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周召荣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小蕊
发布时间:2023-11-07 17:56:08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李家山村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种植车间,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硕的香菇争相探出脑袋,有的正吐露着菌芽,有的则撑出了菌伞,工人们穿梭在菌架行列之间,忙碌地采摘。

  查看香菇品相,对接销售商……青海召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召荣马不停蹄地往返于车间和大棚之间,手机铃声不时响起。“高原的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恰恰适合香菇、平菇等菌菇的生长,而且产出的菇类品质好。”说话间,周召荣指着一颗体型饱满、带有花纹的香菇介绍道:“这就是花菇,它需要适度日晒才能自然‘开花’,由于品相好而大受市场欢迎。”

  从刚开始几亩地的菌菇小温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一路走来,周召荣既是湟中菌菇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见证者。

  先试先行,成为食用菌产业“领头雁”

  “一个平菇的菌棒50天可以采3茬,香菇的菌棒两个月可以采5茬,现在我们的日产量能达到3000斤以上,产出的食用菌部分销往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还有一部分销往重庆、成都、上海等地。”说起食用菌种植周召荣滔滔不绝。出生在重庆万州的周召荣1989年来到青海,因为看好这里的冷凉气候,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他就把老家种蘑菇的“手艺”带到高原。看到周召荣种蘑菇收益好,周边村民们纷纷来周召荣的菇棚里“拜师学艺”,他就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农户们。

  “我们为种植户提供菌种及所需生产资料,帮助大家进行产品销售,帮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按照‘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培训’的方式,如今,已带动农户120户从事食用菌种植生产。”周召荣说。

  多年积累,李家山镇有了发展菌菇产业的人才、技术以及市场优势,恰逢湟中区委、区政府谋划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际,为切实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模式和“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思路,2021年李家山镇以“党委引导、企业运作”的新模式,注册成立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实施李家山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并与菌菇领域专家周召荣合作,双方努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优势的食用菌产业样板。

  据介绍,示范园在布局规划阶段,流转了20余户农户的土地,年土地流转费10.2万元,户均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左右;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带动务工400余人次,人均工资5000元以上;预计示范园完全投产后,可带动120余名劳动力实现增收;后续,示范园的净利润将用于扩大再生产,扶持辖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

  聚焦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一颗颗小小的菌菇,如今已成为湟中区助农增收致富的法宝,“公司成立以来,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140人就业,高峰时单日用工量达120人。”周召荣说。

  检查香菇生长情况、采摘成熟香菇、按品相分类装箱,多名采摘工人正在大棚内忙活。一位采摘工人说:“以往没有固定工作,现在在家门口做采摘工,每天收入一百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香菇采摘工作技术门槛低,工人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手操作,因此当地村民无论老少皆可胜任。

  2023年初,我省印发《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青海省要做大做强现有食用菌生产基地,辐射带动零星散户发展,不断壮大以平菇、香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鸡腿菇等为主的常规品种,着力培育羊肚菌、大球盖菇、高原黄菇、柴达木大肥菇、荷叶离褶伞、鸡枞菌等为主的稀缺品种。通过三年持续发展,全省食用菌规模稳步增长,品种结构更加合理,菌种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基本形成,产业整体效益显著提升。

  周召荣告诉记者,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以鲜菇生产为主,未来还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精加工产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品质更优的菌菇。同时,将以我省印发的《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步伐推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合力推进抱团发展,品牌建设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质增效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召开 陈刚主持并讲话
陈刚吴晓军:以坚决的态度 全力推动问题整改
专家人才联合会开展"群英荟·海南行"考察服务活动
海西:“90后”女孩用青春力量点燃乡村金融新希望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关于“最美公务员”推荐对象差额人选的公示
西宁市总工会获评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主流媒体记者探寻西宁高质量发展密码
24H热点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进博“青”彩 绿意涌来
省政协召开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实干榜样】牧区“医”路绽芳华
青海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第六届进博会青海交易团实现签约金额达7.74亿
【乡村振兴进行时】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的幸福"石变"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实干精神的"大比武"
青海拉脊山缘何火爆出圈
青海新增10个省级劳务品牌
【党旗领航】以"六个一"为引领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热点图片
西宁最美秋韵
西宁最美秋韵
金秋青海美如斯
金秋青海美如斯
人在画中游
人在画中游
【乡村振兴在青海】曲麻莱:集体经济“大丰收” 笑逐颜开领分红
【乡村振兴在青海】...
进博透视观
进博透视观
青海红旗(塘格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稳步推进
青海红旗(塘格木)7...
联合国儿基会助力青海农牧区“厕所革命”
联合国儿基会助力青...
贵德县拉西瓦镇:因地制宜发展文旅农业
贵德县拉西瓦镇:因...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周召荣

西宁晚报
2023-11-07 17:5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周召荣

西宁晚报
2023-11-07 05:5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周召荣

  • 2023-11-07 05:56:08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李家山村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种植车间,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硕的香菇争相探出脑袋,有的正吐露着菌芽,有的则撑出了菌伞,工人们穿梭在菌架行列之间,忙碌地采摘。

  查看香菇品相,对接销售商……青海召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召荣马不停蹄地往返于车间和大棚之间,手机铃声不时响起。“高原的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恰恰适合香菇、平菇等菌菇的生长,而且产出的菇类品质好。”说话间,周召荣指着一颗体型饱满、带有花纹的香菇介绍道:“这就是花菇,它需要适度日晒才能自然‘开花’,由于品相好而大受市场欢迎。”

  从刚开始几亩地的菌菇小温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一路走来,周召荣既是湟中菌菇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见证者。

  先试先行,成为食用菌产业“领头雁”

  “一个平菇的菌棒50天可以采3茬,香菇的菌棒两个月可以采5茬,现在我们的日产量能达到3000斤以上,产出的食用菌部分销往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还有一部分销往重庆、成都、上海等地。”说起食用菌种植周召荣滔滔不绝。出生在重庆万州的周召荣1989年来到青海,因为看好这里的冷凉气候,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他就把老家种蘑菇的“手艺”带到高原。看到周召荣种蘑菇收益好,周边村民们纷纷来周召荣的菇棚里“拜师学艺”,他就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农户们。

  “我们为种植户提供菌种及所需生产资料,帮助大家进行产品销售,帮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按照‘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培训’的方式,如今,已带动农户120户从事食用菌种植生产。”周召荣说。

  多年积累,李家山镇有了发展菌菇产业的人才、技术以及市场优势,恰逢湟中区委、区政府谋划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际,为切实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模式和“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思路,2021年李家山镇以“党委引导、企业运作”的新模式,注册成立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实施李家山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并与菌菇领域专家周召荣合作,双方努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优势的食用菌产业样板。

  据介绍,示范园在布局规划阶段,流转了20余户农户的土地,年土地流转费10.2万元,户均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左右;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带动务工400余人次,人均工资5000元以上;预计示范园完全投产后,可带动120余名劳动力实现增收;后续,示范园的净利润将用于扩大再生产,扶持辖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

  聚焦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一颗颗小小的菌菇,如今已成为湟中区助农增收致富的法宝,“公司成立以来,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140人就业,高峰时单日用工量达120人。”周召荣说。

  检查香菇生长情况、采摘成熟香菇、按品相分类装箱,多名采摘工人正在大棚内忙活。一位采摘工人说:“以往没有固定工作,现在在家门口做采摘工,每天收入一百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香菇采摘工作技术门槛低,工人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手操作,因此当地村民无论老少皆可胜任。

  2023年初,我省印发《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青海省要做大做强现有食用菌生产基地,辐射带动零星散户发展,不断壮大以平菇、香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鸡腿菇等为主的常规品种,着力培育羊肚菌、大球盖菇、高原黄菇、柴达木大肥菇、荷叶离褶伞、鸡枞菌等为主的稀缺品种。通过三年持续发展,全省食用菌规模稳步增长,品种结构更加合理,菌种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基本形成,产业整体效益显著提升。

  周召荣告诉记者,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以鲜菇生产为主,未来还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精加工产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品质更优的菌菇。同时,将以我省印发的《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步伐推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合力推进抱团发展,品牌建设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质增效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小蕊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