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经济
民俗+ 畅快游——“年货经济”系列报道(6)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4-02-05 07:59:09
编辑:孔令磊
非遗精品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前往参观。倪晓颖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日晚,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灯会流光溢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与一排排石青色砖瓦房相得益彰,寒冷并没能阻挡人们的脚步,游客三三两两地穿梭走在灯会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边麻沟花海景区花灯创新求变,以《封神榜》《中国龙》等传统国潮花灯为主,辅以《浩瀚宇宙》《动物王国》《卡通动漫》等,各类风格的花灯配合现代化灯光设计,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前去观赏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在彩灯前驻足合影,记录下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美丽瞬间。

  边麻沟地处偏远,为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边麻沟村修葺村内道路、新建景区步道,打造了“以花引客、以花留客”的乡村旅游景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边麻沟村完成“蝶变”,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2023年,边麻沟村再次创新求变,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高质电能,在花海景区建成了占地面积16公顷的灯光秀基地。2024年1月1日,正式开业并举办了迎春灯会。

  “赏花灯是中国年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从元旦开业至今,每天人流量有一两千人次。截至目前,营业收入有30多万元,带动小吃摊位15个,每个摊位收入约2万多元。”边麻沟花海景区负责人李振海微笑着说:“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更重要的是要推陈出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迎春灯会的举办让花海景区‘淡季不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对此,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等优势资源,注重“音乐+旅游”“美食+旅游”“民俗+旅游”等有机融合,积极打造旅游新场景,促进文旅消费,让文旅市场快速回暖。

  2月1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妈妈这是什么?好漂亮啊!”“这是土族盘绣,你看做工精细,惟妙惟肖……”一位年轻的母亲专程带孩子来感受青海民俗文化魅力。

  哇!突然图书馆里响起一阵赞叹声,原来一幅长12米的《古驿平安》河湟刺绣被徐徐展开。“真是巧夺天工!”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王辉夫妻迅速拿出手机拍照。王辉说:“我们是来青海旅游的,刚到西宁就听说这里有非遗展,就专程过来了,在这里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现场,王辉夫妇向《古驿平安》河湟刺绣的制作者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俞兰订制了二十几件河湟刺绣摆件、挂件、香囊等。他们说要将青藏高原的优秀民俗文化带回家乡分享给亲戚朋友。

  “近年来,青海全面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各民族传统文化争奇斗艳,绽放出了更加迷人的时代新辉。春节将至,为促进非遗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春节假日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特别组织开展了此次展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桂英说,此次展览分人类非遗项目、青海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数字化成果4个板块,展览展出国家级、省级非遗作品,播放数字化记录成果400余件,充分展现了青海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连日来,青海各地传统年俗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被各大社交平台频频推上热搜,湟源排灯、湟中鲁沙尔高跷、千户营高台、河湟皮影、土族安昭舞等为观众呈现青藏高原传承百年的文化盛宴,在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中,青海民俗文化“火出圈”,也吸引了一些游客慕名而来,近距离感受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庆佳节、展民俗、享欢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顺应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特别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冬春季文化旅游体育产品,组织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迎新春主题活动,将有效拉动青海淡季文旅体消费,繁荣春节假日文化旅游体育市场。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视频调度会召开
纪录片《河湟谷地》2月5日至7日在青海卫视播出
青海:2024年助推“四地”建设消费帮扶活动开幕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三号)
青海湟源:投入735万元提升饮水安全水平
西宁今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
24H热点
青海省传统农食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龙元素 唱主角——“年货经济”系列报道⑤
2024年助推“四地”建设消费帮扶活动暨新春年货节启动
玉树机场单月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我省将实施新能源新材料...
青海产,“e”路通——“年货经济”系列报道④
青海绿色建筑占比达95%以上
青海省2024年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农经观察】走进区域公用品牌“神奇柴达木”
西宁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GDP同比增长8.6%
热点图片
龙元素 唱主角——“年货经济”系列报道⑤
龙元素 唱主角——“...
青海尖扎能科乡:村里又分红啦!
青海尖扎能科乡:村...
青海西宁:质优价美 市民盛赞年货节
青海西宁:质优价美 ...
青海西宁:春节将至 新家政服务吃香
青海西宁:春节将至 ...
冬日送温暖 关怀暖人心——武警青海总队赴俄日村走访慰问
冬日送温暖 关怀暖人...
青海互助蔡家堡乡:秧歌扭起来 群众乐开怀
青海互助蔡家堡乡:...
【新春走基层】青海海东:安置点里过小年
【新春走基层】青海...
组图 | 处处都是雪 回眸才是景
组图 | 处处都是雪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民俗+ 畅快游——“年货经济”系列报道(6)

青海日报
2024-02-05 07: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民俗+ 畅快游——“年货经济”系列报道(6)

青海日报
2024-02-05 07: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民俗+ 畅快游——“年货经济”系列报道(6)

  • 2024-02-05 07:59:09
  • 来源:青海日报
非遗精品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前往参观。倪晓颖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日晚,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灯会流光溢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与一排排石青色砖瓦房相得益彰,寒冷并没能阻挡人们的脚步,游客三三两两地穿梭走在灯会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边麻沟花海景区花灯创新求变,以《封神榜》《中国龙》等传统国潮花灯为主,辅以《浩瀚宇宙》《动物王国》《卡通动漫》等,各类风格的花灯配合现代化灯光设计,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前去观赏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在彩灯前驻足合影,记录下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美丽瞬间。

  边麻沟地处偏远,为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边麻沟村修葺村内道路、新建景区步道,打造了“以花引客、以花留客”的乡村旅游景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边麻沟村完成“蝶变”,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2023年,边麻沟村再次创新求变,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高质电能,在花海景区建成了占地面积16公顷的灯光秀基地。2024年1月1日,正式开业并举办了迎春灯会。

  “赏花灯是中国年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从元旦开业至今,每天人流量有一两千人次。截至目前,营业收入有30多万元,带动小吃摊位15个,每个摊位收入约2万多元。”边麻沟花海景区负责人李振海微笑着说:“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更重要的是要推陈出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迎春灯会的举办让花海景区‘淡季不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对此,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等优势资源,注重“音乐+旅游”“美食+旅游”“民俗+旅游”等有机融合,积极打造旅游新场景,促进文旅消费,让文旅市场快速回暖。

  2月1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妈妈这是什么?好漂亮啊!”“这是土族盘绣,你看做工精细,惟妙惟肖……”一位年轻的母亲专程带孩子来感受青海民俗文化魅力。

  哇!突然图书馆里响起一阵赞叹声,原来一幅长12米的《古驿平安》河湟刺绣被徐徐展开。“真是巧夺天工!”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王辉夫妻迅速拿出手机拍照。王辉说:“我们是来青海旅游的,刚到西宁就听说这里有非遗展,就专程过来了,在这里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现场,王辉夫妇向《古驿平安》河湟刺绣的制作者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俞兰订制了二十几件河湟刺绣摆件、挂件、香囊等。他们说要将青藏高原的优秀民俗文化带回家乡分享给亲戚朋友。

  “近年来,青海全面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各民族传统文化争奇斗艳,绽放出了更加迷人的时代新辉。春节将至,为促进非遗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春节假日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特别组织开展了此次展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桂英说,此次展览分人类非遗项目、青海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数字化成果4个板块,展览展出国家级、省级非遗作品,播放数字化记录成果400余件,充分展现了青海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连日来,青海各地传统年俗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被各大社交平台频频推上热搜,湟源排灯、湟中鲁沙尔高跷、千户营高台、河湟皮影、土族安昭舞等为观众呈现青藏高原传承百年的文化盛宴,在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中,青海民俗文化“火出圈”,也吸引了一些游客慕名而来,近距离感受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庆佳节、展民俗、享欢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顺应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特别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冬春季文化旅游体育产品,组织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迎新春主题活动,将有效拉动青海淡季文旅体消费,繁荣春节假日文化旅游体育市场。

作者 倪晓颖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