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音乐节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陆广涛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447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实现旅游总收入430.64亿元,同比增长196.3%,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88%和77%。
2023年,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下基层演出591场、剧场党课演出11场,文艺进景区驻场演出603场,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220场,惠及观众1300万人次。
2023年,投资1322万元,实施12个智慧图书馆、39个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
……
透过这一组组数据,我们看到,在省委省政府全面决策部署和全力支持下,文旅部门采取政企双向联动,供需两端发力等措施,全力提振文旅市场,持续激活文旅消费所作出的努力。
推动文旅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在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轻快的织机运转声不绝于耳,藏族织毯技艺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对此,青海充分挖掘自然人文生态资源,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旅游休闲城市、街区等,创排了一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优秀文艺作品,逐步构建起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研学、文创产品等关联产业,做精做强青绣、藏毯、唐卡等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人文传承高地。
2023年,青海争取非遗资金4305万元,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体系更加完善。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研究持续深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认定9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非遗工坊、传承基地共30家。黄南热贡非遗特色之旅荣获2022年全国2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同时,全年落实文保资金1.6亿元,实施文物本体修复、技术保护等项目48个;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省博物馆推出“博物馆之夜”“馆长直播”系列活动,线上观众浏览量595万人次,线下接待54.4万人次。原创歌剧《青春铸剑221》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杂技《太极·坛韵》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投资2000万元为400个村(社区)配置文化设备;成立沿黄九省(区)文化馆联盟;开展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3016场次……
文化赋能,让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等优势资源,注重“非遗+旅游”“音乐+旅游”“美食+旅游”“民俗+旅游”等有机融合,积极打造旅游新场景,促进文旅消费,让文旅市场快速回暖。
突出地域特色,亮出不一样的旅游名片
红色旅游厚植家国情怀,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持续火爆,青海湖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西宁成为“十一”机票旅客人次增速最快目的地之一……
雄伟壮阔的自然之美,深厚悠远的历史之美,丰富多样的人文之美,组成了大美青海的独特美。在“诗和远方”的最美邂逅中,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蓝天碧水中享受着青海生态之美、人文之美。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447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
2023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多举措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编印《文化和旅游产业政策汇编》,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社保卡+文旅+金融”线上线下服务圈。命名5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热贡文化产业园区入选文旅部“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首批合作园区名单。
为帮助省内文旅企业强信心、增活力、添动能,还推出一批形式多样、有针对性、能见实效的服务活动,让企业感受到“浓浓暖意”。
进入冬春旅游季后,更是鼓励省内各地政府及文旅部门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扶持力度,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扩大文旅消费,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青海、畅游青海。
2023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评定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3A级2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9家。大柴旦北纬37°、祁连天境圣湖营地入选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格尔木旱码头·1960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街区;海东市互助县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西宁市丹噶尔古城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海湖旅游大道入选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天境祁连”“河湟民俗文化”等11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一边保护生态环境,一边开辟文旅发展通道,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成为青海旅游资源丰沛的宝地再次“被看见”的关键。
此外,通过云闪付、携程、美团线上平台发放涉及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演艺等内容的文旅消费券,组织开展“山宗水源 青海有戏”2023精品剧目演出季、“游青海 社保卡享优惠”等文旅惠民消费活动,点燃文旅消费“烟火气”。全年发放系列文旅主题消费券2754.51万元,直接拉动消费9559.9万元,间接带动消费6.69亿元。
立足国际视野,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海之美,美在生态,这里千山堆绣,百川织锦。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引的方向、赋予的使命、擘画的蓝图。近年来,青海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充分展现文旅融合亮点等,积极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2023年,开展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青海湖国家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并发布《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等4项行业标准,《青海湖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被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获批为国家服务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以标准促质量,以标准促提升。我省加快构建全省生态旅游“一芯一环多带”发展布局,制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一芯一环多带”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旅游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区域协作密切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空间布局。
同时,设立青海省旅游投诉快速受理中心,高效处理投诉举报;完善“数字文旅”指挥调度平台;完成全省文化旅游直接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实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建成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
一边乘势扬势、一边守正创新,坚持开发与保护共存,构建共融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令人向往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