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刘玮:协调500多名志愿者奋战一线
作者:祁宗珠
发布时间:2023-12-25 16:12:09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见到刘玮,是在12月23日16时50分。他牵着一只救援犬,在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门口来回走动。一名志愿者介绍,这是他难得的悠闲时刻,因为从8时至17时的9个小时里,担任蓝天救援队青海震区总协调的他,需要协调来自全国各地的11支救援队,共500多名志愿者,负责为地震灾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和中川乡提供搜救排查、救灾物资卸货装货等任务。

刘玮带着救援犬工作。

  一

  “震中距离青海民和只有十几公里。”12月19日0时许,还在省外休假的刘玮,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积石山6.2级地震信息中,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消息。

  “我要回去。”看到更多的地震信息后,他决定立即结束休假,回青海西宁,组织志愿者赴民和县提供抢险救灾志愿服务。

  “蓝天救援队申报加入地震抢险救灾志愿服务,已组织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赶赴青海。”19日22时30分许,地震发生22个小时后,刘玮赶到官亭镇的同时,向民和县应急管理局报备,申请由蓝天救援队执行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志愿服务。

  这一刻,来自山西、江苏、湖北、安徽、陕西、上海、山东等省市的11支蓝天救援队500余名志愿者,在全国各地集结完毕,驾驶救援车辆,携带相关救援装备及生活物资,向民和县集结。

  集结地点就是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而在全国各地11支蓝天救援队集结之前,刘玮自行采购了3万元的生活物资,运到了民和,这些物资成为11支队伍在民和的基本生活物资。

  搜救排查是蓝天救援队领到的第一个任务,从19日深夜至24日,连续5天时间里,救援队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沿着固定的线路,挨家挨户、一个村一个村逐一排查灾区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

  二

  “院长,帐篷已经送到了,请您盖章签收。”23日12时许,曲沃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为地震灾区首家接收患者的医院——民和中兴医院,捐赠搭建完两顶救灾帐篷后,请院长张海录在捐赠清单上签字盖章。

  民和中兴医院是民和县官亭镇的一家民营医院。12月23日,刘玮协调志愿者沿着官亭镇向西南方向排查时得知,医院正在为收治地震灾区患者做准备,急缺患者入住的帐篷、集装箱等设施。当天,消息汇总到刘玮手机上以后,他立即安排志愿者,将蓝天救援队筹集的两顶帐篷送到医院,并搭建完毕。此后,陆续为医院捐赠搭建20顶帐篷。

  “村里有一名妈妈生宝宝了。”23日15时40分许,一条消息刷爆蓝天救援队协调群。“宝宝出生后,急需什么东西?”刘玮赶紧和同事商议后决定,安排志愿者为产妇及家属送去挂面、纸巾、儿童衣物、火炉、煤炭、被子等物品。

  “这些物资够不够?”“不够了,我们再筹集。”刘玮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同时,安排志愿者持续关注这名产妇,希望志愿者能在产妇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鲍家村、前进村、红崖村需要棉服。”这是22日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在排查中,从群众口中听到的。为此,刘玮和新疆蓝天救援队对接,告诉对方需求后,于24日13时40分收到反馈:“已在新疆筹集棉服,志愿者将押车送到西宁。”

刘玮通过对讲机协调志愿服务工作。

  三

  除了搜救排查,刘玮和志愿者们还担负红十字会及民政救灾物资的卸货、装货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开始后,每天有大量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运至民和,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临时集散地。

  为了减少抗震救灾物资在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滞留时间,尽快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将物资高效率装运到各县、乡安置点,刘玮和同事会抽调志愿者,快速就位,从事卸载、装配工作。

  效率能提到多高?刘玮介绍,23日23时许,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接收90吨救灾物资的要求后,志愿者们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卸货任务。此外,还将这批物资全部装到转运车辆后,及时送到了抗震救灾一线。

  在抗震救灾现场,刘玮协调指挥着500多人,来回奔波于各个安置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玮是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的工作人员。

  刘玮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先后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门源地震、玛多地震等多次抗震救灾志愿工作。再过几天,就是他入党两年的日子,他将会在抗震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全力以赴为灾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推荐阅读
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暨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会召开
省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第五次会议召开
青海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冰上项目比赛圆满收官
青海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三个雪上项目开赛
省网信办征集"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的通告
关于面向青海省地震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告
重建灾后“心灵家园”
救灾一线的应急救援力量
24H热点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守望相助 爱暖人心
白衣天使用行动温暖灾区群众
争分夺秒!省级定点医院全力救治患者
金田村安置点建起应急简易厕所
为了点亮一盏盏明灯
“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将青海藏医药推介给世界
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穿警服的副书记串起社区“平安链”
齐心协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热点图片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守望相助 爱暖人心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白衣天使用行动温暖灾区群众
白衣天使用行动温暖...
争分夺秒!省级定点医院全力救治患者
争分夺秒!省级定点...
金田村安置点建起应急简易厕所
金田村安置点建起应...
为了点亮一盏盏明灯
为了点亮一盏盏明灯
“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有你们在,我们很...
将青海藏医药推介给世界
将青海藏医药推介给世界
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关键时刻,党员就要...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刘玮:协调500多名志愿者奋战一线

西海都市报
2023-12-25 16:1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刘玮:协调500多名志愿者奋战一线

西海都市报
2023-12-25 04:1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刘玮:协调500多名志愿者奋战一线

  • 2023-12-25 04:12:09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见到刘玮,是在12月23日16时50分。他牵着一只救援犬,在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门口来回走动。一名志愿者介绍,这是他难得的悠闲时刻,因为从8时至17时的9个小时里,担任蓝天救援队青海震区总协调的他,需要协调来自全国各地的11支救援队,共500多名志愿者,负责为地震灾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和中川乡提供搜救排查、救灾物资卸货装货等任务。

刘玮带着救援犬工作。

  一

  “震中距离青海民和只有十几公里。”12月19日0时许,还在省外休假的刘玮,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积石山6.2级地震信息中,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消息。

  “我要回去。”看到更多的地震信息后,他决定立即结束休假,回青海西宁,组织志愿者赴民和县提供抢险救灾志愿服务。

  “蓝天救援队申报加入地震抢险救灾志愿服务,已组织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赶赴青海。”19日22时30分许,地震发生22个小时后,刘玮赶到官亭镇的同时,向民和县应急管理局报备,申请由蓝天救援队执行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志愿服务。

  这一刻,来自山西、江苏、湖北、安徽、陕西、上海、山东等省市的11支蓝天救援队500余名志愿者,在全国各地集结完毕,驾驶救援车辆,携带相关救援装备及生活物资,向民和县集结。

  集结地点就是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而在全国各地11支蓝天救援队集结之前,刘玮自行采购了3万元的生活物资,运到了民和,这些物资成为11支队伍在民和的基本生活物资。

  搜救排查是蓝天救援队领到的第一个任务,从19日深夜至24日,连续5天时间里,救援队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沿着固定的线路,挨家挨户、一个村一个村逐一排查灾区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

  二

  “院长,帐篷已经送到了,请您盖章签收。”23日12时许,曲沃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为地震灾区首家接收患者的医院——民和中兴医院,捐赠搭建完两顶救灾帐篷后,请院长张海录在捐赠清单上签字盖章。

  民和中兴医院是民和县官亭镇的一家民营医院。12月23日,刘玮协调志愿者沿着官亭镇向西南方向排查时得知,医院正在为收治地震灾区患者做准备,急缺患者入住的帐篷、集装箱等设施。当天,消息汇总到刘玮手机上以后,他立即安排志愿者,将蓝天救援队筹集的两顶帐篷送到医院,并搭建完毕。此后,陆续为医院捐赠搭建20顶帐篷。

  “村里有一名妈妈生宝宝了。”23日15时40分许,一条消息刷爆蓝天救援队协调群。“宝宝出生后,急需什么东西?”刘玮赶紧和同事商议后决定,安排志愿者为产妇及家属送去挂面、纸巾、儿童衣物、火炉、煤炭、被子等物品。

  “这些物资够不够?”“不够了,我们再筹集。”刘玮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同时,安排志愿者持续关注这名产妇,希望志愿者能在产妇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鲍家村、前进村、红崖村需要棉服。”这是22日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在排查中,从群众口中听到的。为此,刘玮和新疆蓝天救援队对接,告诉对方需求后,于24日13时40分收到反馈:“已在新疆筹集棉服,志愿者将押车送到西宁。”

刘玮通过对讲机协调志愿服务工作。

  三

  除了搜救排查,刘玮和志愿者们还担负红十字会及民政救灾物资的卸货、装货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开始后,每天有大量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运至民和,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临时集散地。

  为了减少抗震救灾物资在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滞留时间,尽快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将物资高效率装运到各县、乡安置点,刘玮和同事会抽调志愿者,快速就位,从事卸载、装配工作。

  效率能提到多高?刘玮介绍,23日23时许,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接收90吨救灾物资的要求后,志愿者们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卸货任务。此外,还将这批物资全部装到转运车辆后,及时送到了抗震救灾一线。

  在抗震救灾现场,刘玮协调指挥着500多人,来回奔波于各个安置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玮是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的工作人员。

  刘玮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先后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门源地震、玛多地震等多次抗震救灾志愿工作。再过几天,就是他入党两年的日子,他将会在抗震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全力以赴为灾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作者 祁宗珠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