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新春走基层】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作者:郭红霞
发布时间:2024-02-26 08:14:33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成功把抖音刷成了青海社火、青海溜达猴、鲁沙尔高跷、千户营高台……”这个龙年春节,青海社火爆火出圈,我省各地社火的直播、短视频刷屏各大网络平台,热闹喜庆的氛围让不少外地网友直呼:感觉男女老少都在表演社火。青海社火今年为何如此火爆,怎样传承传统文化?

社火服装五颜六色喜气洋洋。邓建青 摄

  鲁沙尔高跷刷屏

  正月十二,是此前登上河南春晚的鲁沙尔高跷队每年与观众约定见面的日子。当天寒风凛冽,一朵朵雪花像是在迎接高跷队的到来,飘落在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每一个角落。

  这场降雪,注定让今年的鲁沙尔社火变得不平凡。2月21日9时许,化好妆容、穿好服装的几十名高跷队演员抱着两三米长的木跷,跨过火神庙门口的火盆,登上高处开始绑跷、定跷,准备龙年的首场演出。

  仅仅是短暂的准备工作,就迎来了无数观众和网友的围观。众多自媒体人在现场直播,省内外各大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走进鲁沙尔火神庙,用镜头记录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过程。

  出场第一天,鲁沙尔高跷队便霸屏各大网络平台。有网友说,雪天舞高跷,这雪花好似助场高跷队的烟花,高跷队与雪花齐舞,画面更是唯美、惊艳。

  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这4天是鲁沙尔社火每年演出的日子。每年腊月,鲁沙尔镇的小伙子们都要按时返乡,参加高跷队的选拔和练习。

  今年的这4天,鲁沙尔几乎每天都有降雪。“不管雪多大,天多冷,也挡不住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下雪天的鲁沙尔高跷,太震撼了!”“了不起,真本事,佩服佩服!”“为青海湟中高跷点赞!”……鲁沙尔高跷的话题热议不断。

高跷表演。祁晓军 摄

  百万网友云看青海社火

  爆火的,不只有鲁沙尔高跷。青海溜达猴、小穆桂英、千户营高台小演员、胖婆娘、真假美猴王、小猪八戒、济公等,无论何时点开网络,青海社火总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从正月初八至今,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通过直播、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报道青海社火,为广大网友带来了一场场青海民俗文化盛宴,让大家足不出户欣赏热闹精彩的青海社火。

  2月20日,本报“龙腾高原 福耀河湟”2024年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的直播,吸引了18万网友围观。2月21日,西海全媒体直播“遇见湟中 河湟年味”2024年湟中区优秀社火集中巡演和海东市“千龙千狮闹新春”2024河湟非遗大会暨传统社火展演,引来上百万网友围观和点赞。

  与此同时,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还轮番直播西宁市五区两县的社火现场,每一场直播都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祝福声接连不断,热闹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社火表演现场。

  “第一次在网上看见这么多青海IP。”“青海人在成都祝贺社火演出!”“好多年没看过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孩子们敲锣打鼓是亮点,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希望年年如此,国泰民安!”“青海人的浪漫和对生活的热爱,全在社火里。”“我在福建看家乡的社火,祝西宁越来越好!”“喜欢这种年味,喜欢这种传承,为大美青海点赞!”……直播间里,网友纷纷留言。

舞狮表演。祁晓军 摄

  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有人说,是因为去年的“溜达猴”让全网再次看到了青海社火。也有人说,是因为鲁沙尔高跷队在河南春晚的精彩演出,震撼了全国观众,还有人说,那是因为年轻人对民俗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

  2月25日正月十六,是今年鲁沙尔高跷表演的最后一天,虽然已经出演3天,但观众并没有产生审美疲劳,而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想看。

  一大早,天还未亮,鲁沙尔火神庙前已经人头攒动,各地主播已经在四周架起直播的手机,静等高跷队的出场。

  “我们的高跷已经传承了600多年,在青海早已家喻户晓。”鲁沙尔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说,鲁沙尔高跷以高、悬、巧、奇著称,以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而出名。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

  驻足鲁沙尔社火队的演出现场,除了脚踩两三米高跷的老将,还有脚踩五六十厘米高跷的小孩。从鲁沙尔镇上十字到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门口,4场演出后,高跷小演员们看起来不轻松,但他们咬牙坚持。他们脚步虽慢,却一直跟紧队伍。这就是鲁沙尔人对高跷的执着。鲁沙尔高跷火出圈的背后,是鲁沙尔人的坚持和努力。

  在青海,还有很多与鲁沙尔高跷相媲美的社火表演,它们有自己的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它们在与时俱进。2月22日正月十三,上万名群众共聚湟中区拦隆口镇千户营村,一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户营高台。

  千户营高台表演现场,一座极具现代感,标有“中国航天”字样的高台让观众眼前一亮。“这是我们今年新做出来的高台,寓意祖国越来越富强,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强大。”高台负责人张成说。

  一场场社火、一场场表演,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着人们对祖国的祝福和广大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

  传承青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青海社火的表演现场有多热闹?正月十五晚,湟中区共和镇后街村迎来了河湾村火神会的表演。20时30分,随着一阵喧天锣鼓,璀璨的烟花点亮夜空,后街村村委会门口广场上热闹非凡。

  “以前也没觉得有这么热闹,今年我看了很多地方的社火,老家的社火也要去看看。”张女士搬到西宁市已有好几年,当晚她特意和家人回到后街村老家,还在现场钻了龙,抢到了社火演员撒的红枣和糖。

  走进青海社火表演现场,在演员队伍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四五岁的小孩。场内,男女老少尽展风姿;场外,男女老少热情助场。

  “今年社火格外热闹,是因为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加上社火本身群众参与度高,又有很深的地域基础,在很多人眼里,它就是乡愁。看到八大光棍、灯官老爷、胖婆娘、拉花姐儿、高跷等,一下子就能引出好多人儿时的记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联主席相金玉说。

  今年的社火虽然热闹,但是这种火热的氛围能维持多久,传承社火还需要做些什么?西海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个社火团队,大家纷纷表示,表演社火不仅需要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人力和资金。

  鲁沙尔高跷市级传承人张生贵说,他希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创新高跷表演,让演员们的精气神更足,演出更加惊艳。千户营高台工作人员胡师傅说,这几年千户营村的高台基本是19座,虽然他们每年在高台的主题方面有所创新,但因经费有限,加上所有的高台每年都需要重新做,导致他们根本没有资金增加高台的数量。

  时隔十多年,今年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村的社火再次亮相。“我们不仅在本村表演,还被请到其他小区表演。”第一次参加社火表演的小刘说,村里组织表演社火实属不易,每一个演员不仅要挤出时间表演,还要有好的体力,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社火表演中。

  “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我们有责任把社火传承发展下去,尤其是那些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社火,社火的传承是我们青海人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表现,要把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东西保留并且传承发展,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相金玉说。

推荐阅读
陈刚:扛牢职责使命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海东:非遗社火里的“乐都年味”
青海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实名登记验证工作
青海省委网信办2024年部门预算公开
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拟命名名单
西宁市主城区交通拥堵指数下降15%
西宁市持续做强光伏制造全产业链
24H热点
【新春走基层】祥龙献瑞闹元宵 喜迎盛世满天辉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省工业企业铆足干劲...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民营企业家:满怀信心向未来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助企“稳开工” 护航“开...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以“大平安”托起各族群...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从“新春第一会”看青海...
不惧风浪 勇毅前行——青海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
【经济聚焦】高水平开放的背后……
【新春走基层·奋进新征程】新年开跑 奋力前行——...
青海:消费红红火火 数据一路看涨
热点图片
玛尔挡水电站4号机组转轮吊装就位
玛尔挡水电站4号机组...
【聚焦“十四冬”】动静转换扣心弦 同心合力向梦行 ——“十四冬”青海冬季两项队群像扫描
【聚焦“十四冬”】...
【新春走基层】流光溢彩下,他们都是守护者——酥油花展背后的温暖故事
【新春走基层】流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清单 大作用——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创新机制培养高技能人才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省工业企业铆足干劲开好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新春走基层】祥龙献瑞闹元宵 喜迎盛世满天辉 ——青海各族群众欢度元宵佳节见闻
【新春走基层】祥龙...
西宁市城管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 全程“零跑动”
西宁市城管审批事项...
【新春走基层】3000余盏花灯“龙”重“灯”场
【新春走基层】3000...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春走基层】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西海都市报
2024-02-26 08: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春走基层】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西海都市报
2024-02-26 08: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春走基层】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 2024-02-26 08:14:33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成功把抖音刷成了青海社火、青海溜达猴、鲁沙尔高跷、千户营高台……”这个龙年春节,青海社火爆火出圈,我省各地社火的直播、短视频刷屏各大网络平台,热闹喜庆的氛围让不少外地网友直呼:感觉男女老少都在表演社火。青海社火今年为何如此火爆,怎样传承传统文化?

社火服装五颜六色喜气洋洋。邓建青 摄

  鲁沙尔高跷刷屏

  正月十二,是此前登上河南春晚的鲁沙尔高跷队每年与观众约定见面的日子。当天寒风凛冽,一朵朵雪花像是在迎接高跷队的到来,飘落在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每一个角落。

  这场降雪,注定让今年的鲁沙尔社火变得不平凡。2月21日9时许,化好妆容、穿好服装的几十名高跷队演员抱着两三米长的木跷,跨过火神庙门口的火盆,登上高处开始绑跷、定跷,准备龙年的首场演出。

  仅仅是短暂的准备工作,就迎来了无数观众和网友的围观。众多自媒体人在现场直播,省内外各大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走进鲁沙尔火神庙,用镜头记录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过程。

  出场第一天,鲁沙尔高跷队便霸屏各大网络平台。有网友说,雪天舞高跷,这雪花好似助场高跷队的烟花,高跷队与雪花齐舞,画面更是唯美、惊艳。

  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这4天是鲁沙尔社火每年演出的日子。每年腊月,鲁沙尔镇的小伙子们都要按时返乡,参加高跷队的选拔和练习。

  今年的这4天,鲁沙尔几乎每天都有降雪。“不管雪多大,天多冷,也挡不住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下雪天的鲁沙尔高跷,太震撼了!”“了不起,真本事,佩服佩服!”“为青海湟中高跷点赞!”……鲁沙尔高跷的话题热议不断。

高跷表演。祁晓军 摄

  百万网友云看青海社火

  爆火的,不只有鲁沙尔高跷。青海溜达猴、小穆桂英、千户营高台小演员、胖婆娘、真假美猴王、小猪八戒、济公等,无论何时点开网络,青海社火总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从正月初八至今,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通过直播、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报道青海社火,为广大网友带来了一场场青海民俗文化盛宴,让大家足不出户欣赏热闹精彩的青海社火。

  2月20日,本报“龙腾高原 福耀河湟”2024年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的直播,吸引了18万网友围观。2月21日,西海全媒体直播“遇见湟中 河湟年味”2024年湟中区优秀社火集中巡演和海东市“千龙千狮闹新春”2024河湟非遗大会暨传统社火展演,引来上百万网友围观和点赞。

  与此同时,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还轮番直播西宁市五区两县的社火现场,每一场直播都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祝福声接连不断,热闹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社火表演现场。

  “第一次在网上看见这么多青海IP。”“青海人在成都祝贺社火演出!”“好多年没看过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孩子们敲锣打鼓是亮点,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希望年年如此,国泰民安!”“青海人的浪漫和对生活的热爱,全在社火里。”“我在福建看家乡的社火,祝西宁越来越好!”“喜欢这种年味,喜欢这种传承,为大美青海点赞!”……直播间里,网友纷纷留言。

舞狮表演。祁晓军 摄

  青海社火今年为何格外火

  有人说,是因为去年的“溜达猴”让全网再次看到了青海社火。也有人说,是因为鲁沙尔高跷队在河南春晚的精彩演出,震撼了全国观众,还有人说,那是因为年轻人对民俗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

  2月25日正月十六,是今年鲁沙尔高跷表演的最后一天,虽然已经出演3天,但观众并没有产生审美疲劳,而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想看。

  一大早,天还未亮,鲁沙尔火神庙前已经人头攒动,各地主播已经在四周架起直播的手机,静等高跷队的出场。

  “我们的高跷已经传承了600多年,在青海早已家喻户晓。”鲁沙尔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说,鲁沙尔高跷以高、悬、巧、奇著称,以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而出名。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

  驻足鲁沙尔社火队的演出现场,除了脚踩两三米高跷的老将,还有脚踩五六十厘米高跷的小孩。从鲁沙尔镇上十字到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门口,4场演出后,高跷小演员们看起来不轻松,但他们咬牙坚持。他们脚步虽慢,却一直跟紧队伍。这就是鲁沙尔人对高跷的执着。鲁沙尔高跷火出圈的背后,是鲁沙尔人的坚持和努力。

  在青海,还有很多与鲁沙尔高跷相媲美的社火表演,它们有自己的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它们在与时俱进。2月22日正月十三,上万名群众共聚湟中区拦隆口镇千户营村,一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户营高台。

  千户营高台表演现场,一座极具现代感,标有“中国航天”字样的高台让观众眼前一亮。“这是我们今年新做出来的高台,寓意祖国越来越富强,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强大。”高台负责人张成说。

  一场场社火、一场场表演,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着人们对祖国的祝福和广大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

  传承青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青海社火的表演现场有多热闹?正月十五晚,湟中区共和镇后街村迎来了河湾村火神会的表演。20时30分,随着一阵喧天锣鼓,璀璨的烟花点亮夜空,后街村村委会门口广场上热闹非凡。

  “以前也没觉得有这么热闹,今年我看了很多地方的社火,老家的社火也要去看看。”张女士搬到西宁市已有好几年,当晚她特意和家人回到后街村老家,还在现场钻了龙,抢到了社火演员撒的红枣和糖。

  走进青海社火表演现场,在演员队伍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四五岁的小孩。场内,男女老少尽展风姿;场外,男女老少热情助场。

  “今年社火格外热闹,是因为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加上社火本身群众参与度高,又有很深的地域基础,在很多人眼里,它就是乡愁。看到八大光棍、灯官老爷、胖婆娘、拉花姐儿、高跷等,一下子就能引出好多人儿时的记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联主席相金玉说。

  今年的社火虽然热闹,但是这种火热的氛围能维持多久,传承社火还需要做些什么?西海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个社火团队,大家纷纷表示,表演社火不仅需要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人力和资金。

  鲁沙尔高跷市级传承人张生贵说,他希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创新高跷表演,让演员们的精气神更足,演出更加惊艳。千户营高台工作人员胡师傅说,这几年千户营村的高台基本是19座,虽然他们每年在高台的主题方面有所创新,但因经费有限,加上所有的高台每年都需要重新做,导致他们根本没有资金增加高台的数量。

  时隔十多年,今年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村的社火再次亮相。“我们不仅在本村表演,还被请到其他小区表演。”第一次参加社火表演的小刘说,村里组织表演社火实属不易,每一个演员不仅要挤出时间表演,还要有好的体力,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社火表演中。

  “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我们有责任把社火传承发展下去,尤其是那些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社火,社火的传承是我们青海人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表现,要把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东西保留并且传承发展,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相金玉说。

作者 郭红霞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