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村里的每件小事都是我心中的大事”
——记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红霞
发布时间:2024-01-04 08:46:22
编辑:王易
李冬(右二)入户了解情况。驻村工作队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间屋内四五张桌子,一边是村“两委”,一边是驻村工作队。这是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的“办公室”。没有办公场地是一方面原因,对李冬来说沟通方便更重要。

  李冬和对面桌的村党支部书记龙太林说起了义诊的事。“书记,我们计划这个月再来一次肝胆方面的义诊活动,医院我正在联系,等确认好了到时候你通知大家啊。”龙太林爽朗地说:“好嘞!”

  2023年7月底,李冬联系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2名专家到上泉尔村开展义诊活动。“上次活动我看村里老人反映都不错。眼看到年底了,就想着再组织一次,给大家检查下身体。”李冬说。

  上泉尔村位于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距离县城9公里,属于典型的半脑山地区,全村共有196户700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在家种植、养殖。驻村工作以来,李冬和工作队员一边为村里发展谋划未来,一边为大家解决一件件看得见的小事。

  在大量走访入户后,李冬和驻村工作队员发现上泉尔村常住人口少、留守老人妇女多、单亲家庭少年儿童多、残疾病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面对这种情况,李冬和队员们商量,分类施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先从解决“一老一少”问题开始。

  经历了一个秋收季,到处都是丰收喜悦,李冬却发现了问题,“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0多人,这么多老人,农忙的时候经常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龙太林说,这几年村里一直在申请老年人幸福食堂项目,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在了解到波航乡中心学校上泉尔村走教点撤销后有闲置的四间教室,驻村工作队就积极联系湟源县教育局,争取利用闲置教室作为场地,开办村级老年幸福食堂。

  场地的问题解决了,资金依然有缺口。李冬通过青海省政府采购协会联系到爱心企业,借助社会爱心企业力量,达成了向老年幸福食堂捐助10万元用于购置各类设施设备的意向。

  “现在,幸福食堂项目批下来了,爱心企业代表已经考察过了,争取2024年春节前把幸福食堂开起来,让这里的老人也好好享受一下党的好政策。我们还打算用其中一间作为老年活动中心,让大家有个环境好些的活动场地。”李冬满怀憧憬地说。

  在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发现一名4岁单亲孩子,爸爸远在四川打工,平常由爷爷奶奶照顾。上泉尔村走教点取消后,孩子上幼儿园只能到距离更远的波航乡中心幼儿园。爷爷身体有残疾,奶奶身体也不好,孩子上学咋解决难坏了一家人。

  李冬将这件事记在本上,也挂在了心上。他四处寻求帮助,最终通过青海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孩子捐助了中、大班期间的保育费、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给爷爷奶奶租了间房子并解决了租房费用。“我们就是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事儿。希望孩子能安全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幼儿园时光。2023年9月,孩子顺利入学,爷爷奶奶不用来回奔波,看着老少三人过得幸福我就觉得很开心。”李冬说。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驻村工作队举一反三、创新思路,促成共青团湟源县委设立了专门用于帮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青少年的“源梦助苗”专项资金,致力于让更多学子受益,将助学助教作为一项长期帮扶措施。2023年10月,通过该模式成功为上泉尔村一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募集到一年在校生活费3200元。李冬意味深长地说:“希望‘源梦助苗’这温暖的炭火,助力更多困难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李冬心中,解决“一老一少”的问题是很实际且迫切的,“在外务工的人最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们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务工,也是为每一个小家的振兴助力。”

  在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办实事台账上,从6月份高考报考政策咨询到7月份帮助失业人员就业、为低保户打印就医产生的费用发票、为生病村民联系医院……8月份落实上泉尔村污水管网修建项目,9月帮村民销售猪肉、为小孩补办出生证……截至10月,驻村工作队帮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共29件,此时距离他们驻村也才过了4个月。

  李冬说:“驻村后更懂得了,村里的事无大小,每件小事都要当作大事办。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主动作为,知道为什么干,为谁干,更要将这些事干好,干到老百姓的心里去,才不辜负第一书记这个称呼。”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扎实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专题调度会召开
“视听中国·青海时间”惊艳世界
青海震区所有中小学全面实现线下复课复学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
在“双创”星空中绽放“海西光彩”
元旦假期西宁11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076.82万元
24H热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我们都是一家人”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帐篷医院”里的守护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父女齐上阵 冲在第一线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大义大爱 至暖至情——民和...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大家庭里的小日子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守护群众健康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杨忠良搬家记
【党旗飘扬在抗震救灾一线】真汉子!杨寿林一夜连...
【一线故事】俯下身子迈开步子 用心用情促振兴
热点图片
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地貌:大自然的...
青海化隆:黄河沿岸喜迎“空中来客”
青海化隆:黄河沿岸...
冰壶进校园 点燃运动激情
冰壶进校园 点燃运动...
【平安建设在身边】一线“枫”警筑起辖区平安堡垒——“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⑥
【平安建设在身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使命的分量——记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驻村第一书记严煜坤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在坚强中成长 在感恩中奋进——青海震区中小学全面恢复线下复课复学首日见闻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
走进海西州创业孵化基地——在“双创”星空中绽放“海西光彩”
走进海西州创业孵化...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村里的每件小事都是我心中的大事”
——记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

青海日报
2024-01-04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村里的每件小事都是我心中的大事”
——记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

青海日报
2024-01-04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驻村干部风采】
“村里的每件小事都是我心中的大事”
——记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

  • 2024-01-04 08:46:22
  • 来源:青海日报
李冬(右二)入户了解情况。驻村工作队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间屋内四五张桌子,一边是村“两委”,一边是驻村工作队。这是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的“办公室”。没有办公场地是一方面原因,对李冬来说沟通方便更重要。

  李冬和对面桌的村党支部书记龙太林说起了义诊的事。“书记,我们计划这个月再来一次肝胆方面的义诊活动,医院我正在联系,等确认好了到时候你通知大家啊。”龙太林爽朗地说:“好嘞!”

  2023年7月底,李冬联系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2名专家到上泉尔村开展义诊活动。“上次活动我看村里老人反映都不错。眼看到年底了,就想着再组织一次,给大家检查下身体。”李冬说。

  上泉尔村位于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距离县城9公里,属于典型的半脑山地区,全村共有196户700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在家种植、养殖。驻村工作以来,李冬和工作队员一边为村里发展谋划未来,一边为大家解决一件件看得见的小事。

  在大量走访入户后,李冬和驻村工作队员发现上泉尔村常住人口少、留守老人妇女多、单亲家庭少年儿童多、残疾病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面对这种情况,李冬和队员们商量,分类施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先从解决“一老一少”问题开始。

  经历了一个秋收季,到处都是丰收喜悦,李冬却发现了问题,“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0多人,这么多老人,农忙的时候经常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龙太林说,这几年村里一直在申请老年人幸福食堂项目,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在了解到波航乡中心学校上泉尔村走教点撤销后有闲置的四间教室,驻村工作队就积极联系湟源县教育局,争取利用闲置教室作为场地,开办村级老年幸福食堂。

  场地的问题解决了,资金依然有缺口。李冬通过青海省政府采购协会联系到爱心企业,借助社会爱心企业力量,达成了向老年幸福食堂捐助10万元用于购置各类设施设备的意向。

  “现在,幸福食堂项目批下来了,爱心企业代表已经考察过了,争取2024年春节前把幸福食堂开起来,让这里的老人也好好享受一下党的好政策。我们还打算用其中一间作为老年活动中心,让大家有个环境好些的活动场地。”李冬满怀憧憬地说。

  在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发现一名4岁单亲孩子,爸爸远在四川打工,平常由爷爷奶奶照顾。上泉尔村走教点取消后,孩子上幼儿园只能到距离更远的波航乡中心幼儿园。爷爷身体有残疾,奶奶身体也不好,孩子上学咋解决难坏了一家人。

  李冬将这件事记在本上,也挂在了心上。他四处寻求帮助,最终通过青海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孩子捐助了中、大班期间的保育费、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给爷爷奶奶租了间房子并解决了租房费用。“我们就是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事儿。希望孩子能安全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幼儿园时光。2023年9月,孩子顺利入学,爷爷奶奶不用来回奔波,看着老少三人过得幸福我就觉得很开心。”李冬说。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驻村工作队举一反三、创新思路,促成共青团湟源县委设立了专门用于帮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青少年的“源梦助苗”专项资金,致力于让更多学子受益,将助学助教作为一项长期帮扶措施。2023年10月,通过该模式成功为上泉尔村一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募集到一年在校生活费3200元。李冬意味深长地说:“希望‘源梦助苗’这温暖的炭火,助力更多困难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李冬心中,解决“一老一少”的问题是很实际且迫切的,“在外务工的人最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们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务工,也是为每一个小家的振兴助力。”

  在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办实事台账上,从6月份高考报考政策咨询到7月份帮助失业人员就业、为低保户打印就医产生的费用发票、为生病村民联系医院……8月份落实上泉尔村污水管网修建项目,9月帮村民销售猪肉、为小孩补办出生证……截至10月,驻村工作队帮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共29件,此时距离他们驻村也才过了4个月。

  李冬说:“驻村后更懂得了,村里的事无大小,每件小事都要当作大事办。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主动作为,知道为什么干,为谁干,更要将这些事干好,干到老百姓的心里去,才不辜负第一书记这个称呼。”

作者 杨红霞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