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993.1亿元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樊娅楠
发布时间:2023-09-22 07:49:28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加快打造符合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求的产业体系和高质量现代化园区,走特色优势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双向赋能的发展路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工业经济答卷:

  1月至8月,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93.1亿元,增长1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工业投资125.8亿元,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78.6%,超进度目标任务19.1亿元。

  35吉瓦单晶硅、5吉瓦切片、5吉瓦电池、5吉瓦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光伏全产业链全面贯通,20吉瓦单晶拉棒项目提前点火。

  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等15户光伏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达到35.8%,比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

  伴着机器轰鸣,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家家企业赛马争先,汇聚起驱动工业强劲增长、加速奔跑的澎湃动力。

  走在前、作表率,挑大梁、扛重责,开发区作为我市乃至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今年以来,持续深化抢抓机遇促发展“1+9”系列行动,强化项目建设重大支撑,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围绕建设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个创新高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力以赴巩固经济增长良好态势,工业经济一路“飘红”。

  谋篇布局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抢抓我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风口,光伏制造势头强劲;紧紧围绕发挥我省盐湖锂资源禀赋优势,深入梳理锂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劣势,锂电储能蓄势待发;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明显……

  当下的开发区,正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子布局”,不断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光伏制造、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技术、碳纤维新材料,这些“关键词”无一不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强项”。

  出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光伏全产业链2023年行动方案》。

  谋划布局“新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主动对现有锂电产业进行提升改造。

  紧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材料、氢能、生物技术等“蛙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强力推进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传统化工材料、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资源加工等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谋篇布局下,开发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截至8月底,开发区多晶硅产量达到11.2万吨,单晶硅产能突破100吉瓦。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等7户锂电产业相关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13.2%。锂电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占比3.8%。

  引进落地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大基地、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签约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

  推进实施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电解槽磷生铁浇铸及石墨化阴极改造等26个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千吨级微纳米特种形貌氢氧化镁阻燃剂示范项目实现中试,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31家有色和特色化工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达到41.2%。

  企业信心满满 发展热火朝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从项目签约、筹建、证照手续办理、生产准备、投产经营等全过程实行跟踪服务。

  企业开办时间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办结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实现园区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在线审批平台使用率达100%。

  组织银企对接167次,摸排企业融资需求152.23亿元,帮助企业落实融资40.05亿元,贷款贴息0.44亿元。

  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2.35亿元,缓缴税费0.22亿元,留抵退税13.48亿元。

  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占补平衡指标89亩和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指标问题。及时帮助企业项目解决用电指标,持续推动时代大道南延、规划五路等项目建设。

  开发区各园区累计为中复神鹰、晶科能源、丽豪半导体、亚洲硅业等10个企业项目兑现投资补助、生产要素、产业扶持等相关优惠政策资金5亿元。争取中央省市各类资金15.08亿元。

  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进一步转作风、优服务、提质效,着力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开发区奋力奔跑在“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的路上,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持续创造“暖环境”、提供“热动力”。

  “温暖感动、信心十足!”

  “真心实意把我们当家人,干部们起早贪黑为企业谋福利、解难题、促生产。”

  “何其有幸,与‘宁’、与开发区同行!”

  如今,开发区处处皆是感恩奋进、笃行实干,抢抓生产、忙碌建设的身影。  

推荐阅读
省管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我省与中国地震局签署合作协议
人民不会忘记——青海省消防救援队伍中的感人故事
李卓满措:转观念 提技能 让护工职业更有“份量”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当好“开路先锋” 惠及农牧民群众
海西新能源装备制造新项目开工建设
24H热点
全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
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召开
青海省组团参加第6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青海省组团参加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主题展览解码青海非凡成就
青海省2个国有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
我省30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外访学研修
青海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
热点图片
山水共和:特色产业让百姓过上甜日子
山水共和:特色产业...
同德旅游的谋势与破局
同德旅游的谋势与破局
湟源县举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湟源县举行庆祝中国...
阳光玫瑰葡萄为何越来越便宜
阳光玫瑰葡萄为何越...
这些“青海力量”征战杭州亚运会
这些“青海力量”征...
又一轮降水来袭 我省各地气温走低
又一轮降水来袭 我省...
绿色食品是怎样认证的
绿色食品是怎样认证的
茶马商都兴产业 风雨无阻话丰收
茶马商都兴产业 风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993.1亿元

西宁晚报
2023-09-22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993.1亿元

西宁晚报
2023-09-22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993.1亿元

  • 2023-09-22 07:49:28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加快打造符合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求的产业体系和高质量现代化园区,走特色优势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双向赋能的发展路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工业经济答卷:

  1月至8月,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93.1亿元,增长1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工业投资125.8亿元,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78.6%,超进度目标任务19.1亿元。

  35吉瓦单晶硅、5吉瓦切片、5吉瓦电池、5吉瓦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光伏全产业链全面贯通,20吉瓦单晶拉棒项目提前点火。

  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等15户光伏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达到35.8%,比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

  伴着机器轰鸣,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家家企业赛马争先,汇聚起驱动工业强劲增长、加速奔跑的澎湃动力。

  走在前、作表率,挑大梁、扛重责,开发区作为我市乃至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今年以来,持续深化抢抓机遇促发展“1+9”系列行动,强化项目建设重大支撑,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围绕建设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个创新高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力以赴巩固经济增长良好态势,工业经济一路“飘红”。

  谋篇布局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抢抓我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风口,光伏制造势头强劲;紧紧围绕发挥我省盐湖锂资源禀赋优势,深入梳理锂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劣势,锂电储能蓄势待发;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明显……

  当下的开发区,正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子布局”,不断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光伏制造、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技术、碳纤维新材料,这些“关键词”无一不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强项”。

  出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光伏全产业链2023年行动方案》。

  谋划布局“新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主动对现有锂电产业进行提升改造。

  紧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材料、氢能、生物技术等“蛙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强力推进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传统化工材料、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资源加工等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谋篇布局下,开发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截至8月底,开发区多晶硅产量达到11.2万吨,单晶硅产能突破100吉瓦。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等7户锂电产业相关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13.2%。锂电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占比3.8%。

  引进落地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大基地、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签约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

  推进实施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电解槽磷生铁浇铸及石墨化阴极改造等26个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千吨级微纳米特种形貌氢氧化镁阻燃剂示范项目实现中试,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31家有色和特色化工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开发区比重达到41.2%。

  企业信心满满 发展热火朝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从项目签约、筹建、证照手续办理、生产准备、投产经营等全过程实行跟踪服务。

  企业开办时间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办结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实现园区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在线审批平台使用率达100%。

  组织银企对接167次,摸排企业融资需求152.23亿元,帮助企业落实融资40.05亿元,贷款贴息0.44亿元。

  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2.35亿元,缓缴税费0.22亿元,留抵退税13.48亿元。

  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占补平衡指标89亩和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指标问题。及时帮助企业项目解决用电指标,持续推动时代大道南延、规划五路等项目建设。

  开发区各园区累计为中复神鹰、晶科能源、丽豪半导体、亚洲硅业等10个企业项目兑现投资补助、生产要素、产业扶持等相关优惠政策资金5亿元。争取中央省市各类资金15.08亿元。

  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进一步转作风、优服务、提质效,着力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开发区奋力奔跑在“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的路上,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持续创造“暖环境”、提供“热动力”。

  “温暖感动、信心十足!”

  “真心实意把我们当家人,干部们起早贪黑为企业谋福利、解难题、促生产。”

  “何其有幸,与‘宁’、与开发区同行!”

  如今,开发区处处皆是感恩奋进、笃行实干,抢抓生产、忙碌建设的身影。  

作者 樊娅楠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