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庆丰收 促和美】穗尖上的忙碌与欢喜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兴发
发布时间:2023-09-28 07:46:00
编辑:王易

丰收,从彩虹门里走来。李兴发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哎嘿嘿……”高原的秋风掠过穗长粒满的青稞地,除了沙沙声外,还有丰收愉悦欢快的节奏。

  才昂,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村民,9月26日一早,他拿起磨好的镰刀,前往自家地里去收获这一年的耕作。挽起袖子的他,一边熟练地收割黑青稞,一边哼唱着藏族民歌。十多位身穿红色马甲、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助收志愿者,也随着才昂一同放歌。0.3公顷的地里,成熟的黑青稞,在欢快的氛围中很快被收捆成了几十个麦摞子。

  才昂家这片位于玛柯河畔半山腰的耕地,以前不是种小麦和普通青稞,就是种点马铃薯或豌豆。“都是种了自己吃的。”2019年底,看着换种了黑青稞的乡亲,通过售卖让地里“长”出了钱,才昂也转变了观念,打算利用好耕地这个“聚宝盆”。

  “种的时候有技术员站在边上教,割完了上门直接收走,我数钱就可以啦!”2020年才昂把家里这片唯一的耕地全种上了黑青稞,当年收获600多公斤,全部被村集体加工厂收购,7000多元的收入,2000多元的村集体经济分红,才昂一家从地里收获了真金白银。三年来才昂通过参加班玛县组织的“黑青稞种植培训班”,学会了翻转犁、旋耕机等农机的操作,也从一个病虫害防治的“小白”,成长为了一个翻翻叶片、掰掰麦穗就能为黑青稞“把脉”的内行人。

  今年才昂采用了有机肥追肥技术,黑青稞较往年有了更好的长势,“看样子今年能多个六七十公斤吧。”才昂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今年有望增收近千元。

  将“沉睡”的土地变成“活资产”,是这几年班玛县一直努力的方向。2018年,班玛县针对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产量低的现状,持续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等政策力度,从西藏引进优良黑青稞种子50吨,在有农业种植基础的灯塔、江日堂和亚尔堂三个乡开始种植黑青稞,为当地牧民免费发放有机肥、配备农用机械,还给种粮牧民发放每亩地100元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五年时间下来,班玛县黑青稞种植从零星几处变为整乡规模种植。据统计,今年班玛县黑青稞种植面积达到了280公顷,预计能收获黑青稞52万多公斤。按照如今市场每公斤12元左右的价格计算,收益预计能达到600多万元。

  源头的水被疏通,下游的湖才有碧波荡漾的美景。在班玛县亚尔堂乡王柔村,2022年依托丰富的水流资源,建起了一间传统水磨青稞面加工厂,今年正式开始运转。曾在王柔村驻村的第一书记李加告诉记者,黑青稞营养成分本就高于其他品种,传统水磨没有机械磨制所产生的杂味,水车驱动石磨,磨制的黑青稞面保留了原有的清香,加之产地班玛县绿色无污染,产品很受青睐,今年所生产的黑青稞除了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将销往四川省的阿坝、甘孜等地。

  “亚尔堂乡果芒村是我们班玛县黑青稞种植示范基地,去年黑青稞种了60多公顷,收益达150多万元。”乡长旦正杰说,今年班玛县亚尔堂乡黑青稞产业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我们除了整合47公顷的优质耕地,用于黑青稞良种培育和育种外,还将对黑青稞进行深加工,推出黑青稞系列食品,所获收益的40%将分红给牧民,让牧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硕果。”

  依托黑青稞的丰收,活跃在清香间的不只有乡镇这些集体,闻香而至的还有在振兴路上不甘落后的个人。与忙着在田间地头收割的人不同,小网红香曲措趁着今年黑青稞丰收之际,正在直播间推销自家的青稞炒面。“今年的新黑青稞炒面过两天包装上架,石磨纯手工磨制的……”。

  自从班玛县引进黑青稞种植,香曲措就开始把自家的黑青稞炒面搬进了直播间,家乡的土特产通过网络直播不仅接到了四川、甘肃、西藏、宁夏等地网友订单,黑青稞炒面和牛肉干更是销售到了深圳、上海这些大城市。去年9月至12月,她直播间带货就赚了两万多元,其中一半来源于黑青稞炒面和糌粑的销售。“今年我把黑青稞奶茶、咖啡、饼干、酸奶这些特产也加进来了。一共挣了多少还没算过,不过肯定比去年多。”香曲措告诉记者,自家做的黑青稞炒面根本不够,现在已经联合亲戚朋友一起做,时常供不应求。

  秋日的玛柯河畔,堆满的是丰收的盛景,目光所及,都是沁满了喜悦的忙碌。

推荐阅读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玛多:15名孩子赴京参观学习
青海经贸代表团参加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省优秀民营企业 企业家拟表彰候选对象补充公示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西宁市举办优秀原创歌曲作品展演
西宁市:1月至8月265万人次浪东区
24H热点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闭幕
【实干榜样】在“双向奔赴”中邂逅人生价值
【一线巡礼】党旗映红“小网格”
【乡村振兴在青海】壮大集体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江源新语】风清气正过“两节”
青海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中心投入运行
全省第一届出版物鉴定和审读业务培训班举办
草原“黑珍珠”助力牧民走上致富路
月饼茶叶有没有过度包装 市监部门节前开展专项行动
我省3个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热点图片
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迎佳节
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迎佳节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微创手术”让母亲河展新颜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协2023“友好日”活动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仪式成功举行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海东:以“绿”为媒,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新路径
【生态观察】海东:...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庆丰收 促和美】穗尖上的忙碌与欢喜

青海日报
2023-09-28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庆丰收 促和美】穗尖上的忙碌与欢喜

青海日报
2023-09-28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庆丰收 促和美】穗尖上的忙碌与欢喜

  • 2023-09-28 07:46:00
  • 来源:青海日报

丰收,从彩虹门里走来。李兴发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哎嘿嘿……”高原的秋风掠过穗长粒满的青稞地,除了沙沙声外,还有丰收愉悦欢快的节奏。

  才昂,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村民,9月26日一早,他拿起磨好的镰刀,前往自家地里去收获这一年的耕作。挽起袖子的他,一边熟练地收割黑青稞,一边哼唱着藏族民歌。十多位身穿红色马甲、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助收志愿者,也随着才昂一同放歌。0.3公顷的地里,成熟的黑青稞,在欢快的氛围中很快被收捆成了几十个麦摞子。

  才昂家这片位于玛柯河畔半山腰的耕地,以前不是种小麦和普通青稞,就是种点马铃薯或豌豆。“都是种了自己吃的。”2019年底,看着换种了黑青稞的乡亲,通过售卖让地里“长”出了钱,才昂也转变了观念,打算利用好耕地这个“聚宝盆”。

  “种的时候有技术员站在边上教,割完了上门直接收走,我数钱就可以啦!”2020年才昂把家里这片唯一的耕地全种上了黑青稞,当年收获600多公斤,全部被村集体加工厂收购,7000多元的收入,2000多元的村集体经济分红,才昂一家从地里收获了真金白银。三年来才昂通过参加班玛县组织的“黑青稞种植培训班”,学会了翻转犁、旋耕机等农机的操作,也从一个病虫害防治的“小白”,成长为了一个翻翻叶片、掰掰麦穗就能为黑青稞“把脉”的内行人。

  今年才昂采用了有机肥追肥技术,黑青稞较往年有了更好的长势,“看样子今年能多个六七十公斤吧。”才昂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今年有望增收近千元。

  将“沉睡”的土地变成“活资产”,是这几年班玛县一直努力的方向。2018年,班玛县针对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产量低的现状,持续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等政策力度,从西藏引进优良黑青稞种子50吨,在有农业种植基础的灯塔、江日堂和亚尔堂三个乡开始种植黑青稞,为当地牧民免费发放有机肥、配备农用机械,还给种粮牧民发放每亩地100元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五年时间下来,班玛县黑青稞种植从零星几处变为整乡规模种植。据统计,今年班玛县黑青稞种植面积达到了280公顷,预计能收获黑青稞52万多公斤。按照如今市场每公斤12元左右的价格计算,收益预计能达到600多万元。

  源头的水被疏通,下游的湖才有碧波荡漾的美景。在班玛县亚尔堂乡王柔村,2022年依托丰富的水流资源,建起了一间传统水磨青稞面加工厂,今年正式开始运转。曾在王柔村驻村的第一书记李加告诉记者,黑青稞营养成分本就高于其他品种,传统水磨没有机械磨制所产生的杂味,水车驱动石磨,磨制的黑青稞面保留了原有的清香,加之产地班玛县绿色无污染,产品很受青睐,今年所生产的黑青稞除了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将销往四川省的阿坝、甘孜等地。

  “亚尔堂乡果芒村是我们班玛县黑青稞种植示范基地,去年黑青稞种了60多公顷,收益达150多万元。”乡长旦正杰说,今年班玛县亚尔堂乡黑青稞产业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我们除了整合47公顷的优质耕地,用于黑青稞良种培育和育种外,还将对黑青稞进行深加工,推出黑青稞系列食品,所获收益的40%将分红给牧民,让牧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硕果。”

  依托黑青稞的丰收,活跃在清香间的不只有乡镇这些集体,闻香而至的还有在振兴路上不甘落后的个人。与忙着在田间地头收割的人不同,小网红香曲措趁着今年黑青稞丰收之际,正在直播间推销自家的青稞炒面。“今年的新黑青稞炒面过两天包装上架,石磨纯手工磨制的……”。

  自从班玛县引进黑青稞种植,香曲措就开始把自家的黑青稞炒面搬进了直播间,家乡的土特产通过网络直播不仅接到了四川、甘肃、西藏、宁夏等地网友订单,黑青稞炒面和牛肉干更是销售到了深圳、上海这些大城市。去年9月至12月,她直播间带货就赚了两万多元,其中一半来源于黑青稞炒面和糌粑的销售。“今年我把黑青稞奶茶、咖啡、饼干、酸奶这些特产也加进来了。一共挣了多少还没算过,不过肯定比去年多。”香曲措告诉记者,自家做的黑青稞炒面根本不够,现在已经联合亲戚朋友一起做,时常供不应求。

  秋日的玛柯河畔,堆满的是丰收的盛景,目光所及,都是沁满了喜悦的忙碌。

作者 李兴发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