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海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者:燕卓
发布时间:2023-09-21 08:03:22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20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今年,海西州始终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任务,锚定海西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打造,立足优势、补齐短板、聚焦重点、持续发力,抓产业、提质效、促融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西州始终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培育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用足用活中央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落实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72亿元,积极引导各地区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投入3.15亿元实施柴达木双峰驼养殖、牛羊养殖、林麝养殖、乡村旅游、饲草料种植、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建设等特色产业项目82个。依托海西特色优势资源,以大力发展德令哈市红光村田园综合体、都兰县多村联动路衍经济、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和巴音村乡村旅游民宿等为统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真正让产业兴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海西州持续落实乡村振兴系统县处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对各地区和各专项工作组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现场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向130个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和易地搬迁村选派390名驻村干部,建立驻村干部在岗情况日调度工作机制,开展不少于40天的以老带新、薪火相传传帮带活动,确保驻村干部沉得下、驻得稳。

  利用省内外优势资源,海西州邀请州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或业务骨干,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所属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各乡镇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等528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操、讲堂+实训、送教下乡等方式,围绕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项目库建设、扶贫资产后续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国防返贫信息系统操作、统计业务政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内容开展培训8期,持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基层干部,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紧紧抓住城乡环境清洁行动契机,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海西州努力在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处理上补齐短板、提升水平。2023年,海西州投入有效衔接资金3839.83万元实施7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污水管网22.64公里,污水检查井(机井)1601座,化粪池14座。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5个、已完工1个,资金支出1718.25万元,支出率44.75%。同时,全面推进2022年度农村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建设户厕130座、农村公厕4座;完成2022年度农村厕所革命省级抽查验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陈刚主持
陈刚吴晓军会见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一行
二十载健康呵护 “母亲健康快车”助力妇幼健康
青海门源: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西宁:推进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走深走实
西宁市重点企业走进高校招聘
24H热点
我省与中国地震局签署合作协议
省管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在领导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沉浸式感受青海非凡十年
48名博士入住省级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保障周转房
西部矿业连续17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大美青海·生态品牌”主题馆推介活动成果丰硕
青海6700多名河湖长守护母亲河
青海茶卡盐湖成功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青海省饲草产业推进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观摩会召开
热点图片
“红花”田里的新盼头
“红花”田里的新盼头
幸福生活欣欣向荣
幸福生活欣欣向荣
高原“工匠”竞技津门——青海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见闻
高原“工匠”竞技津...
牛壮羊肥日子旺——天峻县苏里乡豆库尔村见闻
牛壮羊肥日子旺——...
守护“鲤”跃龙门 书写共生之美
守护“鲤”跃龙门 书...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学热情——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见闻
厚植科普土壤 点燃科...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正式启用
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福好生活
旧小区新改造 乐享幸...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海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海都市报
2023-09-21 08: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海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海都市报
2023-09-21 08: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海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2023-09-21 08:03:22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20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今年,海西州始终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任务,锚定海西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打造,立足优势、补齐短板、聚焦重点、持续发力,抓产业、提质效、促融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西州始终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培育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用足用活中央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落实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72亿元,积极引导各地区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投入3.15亿元实施柴达木双峰驼养殖、牛羊养殖、林麝养殖、乡村旅游、饲草料种植、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建设等特色产业项目82个。依托海西特色优势资源,以大力发展德令哈市红光村田园综合体、都兰县多村联动路衍经济、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和巴音村乡村旅游民宿等为统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真正让产业兴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海西州持续落实乡村振兴系统县处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对各地区和各专项工作组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现场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向130个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和易地搬迁村选派390名驻村干部,建立驻村干部在岗情况日调度工作机制,开展不少于40天的以老带新、薪火相传传帮带活动,确保驻村干部沉得下、驻得稳。

  利用省内外优势资源,海西州邀请州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或业务骨干,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所属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各乡镇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等528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操、讲堂+实训、送教下乡等方式,围绕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项目库建设、扶贫资产后续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国防返贫信息系统操作、统计业务政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内容开展培训8期,持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基层干部,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紧紧抓住城乡环境清洁行动契机,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海西州努力在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处理上补齐短板、提升水平。2023年,海西州投入有效衔接资金3839.83万元实施7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污水管网22.64公里,污水检查井(机井)1601座,化粪池14座。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5个、已完工1个,资金支出1718.25万元,支出率44.75%。同时,全面推进2022年度农村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建设户厕130座、农村公厕4座;完成2022年度农村厕所革命省级抽查验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作者 燕卓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