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全民共享科技成果
——青海深入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 晨
发布时间:2023-09-27 06:38:48
编辑:何继红

  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在青海高原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图片由省科协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科技馆“亲密接触”科学原理、听专家讲健康知识、互动体验应急救援知识……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在青海高原集中开展,一场广参与、广覆盖、高质量的科学浪潮,让这个秋天“热度”不减。

  自200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我省开展以来,全省上下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构建社会化工作大格局,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质

  “这次去土耳其救援,我们带了一款国产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灵敏度非常高,别说底下有人,就连有只老鼠走过,都能感应到。一些欧美的救援队伍也来寻求与我们的合作,我们在前方去探测有没有生命迹象,他们在后面进行挖掘。”9月17日,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现场,青海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人员李帅正在与参与活动的市民现场交流救援体验。

  去土耳其参加救援的故事让大家对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了直观感受,传递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借助科普日这一平台,我省各行业相关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普讲好新时代青海故事,多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动实践。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及科普知识竞答活动为4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让青少年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了科学的魅力、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厚植科学文化沃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同时,玉树州科协及时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认定命名一批州级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推动全州科普展教资源共建共享,努力形成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新格局。

  通过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合力,我省不断提升科普日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活动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广泛传播,更大范围地服务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技赋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这次培训实用性强、接地气,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海东市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新技术培训班,针对种植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开展现场咨询。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省各地通过以训代会、以训带促的方式提升农牧民科学素养,打通连接乡村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农牧业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日前,省科协向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政府捐赠价值380万元的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展品展项,并为首届海北州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近年来,海北州大力实施科教兴农、科普惠农战略,高标准打造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在中国农技协青海湟源马铃薯科技小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一线科技工作,同时为农户提供种薯技术指导。作为国内马铃薯育种专家王舰研究员团队的技术支撑辐射单位,科技小院让科技与农业实现“双向奔赴”,为全省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和种薯规模化生产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科技小院已逐步成为开展农村科普的重要阵地。

  我省通过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行动,促进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农村牧区、服务农牧民,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践行科普为民

  共创美好生活

  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启动以来,西宁市科协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在社区、可再生能源校园科普基地等地,举办“科普小达人”科普阅读竞赛、可再生能源研学、“智慧康养科普助老”健康科普等活动,将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牧区。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广场,州地震局联合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开展“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全国科普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套(份),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普日启动仪式现场,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技咨询服务、医疗专家义诊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体验。活动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宣传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尤其是义诊活动,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实验小学、长江路小学近200名师生参观天文科普馆,通过参加实地观测太阳、专业天文望远镜讲解、流动天象厅节目观影等多项活动,启迪梦想,探索未来。德令哈市实验小学学生崔子曦说:“今天老师带我们参加科学活动,我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觉得很神奇,以后我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做一名小小科学家。”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科协组织州藏文中学小学部学生参观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参观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认识了各种蔬菜、水果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小技术,也让他们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带队老师表示,今后将通过科普活动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省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基层阵地,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一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玛多:15名孩子赴京参观学习
青海经贸代表团参加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西宁消防部门开展国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西宁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4H热点
青海整合五大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把吃透中央精神与把握省情实际有机结合
【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感受发展成就 激发奋进力量
盐湖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论坛举办
青海发布2023年第2号总林(草)长令
【担当实干 建功立业】大数据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省成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零的突破
【进行时】祁连山下“菇”事丰收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从绿色之窗 看产业之光
青海团参加第二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
热点图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微创手术”让母亲河展新颜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协2023“友好日”活动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仪式成功举行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海东:以“绿”为媒,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新路径
【生态观察】海东:...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乡村振兴在青海】“丰”景这边独好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全民共享科技成果
——青海深入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综述

青海日报
2023-09-27 06: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全民共享科技成果
——青海深入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综述

青海日报
2023-09-27 06: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全民共享科技成果
——青海深入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综述

  • 2023-09-27 06:38:48
  • 来源:青海日报

  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在青海高原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图片由省科协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科技馆“亲密接触”科学原理、听专家讲健康知识、互动体验应急救援知识……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在青海高原集中开展,一场广参与、广覆盖、高质量的科学浪潮,让这个秋天“热度”不减。

  自200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我省开展以来,全省上下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构建社会化工作大格局,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质

  “这次去土耳其救援,我们带了一款国产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灵敏度非常高,别说底下有人,就连有只老鼠走过,都能感应到。一些欧美的救援队伍也来寻求与我们的合作,我们在前方去探测有没有生命迹象,他们在后面进行挖掘。”9月17日,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现场,青海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人员李帅正在与参与活动的市民现场交流救援体验。

  去土耳其参加救援的故事让大家对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了直观感受,传递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借助科普日这一平台,我省各行业相关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普讲好新时代青海故事,多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动实践。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及科普知识竞答活动为4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让青少年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了科学的魅力、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厚植科学文化沃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同时,玉树州科协及时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认定命名一批州级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推动全州科普展教资源共建共享,努力形成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新格局。

  通过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合力,我省不断提升科普日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活动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广泛传播,更大范围地服务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技赋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这次培训实用性强、接地气,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海东市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新技术培训班,针对种植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开展现场咨询。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省各地通过以训代会、以训带促的方式提升农牧民科学素养,打通连接乡村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农牧业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日前,省科协向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政府捐赠价值380万元的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展品展项,并为首届海北州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近年来,海北州大力实施科教兴农、科普惠农战略,高标准打造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在中国农技协青海湟源马铃薯科技小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一线科技工作,同时为农户提供种薯技术指导。作为国内马铃薯育种专家王舰研究员团队的技术支撑辐射单位,科技小院让科技与农业实现“双向奔赴”,为全省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和种薯规模化生产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科技小院已逐步成为开展农村科普的重要阵地。

  我省通过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行动,促进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农村牧区、服务农牧民,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践行科普为民

  共创美好生活

  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启动以来,西宁市科协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在社区、可再生能源校园科普基地等地,举办“科普小达人”科普阅读竞赛、可再生能源研学、“智慧康养科普助老”健康科普等活动,将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牧区。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广场,州地震局联合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开展“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全国科普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套(份),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普日启动仪式现场,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技咨询服务、医疗专家义诊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体验。活动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宣传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尤其是义诊活动,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实验小学、长江路小学近200名师生参观天文科普馆,通过参加实地观测太阳、专业天文望远镜讲解、流动天象厅节目观影等多项活动,启迪梦想,探索未来。德令哈市实验小学学生崔子曦说:“今天老师带我们参加科学活动,我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觉得很神奇,以后我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做一名小小科学家。”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科协组织州藏文中学小学部学生参观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参观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认识了各种蔬菜、水果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小技术,也让他们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带队老师表示,今后将通过科普活动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省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基层阵地,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作者 陈 晨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