法治进校园宣传月活动启动
24H热点
我省与华夏银行签署合作协议
省政府举办理论学习专题讲座 吴晓军主持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落地落实
全国人大调研组来青开展专题调研
东西架桥 向“宁”奔赴——南京西宁东西部协作综述
我省出台救灾物资回收和报废实施办法
我省有效解决农机报废“最后一公里”问题
青海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一枚银牌
我省发布14条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措施
2023年青海湖生态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热点图片
幸福生活欣欣向荣
幸福生活欣欣向荣
高原“工匠”竞技津门——青海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见闻
高原“工匠”竞技津...
牛壮羊肥日子旺——天峻县苏里乡豆库尔村见闻
牛壮羊肥日子旺——...
守护“鲤”跃龙门 书写共生之美
守护“鲤”跃龙门 书...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学热情——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见闻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正式启用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福好生活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
玛尔挡水电站750千伏云杉变电站投运
玛尔挡水电站750千伏...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实干榜样】
“村里来了位好书记”

青海日报
2023-09-20 07:5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实干榜样】
“村里来了位好书记”

青海日报
2023-09-20 07:5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实干榜样】
“村里来了位好书记”

  • 2023-09-20 07:50:59
  • 来源:青海日报

  编者按:“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全省上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实干为要,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新征程上涌现着一批批先进典型、创新能手、实干榜样。

  为充分展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新征程中的榜样力量,切实营造竞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青海日报今日起推出“实干榜样”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马玉海(右一)和村民们唠家常。牛玉娇 平组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马书记,去哪里?走,家里喝口茶。”

  “马书记,忙着呢?坐下休息会儿,喧一喧。”……

  9月14日,记者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大寨子村,初秋的艳阳温暖地抚慰着辛勤的农人,照耀着美丽的村庄,有一个年轻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巷道、村口、田间,忙着工作,忙着热情地招呼。

  他就是驻村才3个多月的第一书记马玉海。

  马玉海是6月初平安区委组织部选派到大寨子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此之前,海东市平安区针对全区5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8个软弱涣散村、53个非贫困村,就如何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派了一批干部下沉基层,马玉海作为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来到这里。

  记者第一次见到马玉海时,他刚驻村一周,但那时的马玉海已经高效地办成了好几件实事。

  协调平安区相关部门,将村里的两位孤寡老人送到了区福利院,为一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帮助7口之家的陈应兰纳入低保户,渡过难关……

  其中最“亮眼”的一件事,是马玉海向平安区总工会争取3700元资金,为12户村民发放320只鸡苗,并与收购公司签订“订单式养鸡帮扶协议书”,村民们把这件事称为“送鸡入户”行动。

  再次来到村里,鸡已经长大了不少,村民们纷纷“点赞”,村民辛菊花高兴地说:“一只鸡苗我们只掏了5元钱,有订单不愁卖,马书记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啊。”

  还有一件让村民拍手称快的事,马玉海挖掘大寨子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优势,将其纳入村集体来谋发展。

  村党支部书记陈来存说:“大寨子村眉户戏有百年历史,本村的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唱,我们也有自己的演艺公司,团队有26人,但是一年演出只有五六场,作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没有在我们的手里发扬光大。”对于这件事陈来存一直心存遗憾。

  马玉海来了不到一周,有了通过网络直播宣传眉户戏,带动大寨子村发展的思路。可是,要打造直播间首先得有钱,他到附近乡镇去“取经”,很快拿出方案,到平安区争取扶持资金,在他的争取下,平安区委宣传部给予4万元扶持资金。

  由此,村“两委”班子成员加班加点,打造出了眉户戏文化陈列室、非遗传习所、排练室、直播间,一切都有模有样。

  当70多岁的村民张富仁第一次走进“直播间”,看着走廊上灯箱里漂亮的画面,陈列室玻璃柜里华丽鲜亮的演出服,他边走边说:“我记得以前这里不是这样,踩着红红的地毯就是舒坦,心情也舒畅,变化真大。”

  张富仁是眉户戏剧团的二胡手,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村里唯一的省级非遗项目青海眉户戏代表性传承人曹长德,他开心地拿起小鼓敲打起来,其他人也很快进入“角色”,大家排练了好一会儿。

  曹长德说:“马书记来了以后办了很多实事,村上大棚流转费的问题解决了,饮用水水质不好的问题解决了,村口的大坑平整出来村貌更好了,村里来了位好书记啊!”

  曹长德说马玉海是他遇到过最年轻有为的好书记,短短几个月时间办了那么多实事,村里人人受欢迎,评价好。

  曹长德说得没错,马玉海在大寨子村很受欢迎。

  马玉海准备到村口看道路施工情况的时候,碰到陈应兰等老人在广场上晒太阳,陈应兰一见马玉海就热情地打起招呼:“马书记,您去哪儿,坐这儿来喧一喧。”

  马玉海坐在板凳上和她拉起家常,“奶奶,今年资助你家的两个大学生他们在学校咋样,您儿子打工顺利不,家里的鸡长得好不好……”

  “好啊好啊,一切都好,你帮扶得好啊……”陈英兰说着话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说完话,马玉海来到村口,挖掘机正忙着平整地块。陈来存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大坑,还有一堵墙做安全墙,导致入村的主路十分狭窄,马玉海多方奔走,以西城铁路项目施工为契机,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争取施工方在这里免费开展村口道路拓宽工程,原来4米宽的主干道如今已有10米宽,后续还要硬化并建停车场。

  忙完这头,马玉海又忍不住要到村里的大棚去看一看。

  2011年开始,村里有89户农户的13.3公顷土地流转出去修建了75个温室大棚,村民农忙之余不仅可以务工,还可以收取流转费,可时间流逝,大棚老化严重,经营效益下降,村民收益受损,“大棚”成了村民们最焦心的事。

  马玉海来到大棚的时候,正好遇到两位村民,他们对马玉海喊话:“马书记,你也来转转啊,大棚能好好经营起来吧?”

  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是马玉海思路清晰,很明确接下来要怎么做。

  “西成铁路征占了17个大棚,剩余58个大棚申请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到时候鼓励村内合作社与村集体一起经营,村民们还能就近就业。”

  在和马玉海聊天的过程中,不乏感受到这种自信。记者忍不住问马玉海,办了这么多事,都是你说服别人“掏腰包”按你的方案做事,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是农村的孩子,在农村做事心里踏实,只要沟通好,大家都愿意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在事。”

  如今,马玉海不光将村里的产业谋划起来了,也将党支部的力量凝聚起来了,村干部们的干劲提高了一大截。

  陈来存说:“马书记的到来,给大寨子村的发展找到了实实在在、行得通的路子,现在村干部们作风好了,纪律好了,村民们反响好了,是我们的‘好帮手’。”

作者 牛玉娇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