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通讯员 牟泉 摄影报道)临近中秋,伴随气温逐渐降低,秋收工作也接近尾声。但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丹麻、林川、红崖子沟等乡镇的菜薹种植基地,依是一片郁郁葱葱,5000多亩菜薹特色蔬菜喜获丰收,农民群众在田间忙着采收、打包、运输,现场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通过蔬菜标准化生产,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互助县立足青海高原洁净、冷凉、无污染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通过不断引育新品,开展蔬菜标准化种植等措施,不断丰富“菜篮子”市场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蔬菜产业不断壮大,蔬菜产品也深受省内外客商、市民的欢迎。
自2021年引进菜薹以来,互助县加大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2023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5300余亩,其中白菜薹1400多亩、红菜薹3900亩,亩产4000余斤,每斤1.7-3元,亩产值可达0.6-1.2万元;特色有机菜薹种植面积的扩大,有效带动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季节性务工1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400万元左右。
同时,互助县积极争取国家高原冷凉蔬菜绿色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南门峡等五个乡镇建立以菜薹、生菜等为主的高原露地冷凉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种植500亩,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了高原露地冷凉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