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碳”路中国 光耀世界
作者:彭娜
发布时间:2024-03-05 08:32:51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是一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

  这片土地孕育了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在内的3518条江河,不仅造就了万古江源,奔涌着灿烂的文化浪涛,还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绿电,光耀世界。

  这片土地,便是世界屋脊上的青海。从雪山之巅走来,“碳”路中国,赋能世界,生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举。

光热发电站。王国栋 摄

  创举一: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

  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87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达10万平方公里,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能源基地。

  如何把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青海高质量发展?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踏上高原,在国家电投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考察时强调,青海要抓住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环节,发展好光伏一条龙全产业链,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提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大要求。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上高原,再次对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出要求。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这片高天厚土擘画的宏伟蓝图,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利用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风互补发电站,每年全省用电84.5%来自清洁能源,连续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截至2023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107.9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2.92%;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803.43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19%,占比均为全国最高。新能源最大日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全年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风力发电机迎风旋转。王国栋 摄

  创举二:建成世界首条清洁能源电力大通道

  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

  一望无际的塔拉滩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光伏板下,羊群悠闲吃草,它们就是传说中的“光伏羊”。

  曾经的塔拉滩是一片荒滩,黄沙漫漫。十年间,荒滩上陆续安装起超过700万块光伏板,形成一片光伏“蓝海”,范围达345平方公里,成为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

  远处,一架架风力发电机组迎风旋转。几十公里外,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黄河水奔流而下,激荡起万朵浪花,形成水光风互补。

  绿电从这片广袤的土地出发,跨越山海,点亮世界。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应运而生,是世界上首条专门为输送清洁能源而建设的电力大通道,于2018年底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们310天奋战,2020年12月30日全面建成投运,创造全球一次性建设投产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短的光伏奇迹。

  从塔拉滩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这条“西电东送”大动脉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全长1563千米,一头连着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一头通向经济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中部,已向河南输送超过400亿千瓦时青海绿电。

  “青海之光”不仅点亮“中原之灯”,还远送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安徽等14个省、市、自治区,彰显国家能源大局中的“青海分量”。

  继第一条绿电大通道后,第二条、第三条特高压通道建设提上议程,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工作。未来,将有更多青海绿电奔赴全国。

海南州光伏发电园区。王国栋 摄

  创举三:青海绿电点亮史上首个“零碳”亚运会

  讲述青海绿电的故事,就不得不提杭州亚运会。

  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现场灯火璀璨、光彩夺目。这份闪耀背后,就有青海绿电的功劳。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杭州市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所有场馆采用100%绿电,被誉为史上首个“零碳”亚运会。

  去年6月,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精心组织下,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发电企业成功参与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场馆绿电交易,交易电量达1.22亿千瓦时,占比31.02%,青海成为杭州亚运会第二大电能来源。

  所有绿电同样来自塔拉滩。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慧瑜讲述,该公司向杭州输送超过7000万千瓦时绿电,按照测算,一块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2.2千瓦时,可供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体育场和游泳馆的一盏节能灯亮足220小时,7000万千瓦时绿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万吨。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异常精彩,虽然不能近距离感受那份精彩,但一想到现场闪烁的灯光跟自己有关系,就觉得无比振奋。”于翠雪是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员工,负责电力交易工作,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她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她激动地说:“青海绿电首次闪耀在亚运会会场,作为一名绿电人,我特别骄傲!”

  这并非是青海绿电首次光耀世界。早在2019年,“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用上了青海绿电。“世界清洁能源看中国,中国清洁能源看青海”的口号,名不虚传。

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王国栋 摄

  创举四:外贸“新三样”两样青海造

  依托绿电优势,青海聚力打造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高地,书写又一个“青海样本”——全球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企业有5家落户青海,形成千亿级光伏、锂电产业集群。

  2023年,这些产业集群建设提速,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8倍、1.3倍、37.6%;碳纤维产量增长1.2倍,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生产基地。

  西宁有条响当当的“光伏一条街”,我国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中,有两样——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部分就在这条街上生产制造。

  这条街上,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50吉瓦直拉单晶硅棒项目创造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3天的行业奇迹,电子级多晶硅领跑全国;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分公司的IBC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2%,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居全球第二……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海晏介绍,按照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构建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格局要求,开发区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努力提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去年,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动力锂电池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锂电池出口额增长114%;光伏产品进出口额增长346%,远销瑞士、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新能源产品进出口额增长138%。

  从一滴水、一束光、一缕风,到一个产业,清洁能源正在成为青海新的“金字招牌”,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海力量。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省委召开专题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省“中华老字号”再添一丁
青海省2024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举行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西宁市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西宁市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及应急通信能力演练
24H热点
两会视界
【喜迎全国两会】瞧!一家家企业在“奔跑”——“...
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昨日抵京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2024全国两会特刊·行进青...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住青全国政协委员昨日抵京
青海格尔木:大格勒人“搬”出幸福好日子
老人晕倒摔伤 众人紧急送医
西宁市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及应急通信能力演练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留任留心更驻情——记海...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御“风”而上向高地——...
热点图片
两会视界
两会视界
【喜迎全国两会】瞧!一家家企业在“奔跑”——“开局起步看西宁”系列报道之一
【喜迎全国两会】瞧...
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昨日抵京
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2024全国两会特刊·行进青海看发展】青海:一江春水绿 万物争春光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住青全国政协委员昨日抵京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
青海格尔木:大格勒人“搬”出幸福好日子
青海格尔木:大格勒...
老人晕倒摔伤 众人紧急送医
老人晕倒摔伤 众人紧...
西宁市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及应急通信能力演练
西宁市开展森林草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碳”路中国 光耀世界

西海都市报
2024-03-05 08: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碳”路中国 光耀世界

西海都市报
2024-03-05 08: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碳”路中国 光耀世界

  • 2024-03-05 08:32:51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是一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

  这片土地孕育了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在内的3518条江河,不仅造就了万古江源,奔涌着灿烂的文化浪涛,还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绿电,光耀世界。

  这片土地,便是世界屋脊上的青海。从雪山之巅走来,“碳”路中国,赋能世界,生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举。

光热发电站。王国栋 摄

  创举一: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

  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87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达10万平方公里,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能源基地。

  如何把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青海高质量发展?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踏上高原,在国家电投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考察时强调,青海要抓住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环节,发展好光伏一条龙全产业链,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提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大要求。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上高原,再次对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出要求。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这片高天厚土擘画的宏伟蓝图,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利用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风互补发电站,每年全省用电84.5%来自清洁能源,连续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截至2023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107.9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2.92%;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803.43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19%,占比均为全国最高。新能源最大日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全年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风力发电机迎风旋转。王国栋 摄

  创举二:建成世界首条清洁能源电力大通道

  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

  一望无际的塔拉滩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光伏板下,羊群悠闲吃草,它们就是传说中的“光伏羊”。

  曾经的塔拉滩是一片荒滩,黄沙漫漫。十年间,荒滩上陆续安装起超过700万块光伏板,形成一片光伏“蓝海”,范围达345平方公里,成为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

  远处,一架架风力发电机组迎风旋转。几十公里外,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黄河水奔流而下,激荡起万朵浪花,形成水光风互补。

  绿电从这片广袤的土地出发,跨越山海,点亮世界。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应运而生,是世界上首条专门为输送清洁能源而建设的电力大通道,于2018年底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们310天奋战,2020年12月30日全面建成投运,创造全球一次性建设投产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短的光伏奇迹。

  从塔拉滩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这条“西电东送”大动脉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全长1563千米,一头连着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一头通向经济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中部,已向河南输送超过400亿千瓦时青海绿电。

  “青海之光”不仅点亮“中原之灯”,还远送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安徽等14个省、市、自治区,彰显国家能源大局中的“青海分量”。

  继第一条绿电大通道后,第二条、第三条特高压通道建设提上议程,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工作。未来,将有更多青海绿电奔赴全国。

海南州光伏发电园区。王国栋 摄

  创举三:青海绿电点亮史上首个“零碳”亚运会

  讲述青海绿电的故事,就不得不提杭州亚运会。

  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现场灯火璀璨、光彩夺目。这份闪耀背后,就有青海绿电的功劳。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杭州市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所有场馆采用100%绿电,被誉为史上首个“零碳”亚运会。

  去年6月,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精心组织下,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发电企业成功参与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场馆绿电交易,交易电量达1.22亿千瓦时,占比31.02%,青海成为杭州亚运会第二大电能来源。

  所有绿电同样来自塔拉滩。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慧瑜讲述,该公司向杭州输送超过7000万千瓦时绿电,按照测算,一块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2.2千瓦时,可供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体育场和游泳馆的一盏节能灯亮足220小时,7000万千瓦时绿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万吨。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异常精彩,虽然不能近距离感受那份精彩,但一想到现场闪烁的灯光跟自己有关系,就觉得无比振奋。”于翠雪是中核汇能(青海)能源有限公司员工,负责电力交易工作,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她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她激动地说:“青海绿电首次闪耀在亚运会会场,作为一名绿电人,我特别骄傲!”

  这并非是青海绿电首次光耀世界。早在2019年,“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用上了青海绿电。“世界清洁能源看中国,中国清洁能源看青海”的口号,名不虚传。

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王国栋 摄

  创举四:外贸“新三样”两样青海造

  依托绿电优势,青海聚力打造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高地,书写又一个“青海样本”——全球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企业有5家落户青海,形成千亿级光伏、锂电产业集群。

  2023年,这些产业集群建设提速,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8倍、1.3倍、37.6%;碳纤维产量增长1.2倍,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生产基地。

  西宁有条响当当的“光伏一条街”,我国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中,有两样——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部分就在这条街上生产制造。

  这条街上,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50吉瓦直拉单晶硅棒项目创造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3天的行业奇迹,电子级多晶硅领跑全国;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分公司的IBC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2%,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居全球第二……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海晏介绍,按照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构建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格局要求,开发区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努力提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去年,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动力锂电池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锂电池出口额增长114%;光伏产品进出口额增长346%,远销瑞士、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新能源产品进出口额增长138%。

  从一滴水、一束光、一缕风,到一个产业,清洁能源正在成为青海新的“金字招牌”,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海力量。

作者 彭娜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