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春走基层】百年湟源排灯映照古今添喜庆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晴空
发布时间:2024-02-18 08:23:58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湟源丹噶尔古城,600多年前的历史风貌犹如一本翻开的历史书,游走其间可以感受到明清时期繁荣的商贸和热闹的市井生活。

  以商业兴起,以民俗流传,湟源排灯就从这繁华的街市中诞生,从招揽生意的招牌灯箱到一排排成为古城一道永久建筑和标志的排灯,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湟源排灯早已蜚声海外。

  古城内长不足千米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等建筑,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的年交易额达到白银250万两,超过西宁府的六到七倍。到民国十三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自此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成为西部地区的贸易重镇和畜产品的集散地。

  古城内林立的商铺外招牌灯箱就悬挂在各商铺门顶或两旁,里面点着蜡烛,以此吸引客户,起初名为“牌子灯”,后因各大商号相互攀比,招牌灯箱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精致华美,不断融入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以及青藏高原多民族文化,是湟源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河湟文化的典型代表。

  “后来由商会、火神会组织将‘牌子灯’横跨街道、排列摆放后形成了现在的‘湟源排灯’,用于每年传统元宵节期间的大型灯展活动。”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负责人李永清说。

  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内,国家级湟源排灯县级非遗传承人解占寿潜心研发,他将大型的湟源排灯微缩为小型摆件,取材于湟源日月亭的排灯摆件已经打造成型,上面绘制的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述着民族融合、团结一家亲的故事,目前正在推向市场。

  解占寿说,制作湟源排灯的材料主要有上好的木料、布料、纱、绢布等,制作时需经过制作框架、雕刻框架、上漆美化、灯面绘画、排列组装五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考验的是匠人木工雕刻的技艺、绘画水平的高低。当排灯架竖起,精美的雕刻加上纱帛上传神的绘画内容,再借里面灯光的照耀,灯彩的艺术之美便诞生了。

  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古城内,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驻足在排灯下抬头仔细观赏,被画在排灯内的一组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山水花鸟等深深吸引,绘制的人物惟妙惟肖,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到了夜晚,排灯内的灯光亮起,古城也被一座座排灯照亮,再现着当时的热闹辉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湟源排灯逐渐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上增加了悬挂式、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等,除绘画外现在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艺术形式,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传说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故事等,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湟源排灯作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排灯)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12月,湟源县文体旅游局授予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为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2021年1月,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湟源排灯创新工作室。2022年,湟源排灯项目纳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中,西宁市湟源县——用排灯讲述丹噶尔故事案例榜上有名。

  为提高湟源排灯品牌的知名度,湟源排灯保护传承基地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展会,基地研发的排灯旅游系列产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并获得了各种奖项。基地以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己任,技术传承为依托,以“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倾心非遗传承”核心理念,致力于湟源排灯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解决经营管理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队伍。两年间,基地培训排灯技术人才100余名,带动40余人,平均增收1800余元,年销售额120余万元。

  湟源县依托湟源排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上下功夫,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后劲和活力。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开辟以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来吸引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湟源排灯,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排灯也将赴江苏省参加2024“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活动,并且在春节期间赴澳门参加2024年新春贺岁演出暨非遗展示活动。

推荐阅读
陈刚赴民和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基层干部
省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青海人文纪录片《我们向上而行》大年初六央视首播
【春节我在岗】急诊ICU为生命“站岗”
“净网青海·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启动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西宁:正风肃纪反腐 持续精准发力
青海湟中:鲁沙尔高跷正月十二闪亮登场
24H热点
【锦绣中国年】新春新气象 欢乐过大年
【新春走基层】为重建家园打好基础
【锦绣中国年】餐饮娱乐齐上阵 红红火火过大年
【新春走基层】用黑羊毛编织幸福生活
【新春走基层】电力保障亮堂过年
【锦绣中国年】湟源排灯与秦淮花灯扮靓丹噶尔古城
新春消费主打“热辣滚烫”
宜居宜业生活美 民族团结幸福长
青海玉树:精彩绽放闹新春
【新春走基层】年味浓 消费旺
热点图片
【锦绣中国年】新春新气象 欢乐过大年
【锦绣中国年】新春...
【新春走基层】为重建家园打好基础
【新春走基层】为重...
【锦绣中国年】餐饮娱乐齐上阵 红红火火过大年
【锦绣中国年】餐饮...
【新春走基层】用黑羊毛编织幸福生活
【新春走基层】用黑...
【新春走基层】电力保障亮堂过年
【新春走基层】电力...
【锦绣中国年】湟源排灯与秦淮花灯扮靓丹噶尔古城
【锦绣中国年】湟源...
新春消费主打“热辣滚烫”
新春消费主打“热辣...
宜居宜业生活美 民族团结幸福长
宜居宜业生活美 民族...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春走基层】百年湟源排灯映照古今添喜庆

西宁晚报
2024-02-18 08: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春走基层】百年湟源排灯映照古今添喜庆

西宁晚报
2024-02-18 08: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春走基层】百年湟源排灯映照古今添喜庆

  • 2024-02-18 08:23:58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湟源丹噶尔古城,600多年前的历史风貌犹如一本翻开的历史书,游走其间可以感受到明清时期繁荣的商贸和热闹的市井生活。

  以商业兴起,以民俗流传,湟源排灯就从这繁华的街市中诞生,从招揽生意的招牌灯箱到一排排成为古城一道永久建筑和标志的排灯,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湟源排灯早已蜚声海外。

  古城内长不足千米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等建筑,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的年交易额达到白银250万两,超过西宁府的六到七倍。到民国十三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自此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成为西部地区的贸易重镇和畜产品的集散地。

  古城内林立的商铺外招牌灯箱就悬挂在各商铺门顶或两旁,里面点着蜡烛,以此吸引客户,起初名为“牌子灯”,后因各大商号相互攀比,招牌灯箱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精致华美,不断融入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以及青藏高原多民族文化,是湟源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河湟文化的典型代表。

  “后来由商会、火神会组织将‘牌子灯’横跨街道、排列摆放后形成了现在的‘湟源排灯’,用于每年传统元宵节期间的大型灯展活动。”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负责人李永清说。

  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内,国家级湟源排灯县级非遗传承人解占寿潜心研发,他将大型的湟源排灯微缩为小型摆件,取材于湟源日月亭的排灯摆件已经打造成型,上面绘制的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述着民族融合、团结一家亲的故事,目前正在推向市场。

  解占寿说,制作湟源排灯的材料主要有上好的木料、布料、纱、绢布等,制作时需经过制作框架、雕刻框架、上漆美化、灯面绘画、排列组装五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考验的是匠人木工雕刻的技艺、绘画水平的高低。当排灯架竖起,精美的雕刻加上纱帛上传神的绘画内容,再借里面灯光的照耀,灯彩的艺术之美便诞生了。

  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古城内,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驻足在排灯下抬头仔细观赏,被画在排灯内的一组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山水花鸟等深深吸引,绘制的人物惟妙惟肖,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到了夜晚,排灯内的灯光亮起,古城也被一座座排灯照亮,再现着当时的热闹辉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湟源排灯逐渐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上增加了悬挂式、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等,除绘画外现在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艺术形式,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传说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故事等,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湟源排灯作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排灯)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12月,湟源县文体旅游局授予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为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2021年1月,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湟源排灯创新工作室。2022年,湟源排灯项目纳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中,西宁市湟源县——用排灯讲述丹噶尔故事案例榜上有名。

  为提高湟源排灯品牌的知名度,湟源排灯保护传承基地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展会,基地研发的排灯旅游系列产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并获得了各种奖项。基地以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己任,技术传承为依托,以“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倾心非遗传承”核心理念,致力于湟源排灯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解决经营管理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队伍。两年间,基地培训排灯技术人才100余名,带动40余人,平均增收1800余元,年销售额120余万元。

  湟源县依托湟源排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上下功夫,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后劲和活力。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开辟以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来吸引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湟源排灯,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排灯也将赴江苏省参加2024“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活动,并且在春节期间赴澳门参加2024年新春贺岁演出暨非遗展示活动。

作者 晴空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