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丁玉梅
发布时间:2023-12-28 17:25:38
编辑:鲁东

  秦海榛在村民家里宣讲政策。 丁玉梅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冬日清晨,太阳喷薄着舒缓温暖的光芒,映照在村头巷尾的屋檐,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海榛,提着一些孩子爱吃的零食,径直往脱贫户韩金良家走去。

  2022年测算全村人均收入,韩家是唯一一家没过万元的家庭,将韩金良家纳入监测户,秦海榛和驻村工作队时常上门去韩家探望。“秦书记来了!走,进屋!”在院里喂牛的韩金良见到秦海榛,连忙招呼着让他进屋。

  “老韩叔,家里这几头牛长得真好,出栏的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指着院里4头牛,秦海榛仔细询问韩金良喂养犊牛的方法,之后他又提议道,如果养牛的饲料比例拿不准,韩金良可以上养殖大户家去看看。

  “你们工作也忙,有啥事打电话或者群里喊一声就行了。”进屋后,韩金良连忙让妻子给秦海榛倒茶。“这两天正好有空来看看您,再说惠民政策当面讲,大家才更清楚嘛!”秦海榛笑着说。

  “叔,快到年底了,今年家里收入咋样?”秦海榛最近一直忙着采集脱贫人口的收入信息,顺便入户宣讲医疗保障等多项惠民政策,他摊开手里的宣传册笑着问道。

  “多亏党的好政策,今年收入比去年好多了!”说着话的韩金良掰着手指,给秦海榛算起了收入账,纳入监测户后,他们一家四口被政府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他的儿子当上了护林员,他自己养了4头牛。“我们老两口看病住院,有医保报销,几乎不用花钱,日子过着越来越有盼头了!”韩金良乐呵呵道。

  秦海榛拿出纸笔,将韩金良家的收入一笔笔记录下来,算下来今年韩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听到韩金良的儿子韩德,闲暇之余还会去县城打零工,秦海榛鼓励道:“村里如果有技能培训,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韩德,让他学些技能,以后出去打零工也好找工作。”

  从韩家出来,秦海榛拐进另一条村道,去查看村里环境卫生整治情况。9月底,他们组织村里退休干部、老党员等6名人员,成立村里的“智囊团”,让各行各业的“老把式”,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咱们村通过国家各项政策,基础设施建得非常完善,但是村里的年轻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不强,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情况?”白杨沟村集中学习会上,“智囊团”成员之一包怀满提议道。

  会议结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组织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向村里的青年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看见垃圾随手捡,自家垃圾投放到村垃圾箱……”白杨沟村不仅广泛宣传,还将青年爱护环境,写进村规民约。

  驻村工作队对白杨沟村132户群众入户时,鼓励全村群众开展门前“五包”、集中清理日、村级环卫队等机制,并将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牲畜棚圈、门前村道、就近河道等纳入整治范围,引导全村人,自发性开展村居环境卫生整治,为继续打响全国美丽休闲乡村“金招牌”提供保障。

  村庄美了,村民还得富起来。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走访、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形成集“乡村旅游经济+舌尖经济+民宿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链,逐步将旅游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0年,白杨沟村荣获“全省旅游示范村”称号。如今,当年的“红泥沟”变成了人人叫好的乡村旅游“网红村”“样板村”,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白杨沟村村民主要收入之一,仅旅游业一项,实现人均增收512元。

  驻村工作队编写白杨沟村项目方案,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方案,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金资源,最终确定修建旅游文创研学观光体验基地、儿童乐园等旅游项目。

  “‘吃租’赚不上钱!”经过几年的摸索,得出此结论后,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委托经营、入股经营的方式,将白杨沟村产业划分为基础设施股占50%,资金投入股占30%,经营管理股占20%三大基础股份。

  白杨沟村采取收益明晰、风险公摊的方式将村旅游文创研学基地盘活,将村内树湾打造集露营、烧烤、游玩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探索促农增收“新引擎”,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为完成年收入50万元打下基础。

  “白杨沟村作为青海省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遇,我们驻村工作队会努力带领白杨沟村尽快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美好愿望。”秦海榛说。 

推荐阅读
汇聚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强大正能量
青海省地震灾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座谈会召开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以光影方式讲好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省网信办征集"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的通告
首届“你好,青海”网络短视频大赛评选结果公示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24H热点
【2023,我们这样走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
【农经观察】“数字大脑”赋能乡村振兴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春季旅游
【记者微观察】青稞高产纪录是如何实现的?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新家”里的第一顿饭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
【党旗飘扬在抗震救灾一线】党员老杨
以光影方式讲好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热点图片
【2023,我们这样走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我们这样走...
【农经观察】“数字大脑”赋能乡村振兴
【农经观察】“数字...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春季旅游
52项活动催热黄南冬...
【记者微观察】青稞高产纪录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微观察】青稞...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绿色农业新图景
青海贵德:全力打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新家”里的第一顿饭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最冷的天 最暖的心——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见闻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青海日报
2023-12-28 17: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青海日报
2023-12-28 05: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驻村路上显担当 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 2023-12-28 05:25:38
  • 来源:青海日报

  秦海榛在村民家里宣讲政策。 丁玉梅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冬日清晨,太阳喷薄着舒缓温暖的光芒,映照在村头巷尾的屋檐,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海榛,提着一些孩子爱吃的零食,径直往脱贫户韩金良家走去。

  2022年测算全村人均收入,韩家是唯一一家没过万元的家庭,将韩金良家纳入监测户,秦海榛和驻村工作队时常上门去韩家探望。“秦书记来了!走,进屋!”在院里喂牛的韩金良见到秦海榛,连忙招呼着让他进屋。

  “老韩叔,家里这几头牛长得真好,出栏的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指着院里4头牛,秦海榛仔细询问韩金良喂养犊牛的方法,之后他又提议道,如果养牛的饲料比例拿不准,韩金良可以上养殖大户家去看看。

  “你们工作也忙,有啥事打电话或者群里喊一声就行了。”进屋后,韩金良连忙让妻子给秦海榛倒茶。“这两天正好有空来看看您,再说惠民政策当面讲,大家才更清楚嘛!”秦海榛笑着说。

  “叔,快到年底了,今年家里收入咋样?”秦海榛最近一直忙着采集脱贫人口的收入信息,顺便入户宣讲医疗保障等多项惠民政策,他摊开手里的宣传册笑着问道。

  “多亏党的好政策,今年收入比去年好多了!”说着话的韩金良掰着手指,给秦海榛算起了收入账,纳入监测户后,他们一家四口被政府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他的儿子当上了护林员,他自己养了4头牛。“我们老两口看病住院,有医保报销,几乎不用花钱,日子过着越来越有盼头了!”韩金良乐呵呵道。

  秦海榛拿出纸笔,将韩金良家的收入一笔笔记录下来,算下来今年韩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听到韩金良的儿子韩德,闲暇之余还会去县城打零工,秦海榛鼓励道:“村里如果有技能培训,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韩德,让他学些技能,以后出去打零工也好找工作。”

  从韩家出来,秦海榛拐进另一条村道,去查看村里环境卫生整治情况。9月底,他们组织村里退休干部、老党员等6名人员,成立村里的“智囊团”,让各行各业的“老把式”,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咱们村通过国家各项政策,基础设施建得非常完善,但是村里的年轻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不强,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情况?”白杨沟村集中学习会上,“智囊团”成员之一包怀满提议道。

  会议结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组织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向村里的青年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看见垃圾随手捡,自家垃圾投放到村垃圾箱……”白杨沟村不仅广泛宣传,还将青年爱护环境,写进村规民约。

  驻村工作队对白杨沟村132户群众入户时,鼓励全村群众开展门前“五包”、集中清理日、村级环卫队等机制,并将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牲畜棚圈、门前村道、就近河道等纳入整治范围,引导全村人,自发性开展村居环境卫生整治,为继续打响全国美丽休闲乡村“金招牌”提供保障。

  村庄美了,村民还得富起来。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走访、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形成集“乡村旅游经济+舌尖经济+民宿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链,逐步将旅游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0年,白杨沟村荣获“全省旅游示范村”称号。如今,当年的“红泥沟”变成了人人叫好的乡村旅游“网红村”“样板村”,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白杨沟村村民主要收入之一,仅旅游业一项,实现人均增收512元。

  驻村工作队编写白杨沟村项目方案,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方案,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金资源,最终确定修建旅游文创研学观光体验基地、儿童乐园等旅游项目。

  “‘吃租’赚不上钱!”经过几年的摸索,得出此结论后,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委托经营、入股经营的方式,将白杨沟村产业划分为基础设施股占50%,资金投入股占30%,经营管理股占20%三大基础股份。

  白杨沟村采取收益明晰、风险公摊的方式将村旅游文创研学基地盘活,将村内树湾打造集露营、烧烤、游玩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探索促农增收“新引擎”,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为完成年收入50万元打下基础。

  “白杨沟村作为青海省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遇,我们驻村工作队会努力带领白杨沟村尽快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美好愿望。”秦海榛说。 

作者 丁玉梅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