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
——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张慧慧
发布时间:2023-12-28 17:25:38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27日,依旧是个好天气。

  前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的路上,不时有挂着横幅的车辆从眼前驶过。“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千里驰援 共渡难关”等字样跟着它们一起呼啸而过。

  还未走进草滩村,就看到清运淤泥的大车在村道上一辆接着一辆,尘土飞扬。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宁静,让它的这个冬天不同于以往。

复课后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张鹏 摄

  家事——在帐篷中过渡的群众搬进板房

  午后,冬日暖阳照耀在中川乡草滩村过渡安置点的广场上。

  88岁的王金宝拄着拐杖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旁的孙女祁欣菲热情地邀请记者:“屋里暖和点,咱们进屋说。”

  一间18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内,暖意扑面而来,炉火烧得正旺,房内干净整洁,整齐摆放着两张高低床。

  “考虑到爷爷岁数大,家里的房屋受损比较严重,23号晚上,爷爷和奶奶就搬进这里了,这几日来一直睡得安稳,精神状态不错。”祁欣菲说。

  被褥、电热毯、空调、水桶、脸盆、洗漱用品……各类崭新的生活必需品配置齐全,摆放整齐。灾后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祁欣菲也继续开始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每一个援建者都特别给力!有他们在,我们全家过冬就不愁了。”

  “要让大伙儿温暖过冬,我们就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建设速度。”看着眼前60间整齐排开的活动板房,中铁二局西安公司副总经理成波告诉记者,从吊装到完工,搭建一间折叠式活动板房平均用时20分钟。自接到指令以来,24小时便完成了集中安置点活动板房的搭建,36小时受灾村民陆续“拎包入住”。如今,这里的每一间板房内都有了家的温度,通信网络均有保障。“只要群众日子过得好,我们的工作就值得。”

  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生活早日重回正轨,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建者汇聚力量,全力奉献,付出了百分努力。这一切受灾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爸,妈,我们安全到家了,放心!”12时25分,村民汪淑芬接到了女儿祁晓玉打来的视频电话,简短寒暄后,汪淑芬的眼角已逐渐湿润。

  此次地震,汪淑芬家里的房屋被泥沙掩埋。远在四川成都的女儿得知后,第一时间开车赶回草滩村,一家人在活动板房前相拥的那一刻令汪淑芬久久难忘。“只要你们平安,什么都好办。房子咱们再盖,粮食咱们再播种。”女儿的这句话让她多了些许安慰。

  “你们吃午饭了吗?快请坐。”汪淑芬的丈夫祁海明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走进屋里。年近60岁的他在今年5月份刚刚因突发脑溢血经历过一次抢救。回想起一周前从“砂涌”现场劫后余生,祁海明仍然心有余悸。自从应急帐篷搬进活动板房,祁海明悬着的心也终于安稳下来。

  “住在这里很踏实!板房的防风保暖效果很不错,住在这里有热饭吃,有热水喝,我们很幸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祁海明告诉记者。

  活动板房外,驻守备勤的消防员逐户讲解防火安全知识,援建者对板房进行巡检,过渡安置点上秩序井然。草滩村妇联主任辛青英带领着“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为村民分发围巾、女性生活用品。接过围巾戴上后,感受着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正如周围的姐妹一样,村民秦秀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地震发生以来,这支“娘子军”一直奔走在震区一线,积极关注受灾妇女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有什么需求,就到门口的那间板房来找我们。”辛青英略带疲惫的眼神依然坚定有光,靠着一腔热情和体贴,成为了村民身边的知心大姐。

  生活还在继续,过渡安置点里暖意融融。来年开春,更有保障的安全房将破土动工,村民心中日渐升腾起重建家园的希望和信心……

爱心食堂为村民提供免费餐食。张鹏 摄

  国事——因地制宜复学复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今天,美一小学教学点正式复课了。

  “昨天通知大家8点半到校,今早7点半就有不少学生出现在校园里。”祁贵业是教学点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次复课,除了教学点原有的一、二年级的55名学生之外,还从几公里外的中川乡中心学校分流来了178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家都在学校周边的村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距离的远近被分到离他们住所更近的另一个教学点上。

  其实,美一小学教学点原本就是美一村、草滩村、金田村几个村的教学点合并而成。前两年,学校高年级的学生由于集中办学全部去了中川乡中心学校,只有一、二年级被保留下来。目前,一年级36人、二年级19人。地震发生后,学校成为了草滩村的临时安置点,教室里住了不少受灾群众,校园里搭建了数十顶救灾帐篷。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学校,在自己100岁这年,成功经受住了一次大的考验。

  这几天,随着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离学校百十米开外的过渡安置点上,前两天人来人往的校园告别嘈杂、重归宁静。

  复课意味着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原本就读的学生回来就好,分流来的学生急需安排。

  为了这事儿,昨天祁贵业联系当地的村干部把原本存放在空置教室里的物资全部运走,等到中心学校那边的课桌等教学用具送来后,这才将教室恢复成日常上课的样子。

  “同学们,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给他们倒杯茶,应该有哪些步骤?”走进四年级的教室,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来自中心学校的老师朱彩霞正在给班上的34名学生上数学课。

  “烧水!”“找茶杯!”“还有茶叶!”讲台下,学生大声回答道。

  在学生做题的间隙,朱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四、五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学校安排了9名老师到这边上课。

  “这个教室很久没用了,早上冷不冷?”

  “怕学生冻着,昨晚祁校长就把电暖器打开了。开了一个晚上,不冷!”

  跟着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流到这里的还有两名后勤保障人员。记者看到她们时,两位工作人员正和教学点原有的后勤人员一起清洗学生中午吃饭时使用过的碗筷。

  “中午吃的排骨汤和馍馍。原来学生少,我在楼里的食堂就能做完。这增加了100多个孩子,昨晚我们就在外面架了口大锅。”顺着赵青莲的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锅支在墙边。不远处,几个人正忙活着把一车新鲜蔬菜从货车上搬下来。

  靠近学校门口的那块空地,帐篷搬走后,一下子宽敞了很多。前些天,记者在这里采访过排队打饭的群众、发放药品的医生、满头大汗的志愿者、双眼布满红血丝的村干部。短短几天后,记者看到的是正在上体育课的二年级学生。

  也许是因为过于年幼,地震似乎并未在这些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留下太大阴影。短暂离开后再次回到校园,每个小家伙的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奔跑跳跃、追逐打闹,欢笑声很快在校园里回荡开来。

  记者想随机采访一名学生,但很快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

  “地震时害怕吗?”

  “不怕!”“不怕!”“不怕!”也许是想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更勇敢一些,八九个小男孩争先恐后地大声喊道。

  “家里情况怎么样?”记者问。

  “我家没事!”“墙倒了!”“我家墙上有裂缝!”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记者大概拼凑出几个完整的信息:祁如江,家住草滩村,跟爷爷、奶奶、爸爸一起生活,地震时一家跑出门外,房屋损坏并不严重;祁江涛,家住草滩村,前两天,一直跟爷爷奶奶和哥哥住在帐篷里……

  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幕,当了半辈子老师的鄂福兴有些感慨。

  “这个年纪还不懂地震这些,回到学校,跟同学在一起,高兴得不得了。也有学生说回到家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我想这是正常的反应,需要时间和老师、家长的关心,慢慢去淡化这种恐惧……”

  鄂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增加后,下课时段的公交车班次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他们还是能像以前一样,在校门口把学生平安地送上公交车,不用担心分流来的学生回家的问题。

  正聊着,下课时间到了。

  四年级的牟云玉、朱喜雅和王淑芬走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跳起了皮筋。在中心学校,这三个人并不同班。今天,有序的校园生活跟这段友谊一起开始了……

安置点内同学们在愉快地玩耍。张鹏 摄

  天下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2月23日正式开放的爱心食堂,离草滩村过渡安置点不足百米。

  记者赶到这里时,正好是午饭时间,过来吃饭的村民在院子里排起了队。

  这个院子原本是青海达尼坤帮妇乐刺绣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基地,地震发生后,公司总经理吉晓玲跟几个像她一样关心震区群众的朋友一合计,在院里支起锅灶,把爱心变成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记者看到青海福犇福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李寿林时,他正戴着围裙给群众捞面。牛肉、蒜苗,再加上一勺辣椒油,动作十分熟练。接过面的村民在一旁找张桌子坐下,不一会儿,5张圆桌就已坐得满满当当。

  “我自己是名老党员,把支部建在锅台旁,就是想为群众献出一份爱心。”早上8时开始准备,12时准时开饭,一直到20时,只要有村民过来,李寿林就给他端上一碗面条,一天能做个八九百份。几天下来,累是累,可心里却格外踏实。

  正聊着,有个人风尘仆仆地走了过来。

  “我叫娘吉合才让,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过来。”原来,在同仁经营一家画苑的娘吉合才让跟做青绣的吉晓玲相识多年,玛多地震时,二人也去震区帮忙。今天过来,就是想借着爱心食堂的平台为震区群众尽一份心。“我带了几十袋大米,还发动亲戚朋友做了100个我们黄南的土烧馍。”

  “太好了,有了你这香喷喷的土烧馍,咱们明天换个口味,做烩菜!”吉晓玲说完,一群人都笑起来。

  同样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吃上一口热饭”这件事儿而忙碌的还有这样一支队伍——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支队教学训练科科长宋旭光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分两拨队伍相继到达草滩村。

  “一到这儿,立马开始搭建营地,给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做饭。我记得20号早上不到9时,稀饭和热馒头就出锅了。”

  作为队伍中饮食保障的负责人,最近几天,初级专业技术干部胡成诚每天琢磨的事情就是做好饭。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包括厨师、配菜师在内的小团队从早上5时30分开始准备早饭,一直忙碌到凌晨才能结束工作。

  “午饭刚吃完,我们收拾妥当后,就该为晚饭做准备了。”虽然忙碌,但胡成诚还是跟记者分享了几个他这两天经历的暖心事儿。

  “前些天在救援一线帮忙的挖掘机、装载机司机在这儿吃饭,每次都得说好多句谢谢;那天在门口碰到一个老乡拉着半车大葱,非得送给我们,我一问才知道,人家是看了新闻,专门从乐都赶来……”

  顺着营地往前走,一顶帐篷上,党旗招展。走近一看,是中国联通建在草滩村的服务站。

  “我们是23号过来的,除了办理业务,村民也可以来这儿充电、接开水。”中国联通民和分公司驻乡经理陈生辉告诉记者,草滩村过渡安置点建好后,有村民过来询问孩子上网课的事情,这两天,服务站上的刘刚和唐启俊正忙着给过渡安置点的群众免费安装网络。

  “60户已经安装一半儿了,剩下的30户这两天就能完成。”陈生辉说。

推荐阅读
汇聚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强大正能量
青海省地震灾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座谈会召开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以光影方式讲好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省网信办征集"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的通告
首届“你好,青海”网络短视频大赛评选结果公示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24H热点
【2023,我们这样走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
【农经观察】“数字大脑”赋能乡村振兴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春季旅游
【记者微观察】青稞高产纪录是如何实现的?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新家”里的第一顿饭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
【党旗飘扬在抗震救灾一线】党员老杨
以光影方式讲好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热点图片
【2023,我们这样走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我们这样走...
【农经观察】“数字大脑”赋能乡村振兴
【农经观察】“数字...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春季旅游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
【记者微观察】青稞高产纪录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微观察】青稞...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新家”里的第一顿饭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
——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青海日报
2023-12-28 17: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
——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青海日报
2023-12-28 05: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
——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 2023-12-28 05:25:38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27日,依旧是个好天气。

  前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的路上,不时有挂着横幅的车辆从眼前驶过。“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千里驰援 共渡难关”等字样跟着它们一起呼啸而过。

  还未走进草滩村,就看到清运淤泥的大车在村道上一辆接着一辆,尘土飞扬。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宁静,让它的这个冬天不同于以往。

复课后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张鹏 摄

  家事——在帐篷中过渡的群众搬进板房

  午后,冬日暖阳照耀在中川乡草滩村过渡安置点的广场上。

  88岁的王金宝拄着拐杖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旁的孙女祁欣菲热情地邀请记者:“屋里暖和点,咱们进屋说。”

  一间18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内,暖意扑面而来,炉火烧得正旺,房内干净整洁,整齐摆放着两张高低床。

  “考虑到爷爷岁数大,家里的房屋受损比较严重,23号晚上,爷爷和奶奶就搬进这里了,这几日来一直睡得安稳,精神状态不错。”祁欣菲说。

  被褥、电热毯、空调、水桶、脸盆、洗漱用品……各类崭新的生活必需品配置齐全,摆放整齐。灾后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祁欣菲也继续开始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每一个援建者都特别给力!有他们在,我们全家过冬就不愁了。”

  “要让大伙儿温暖过冬,我们就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建设速度。”看着眼前60间整齐排开的活动板房,中铁二局西安公司副总经理成波告诉记者,从吊装到完工,搭建一间折叠式活动板房平均用时20分钟。自接到指令以来,24小时便完成了集中安置点活动板房的搭建,36小时受灾村民陆续“拎包入住”。如今,这里的每一间板房内都有了家的温度,通信网络均有保障。“只要群众日子过得好,我们的工作就值得。”

  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生活早日重回正轨,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建者汇聚力量,全力奉献,付出了百分努力。这一切受灾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爸,妈,我们安全到家了,放心!”12时25分,村民汪淑芬接到了女儿祁晓玉打来的视频电话,简短寒暄后,汪淑芬的眼角已逐渐湿润。

  此次地震,汪淑芬家里的房屋被泥沙掩埋。远在四川成都的女儿得知后,第一时间开车赶回草滩村,一家人在活动板房前相拥的那一刻令汪淑芬久久难忘。“只要你们平安,什么都好办。房子咱们再盖,粮食咱们再播种。”女儿的这句话让她多了些许安慰。

  “你们吃午饭了吗?快请坐。”汪淑芬的丈夫祁海明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走进屋里。年近60岁的他在今年5月份刚刚因突发脑溢血经历过一次抢救。回想起一周前从“砂涌”现场劫后余生,祁海明仍然心有余悸。自从应急帐篷搬进活动板房,祁海明悬着的心也终于安稳下来。

  “住在这里很踏实!板房的防风保暖效果很不错,住在这里有热饭吃,有热水喝,我们很幸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祁海明告诉记者。

  活动板房外,驻守备勤的消防员逐户讲解防火安全知识,援建者对板房进行巡检,过渡安置点上秩序井然。草滩村妇联主任辛青英带领着“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为村民分发围巾、女性生活用品。接过围巾戴上后,感受着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正如周围的姐妹一样,村民秦秀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地震发生以来,这支“娘子军”一直奔走在震区一线,积极关注受灾妇女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有什么需求,就到门口的那间板房来找我们。”辛青英略带疲惫的眼神依然坚定有光,靠着一腔热情和体贴,成为了村民身边的知心大姐。

  生活还在继续,过渡安置点里暖意融融。来年开春,更有保障的安全房将破土动工,村民心中日渐升腾起重建家园的希望和信心……

爱心食堂为村民提供免费餐食。张鹏 摄

  国事——因地制宜复学复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今天,美一小学教学点正式复课了。

  “昨天通知大家8点半到校,今早7点半就有不少学生出现在校园里。”祁贵业是教学点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次复课,除了教学点原有的一、二年级的55名学生之外,还从几公里外的中川乡中心学校分流来了178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家都在学校周边的村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距离的远近被分到离他们住所更近的另一个教学点上。

  其实,美一小学教学点原本就是美一村、草滩村、金田村几个村的教学点合并而成。前两年,学校高年级的学生由于集中办学全部去了中川乡中心学校,只有一、二年级被保留下来。目前,一年级36人、二年级19人。地震发生后,学校成为了草滩村的临时安置点,教室里住了不少受灾群众,校园里搭建了数十顶救灾帐篷。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学校,在自己100岁这年,成功经受住了一次大的考验。

  这几天,随着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离学校百十米开外的过渡安置点上,前两天人来人往的校园告别嘈杂、重归宁静。

  复课意味着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原本就读的学生回来就好,分流来的学生急需安排。

  为了这事儿,昨天祁贵业联系当地的村干部把原本存放在空置教室里的物资全部运走,等到中心学校那边的课桌等教学用具送来后,这才将教室恢复成日常上课的样子。

  “同学们,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给他们倒杯茶,应该有哪些步骤?”走进四年级的教室,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来自中心学校的老师朱彩霞正在给班上的34名学生上数学课。

  “烧水!”“找茶杯!”“还有茶叶!”讲台下,学生大声回答道。

  在学生做题的间隙,朱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四、五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学校安排了9名老师到这边上课。

  “这个教室很久没用了,早上冷不冷?”

  “怕学生冻着,昨晚祁校长就把电暖器打开了。开了一个晚上,不冷!”

  跟着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流到这里的还有两名后勤保障人员。记者看到她们时,两位工作人员正和教学点原有的后勤人员一起清洗学生中午吃饭时使用过的碗筷。

  “中午吃的排骨汤和馍馍。原来学生少,我在楼里的食堂就能做完。这增加了100多个孩子,昨晚我们就在外面架了口大锅。”顺着赵青莲的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锅支在墙边。不远处,几个人正忙活着把一车新鲜蔬菜从货车上搬下来。

  靠近学校门口的那块空地,帐篷搬走后,一下子宽敞了很多。前些天,记者在这里采访过排队打饭的群众、发放药品的医生、满头大汗的志愿者、双眼布满红血丝的村干部。短短几天后,记者看到的是正在上体育课的二年级学生。

  也许是因为过于年幼,地震似乎并未在这些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留下太大阴影。短暂离开后再次回到校园,每个小家伙的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奔跑跳跃、追逐打闹,欢笑声很快在校园里回荡开来。

  记者想随机采访一名学生,但很快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

  “地震时害怕吗?”

  “不怕!”“不怕!”“不怕!”也许是想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更勇敢一些,八九个小男孩争先恐后地大声喊道。

  “家里情况怎么样?”记者问。

  “我家没事!”“墙倒了!”“我家墙上有裂缝!”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记者大概拼凑出几个完整的信息:祁如江,家住草滩村,跟爷爷、奶奶、爸爸一起生活,地震时一家跑出门外,房屋损坏并不严重;祁江涛,家住草滩村,前两天,一直跟爷爷奶奶和哥哥住在帐篷里……

  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幕,当了半辈子老师的鄂福兴有些感慨。

  “这个年纪还不懂地震这些,回到学校,跟同学在一起,高兴得不得了。也有学生说回到家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我想这是正常的反应,需要时间和老师、家长的关心,慢慢去淡化这种恐惧……”

  鄂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增加后,下课时段的公交车班次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他们还是能像以前一样,在校门口把学生平安地送上公交车,不用担心分流来的学生回家的问题。

  正聊着,下课时间到了。

  四年级的牟云玉、朱喜雅和王淑芬走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跳起了皮筋。在中心学校,这三个人并不同班。今天,有序的校园生活跟这段友谊一起开始了……

安置点内同学们在愉快地玩耍。张鹏 摄

  天下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2月23日正式开放的爱心食堂,离草滩村过渡安置点不足百米。

  记者赶到这里时,正好是午饭时间,过来吃饭的村民在院子里排起了队。

  这个院子原本是青海达尼坤帮妇乐刺绣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基地,地震发生后,公司总经理吉晓玲跟几个像她一样关心震区群众的朋友一合计,在院里支起锅灶,把爱心变成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记者看到青海福犇福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李寿林时,他正戴着围裙给群众捞面。牛肉、蒜苗,再加上一勺辣椒油,动作十分熟练。接过面的村民在一旁找张桌子坐下,不一会儿,5张圆桌就已坐得满满当当。

  “我自己是名老党员,把支部建在锅台旁,就是想为群众献出一份爱心。”早上8时开始准备,12时准时开饭,一直到20时,只要有村民过来,李寿林就给他端上一碗面条,一天能做个八九百份。几天下来,累是累,可心里却格外踏实。

  正聊着,有个人风尘仆仆地走了过来。

  “我叫娘吉合才让,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过来。”原来,在同仁经营一家画苑的娘吉合才让跟做青绣的吉晓玲相识多年,玛多地震时,二人也去震区帮忙。今天过来,就是想借着爱心食堂的平台为震区群众尽一份心。“我带了几十袋大米,还发动亲戚朋友做了100个我们黄南的土烧馍。”

  “太好了,有了你这香喷喷的土烧馍,咱们明天换个口味,做烩菜!”吉晓玲说完,一群人都笑起来。

  同样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吃上一口热饭”这件事儿而忙碌的还有这样一支队伍——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支队教学训练科科长宋旭光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分两拨队伍相继到达草滩村。

  “一到这儿,立马开始搭建营地,给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做饭。我记得20号早上不到9时,稀饭和热馒头就出锅了。”

  作为队伍中饮食保障的负责人,最近几天,初级专业技术干部胡成诚每天琢磨的事情就是做好饭。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包括厨师、配菜师在内的小团队从早上5时30分开始准备早饭,一直忙碌到凌晨才能结束工作。

  “午饭刚吃完,我们收拾妥当后,就该为晚饭做准备了。”虽然忙碌,但胡成诚还是跟记者分享了几个他这两天经历的暖心事儿。

  “前些天在救援一线帮忙的挖掘机、装载机司机在这儿吃饭,每次都得说好多句谢谢;那天在门口碰到一个老乡拉着半车大葱,非得送给我们,我一问才知道,人家是看了新闻,专门从乐都赶来……”

  顺着营地往前走,一顶帐篷上,党旗招展。走近一看,是中国联通建在草滩村的服务站。

  “我们是23号过来的,除了办理业务,村民也可以来这儿充电、接开水。”中国联通民和分公司驻乡经理陈生辉告诉记者,草滩村过渡安置点建好后,有村民过来询问孩子上网课的事情,这两天,服务站上的刘刚和唐启俊正忙着给过渡安置点的群众免费安装网络。

  “60户已经安装一半儿了,剩下的30户这两天就能完成。”陈生辉说。

作者 咸文静 张慧慧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