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报道)广袤乡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片耕地,几座牛棚,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独特的符号。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镇禾角日村,崭新的党员活动室拔地而起,村里新铺的柏油路面干净整洁,通过易地搬迁安置,村民住上了敞亮的新房。如果能用一个字形容这里的变化,那一定是“新”。
禾角日村齐整的柏油道路。记者 张小千 摄
筑牢基层党建工作阵地、助推乡村振兴,禾角日村的发展离不开“全新”的村党支部。组建11支专项工作队,做到专事专人办,通过构建“五好支部”,让党建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今年以来,禾角日村在创新中突破,在发展中不断展现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夯实基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好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和前提。禾角日村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将农村基层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基层组织阵地运转规范、功能提升,形成了“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发展局面。
围绕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目标,禾角日村全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建设,便民服务实现全覆盖,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舞台、主阵地;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路径,坚持融合党建思维,注重将党组织嵌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矛盾调处等日常工作中建立“党员+群众+公益岗位”工作队,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强村项目中、建在党员干部心里,实现功能性党组织的有形和有效覆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动能;以党建为抓手,为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管理有效”的载体,形成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借助新一届党委班子换届,我们按照学历、能力、群众基础等全方面进行人才选用,确保领导班子能真正带动乡村健康发展。”宁秀镇副镇长、禾角日村党支部书记才旦加说。
驻村干部李晓鹏介绍禾角日村基础情况。记者 张小千 摄
宁秀镇副镇长、禾角日村党支部书记才旦加介绍党群服务发展现状。记者 张小千 摄
紧抓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趋势,更是内在要求。目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青海高质量开展,青海注重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责任担当,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村民发展的短板在哪里?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禾角日村党支部认真研判,入户了解,一本本厚厚的党员工作日记上清楚地记录着村民的所盼所想,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村民们对这些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谈起现在的发展,村民络拖打开了话匣:“搬进了新房,家里也开展了新产业,现在依靠村集体经济和外出务工,已经供孩子考上了大学,以后的日子有奔头!”
禾角日村沿街两排用于对外租赁的商铺。记者 张小千 摄
记者了解到,在产业发展上,禾角日村坚持党建内核驱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助推集体经济整体提升。凭借优势畜牧产业,禾角日村在优化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明确村集体资产产权的基础上,发动群众自筹60万元流转土地,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530万元,实施牦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同时,整合中央财政衔接资金70万元、村级集体光伏收益用于发展产业资金30万元,购置良种生产母畜119头,让牦牛养殖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下一步,禾角日村还将积极争取饲草料种植基地、家庭牧场和“蔬菜大棚”庭院经济等项目,着力打造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牦牛良种繁育+优质饲草种植”相结合的繁育饲草营销新机制,优化村集体产业结构,综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