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见证开放高地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6 22:38:46
编辑:许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谢青玉 报道 马秀 摄影)新疆乌鲁木齐,位于亚洲地理中心,曾是驼铃声声、客商往来频繁的丝绸之路贸易重镇,如今,这座天山脚下的现代化都市,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把货物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9月24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播传播(新疆站)采访团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见证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位于国家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新疆最具发展实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节点,拥有中欧班列新亚欧大陆桥通道出境的最后一个编组站,是我国西出通道中距离欧洲最近的铁路枢纽。作为中国到中亚及欧洲运输距离最短的商贸物流汇集地和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天然的运费和时间成本比较优势,集聚国际航空、高铁枢纽、城际铁路、多级公路网络无缝衔接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连接东西、通达欧亚。

自启动建设以来,陆港区不断完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高效集疏运体系,实现了以通道打造平台、带动贸易、集聚产业,逐步成为班列常态化发运、园区建设完善、产业落地发展的内陆开放高地。

近年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聚焦“一港五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开放通道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代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日趋凸显。

物流组织高效运行,双向开放大通道逐步形成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方面以中欧班列为抓手,常态化推进中欧班列、国际公路货运、多式联运等物流组织高效运行。截至2023年8月,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7300余列。开通21条运输线路,通达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班列运载货物200多个品类,为新疆产品“走出去”提供了便捷通道。

另一方面,推进公路国际货运。推动完成全国首票内陆进口TIR运输,打通了中欧第四物流通道,发挥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和货物自由换装的优势,持续服务国际公路运输,已累计发运国际公路货物4.2万余车,累计货运量近100万吨。同时,多式联运持续优化,与天津港、青岛港合作,积极发运东向至日韩、东南亚国家的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硬件实力

在国际陆港区大厅,一面超大屏切换着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和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作业的场景,这是“丝路智港”港域万物互联平台,可对场站运营、集装箱和班列发运的管理等方面提供360度可视化呈现。

接下来,国际陆港区还将继续深化数字班列的打造,形成跨境互联互通和场站之间互联互动,助力集结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流园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机遇。

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推进,运产贸逐步融合发展

国际陆港区强力激活物流“引擎”,加速产业集聚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在发展过程中,国际陆港区不断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先进制造和高端服务等重点产业,推动外向型产业集聚,持续推动国际陆港区打造多元化枢纽“经济圈”。

围绕商贸物流、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落地经济转变。陆港区目前累计新引进山东港、极兔公司等企业187家,注册资本金共计约34.91亿元。据海关统计,2017年至2023年8月,陆港区累计带动贸易额2297.8亿元。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一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村民搬出好日子
青海海晏:“绣花功夫”呵护“母亲河”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西宁消防部门开展国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西宁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4H热点
青海整合五大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全省人大代表联络(活动)室LOGO发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厉害了,青海绿电
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
天文基地拔地而起 青海何以仰望星际
“联通三江大讲堂”秋季学期首场讲座举办
我省成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零的突破
【进行时】祁连山下“菇”事丰收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从绿色之窗 看产业之光
青海团参加第二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
热点图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微创手术”让母亲河展新颜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协2023“友好日”活动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仪式成功举行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海东:以“绿”为媒,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新路径
【生态观察】海东:...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乡村振兴在青海】“丰”景这边独好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见证开放高地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青海新闻网
2023-09-26 22: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见证开放高地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青海新闻网
2023-09-26 10: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见证开放高地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 2023-09-26 10:38:46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谢青玉 报道 马秀 摄影)新疆乌鲁木齐,位于亚洲地理中心,曾是驼铃声声、客商往来频繁的丝绸之路贸易重镇,如今,这座天山脚下的现代化都市,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把货物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9月24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播传播(新疆站)采访团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见证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位于国家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新疆最具发展实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节点,拥有中欧班列新亚欧大陆桥通道出境的最后一个编组站,是我国西出通道中距离欧洲最近的铁路枢纽。作为中国到中亚及欧洲运输距离最短的商贸物流汇集地和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天然的运费和时间成本比较优势,集聚国际航空、高铁枢纽、城际铁路、多级公路网络无缝衔接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连接东西、通达欧亚。

自启动建设以来,陆港区不断完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高效集疏运体系,实现了以通道打造平台、带动贸易、集聚产业,逐步成为班列常态化发运、园区建设完善、产业落地发展的内陆开放高地。

近年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聚焦“一港五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开放通道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代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日趋凸显。

物流组织高效运行,双向开放大通道逐步形成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方面以中欧班列为抓手,常态化推进中欧班列、国际公路货运、多式联运等物流组织高效运行。截至2023年8月,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7300余列。开通21条运输线路,通达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班列运载货物200多个品类,为新疆产品“走出去”提供了便捷通道。

另一方面,推进公路国际货运。推动完成全国首票内陆进口TIR运输,打通了中欧第四物流通道,发挥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和货物自由换装的优势,持续服务国际公路运输,已累计发运国际公路货物4.2万余车,累计货运量近100万吨。同时,多式联运持续优化,与天津港、青岛港合作,积极发运东向至日韩、东南亚国家的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硬件实力

在国际陆港区大厅,一面超大屏切换着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和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作业的场景,这是“丝路智港”港域万物互联平台,可对场站运营、集装箱和班列发运的管理等方面提供360度可视化呈现。

接下来,国际陆港区还将继续深化数字班列的打造,形成跨境互联互通和场站之间互联互动,助力集结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流园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机遇。

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推进,运产贸逐步融合发展

国际陆港区强力激活物流“引擎”,加速产业集聚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在发展过程中,国际陆港区不断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先进制造和高端服务等重点产业,推动外向型产业集聚,持续推动国际陆港区打造多元化枢纽“经济圈”。

围绕商贸物流、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落地经济转变。陆港区目前累计新引进山东港、极兔公司等企业187家,注册资本金共计约34.91亿元。据海关统计,2017年至2023年8月,陆港区累计带动贸易额2297.8亿元。

编辑:许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