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湟源县:挖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晴空
发布时间:2023-09-22 07:49:27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湟源县东峡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生态康养、旅游兴乡、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禀赋,立足“土”、突出“特”、培优“产”,通过写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激发特色产业新动能,带动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更上新台阶。

  探索“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将青海湟水峡农业有限公司原有的蚕豆精深加工生产线进行设备升级,配套标准化生产线,建立精细化、规模化的蚕豆加工生产线,同时,区分目标消费群体,采取油炸、烘炒、蒸煮三大类型工艺,开发多种不同口味的放心食品,打造绿色、有机的蚕豆、青豆多元化系列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蚕豆206吨,销售额达到299万元,带动周边33名群众务工,人均增收1.8万元。下脖项村依托13家农家院,在打造“野菜宴”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种植南京菊花脑,通过加工成菊花脑汤、凉菜等形式,在各“农家乐”销售推广,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得到游客一致好评。

  紧抓帮扶机遇,在南京六合区专家的指导下,灰条口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地方棠梨茶品种优势,成功研制出“棠香馥郁”野生棠梨红茶新产品,并结合打造“湟源小江南·石寨灰条口”党建品牌,探索出茶叶加工和乡村旅游业、农家餐饮业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累计售出棠梨红茶100余斤,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同时,围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响河露营地打造大豆采摘基地,为游客提供自种自收自采自加工的乡村生活体验模式,吸引游客600余人,走出了一条农旅小乡的“融合路、特色路”。

  借助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依托青海天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蒲公英茶种加销一体化发展平台,在灰条沟村建立稳定的绿色有机种植基地200亩,建立“村种植+企业加工销售+农户受益”产业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投资650万元在兰占巴村修建集中养殖区1处,使全村牲畜养殖集中化、规模化,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稳定前行。

推荐阅读
省管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我省与中国地震局签署合作协议
人民不会忘记——青海省消防救援队伍中的感人故事
李卓满措:转观念 提技能 让护工职业更有“份量”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当好“开路先锋” 惠及农牧民群众
海西新能源装备制造新项目开工建设
24H热点
全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
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召开
青海省组团参加第6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青海省组团参加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主题展览解码青海非凡成就
青海省2个国有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
我省30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外访学研修
青海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
热点图片
山水共和:特色产业让百姓过上甜日子
山水共和:特色产业...
同德旅游的谋势与破局
同德旅游的谋势与破局
湟源县举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湟源县举行庆祝中国...
阳光玫瑰葡萄为何越来越便宜
阳光玫瑰葡萄为何越...
这些“青海力量”征战杭州亚运会
这些“青海力量”征...
又一轮降水来袭 我省各地气温走低
又一轮降水来袭 我省...
绿色食品是怎样认证的
绿色食品是怎样认证的
茶马商都兴产业 风雨无阻话丰收
茶马商都兴产业 风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湟源县:挖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

西宁晚报
2023-09-22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湟源县:挖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

西宁晚报
2023-09-22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湟源县:挖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

  • 2023-09-22 07:49:27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湟源县东峡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生态康养、旅游兴乡、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禀赋,立足“土”、突出“特”、培优“产”,通过写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激发特色产业新动能,带动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更上新台阶。

  探索“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将青海湟水峡农业有限公司原有的蚕豆精深加工生产线进行设备升级,配套标准化生产线,建立精细化、规模化的蚕豆加工生产线,同时,区分目标消费群体,采取油炸、烘炒、蒸煮三大类型工艺,开发多种不同口味的放心食品,打造绿色、有机的蚕豆、青豆多元化系列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蚕豆206吨,销售额达到299万元,带动周边33名群众务工,人均增收1.8万元。下脖项村依托13家农家院,在打造“野菜宴”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种植南京菊花脑,通过加工成菊花脑汤、凉菜等形式,在各“农家乐”销售推广,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得到游客一致好评。

  紧抓帮扶机遇,在南京六合区专家的指导下,灰条口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地方棠梨茶品种优势,成功研制出“棠香馥郁”野生棠梨红茶新产品,并结合打造“湟源小江南·石寨灰条口”党建品牌,探索出茶叶加工和乡村旅游业、农家餐饮业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累计售出棠梨红茶100余斤,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同时,围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响河露营地打造大豆采摘基地,为游客提供自种自收自采自加工的乡村生活体验模式,吸引游客600余人,走出了一条农旅小乡的“融合路、特色路”。

  借助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依托青海天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蒲公英茶种加销一体化发展平台,在灰条沟村建立稳定的绿色有机种植基地200亩,建立“村种植+企业加工销售+农户受益”产业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投资650万元在兰占巴村修建集中养殖区1处,使全村牲畜养殖集中化、规模化,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稳定前行。

作者 晴空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