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生态
【生态观察】春和景明 “植”此青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叶文娟
发布时间:2024-04-22 07:48:00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又是一年植树节。

  自4月15日全省国土绿化暨“三北”工程攻坚战动员大会召开后,全省各地干部群众闻令而动,纷纷走进各绿化区、绿化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苗,更是在为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增绿添彩。

1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高质量推动国土绿化,造林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全面推行林长制,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等,江源大地上绿意盈盈、生机盎然,生态安全屏障愈加牢固。

  全民参与

  汇成青海最美生态画卷

  高原古城唤新翠,正是植树好时节。4月17日,在西宁市生物园区生态隔离绿地植树点,来自青海省和西宁市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以及少先队员们挥锹铲土、培土围堰,一株株青海云杉、油松、白榆迎风挺立,通过多种植物组团配置,不久以后这里将形成丰富的植物生态景观。

  西宁市静雅小学的陈梓瑜和同学一起栽种下一棵青海云杉,并仔细为小树苗培土浇水,最后把一根红丝带系在小树苗上。“我们要爱护身边的每一株花花草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陈梓瑜说。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丛绿。人们挥锄执锹,种下一棵棵树苗,为城乡添上一抹绿色,为家园植入一份美好。

  14日上午,西宁市民张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张承瑞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现场还有来自西宁各地的二十个亲子家庭。孩子们每人领了一株树苗,随后动手种树,填坑、踩实、浇水,并把写有名字的心愿卡挂在树上。

  这是张承瑞第二年参加植树节活动。“我在农村长大,对树有很深的感情。在我小时候,植树节那天老师会带我们到村子河边去种树。现在看到孩子也能种下‘自己的一棵树’,这就是一种传承。”张先生感慨道。这几年,西宁的“绿”不断增多,生活更加宜居,这就是植树节的意义所在。

  植树节前夕,全省各地校园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节活动。发动师生栽种丁香、海棠等苗木,带领小朋友沿着湟水河边绿色行走,师生们格外忙碌。西宁市行知小学开展首届“来做我的树”认养活动,学生认领校园里的树木,定期管理、看护,和小树一起成长。青海民族大学的师生一同种植海棠树、丁香树,并将在为期10多天的植树节活动中跟进学子林的专项绿化养护项目。

  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举行以“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玉树”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6000余人参加当天的植树活动,活动现场,各族干部群众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大家分工协作,现场繁忙有序、热火朝天,共栽植各类苗木1.2万株。

  近年来,玉树州持续推进扩绿、兴绿、护绿行动,每年栽植各类苗木达30万株以上。目前,全州草原植被覆盖率增长到62.4%,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97%,城镇绿地率达到36.6%。

  植“绿”的热情还传递到其他战线和领域。16日,省三江集团在北山绿化点栽种青海的乡土树种阿尔泰山楂和甘肃山楂,这是省三江集团在北山绿化区今年栽下的“第一抹绿”。作为省属一家国有大型农牧企业,青海省三江集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参与西宁南北山造林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在北山绿化区共栽植各类苗木950余万株,林木保存率80%以上,林草覆盖率90%以上。

2

  创新方法

  植树尽责方式不断丰富

  植下一片绿色,不在一时一日,更在于每个人心中“植”下绿色环保理念。

  青海创新方法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更将生态环保绿色理念植入心中。2018年起施行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将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等8类。没有条件到现场参与植树的公民,也在通过抚育管护、认种认养等形式加入植绿队伍。

  13日上午,在西宁北山美丽园,西宁市民王丽带着13岁的女儿、7岁的儿子正给认养的树苗松土、浇水。“4月13日是我的生日,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劳动。”王丽说,自己连续3年在此认养树木,共认养2棵祁连圆柏、1棵海棠树。

  北山美丽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是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目前,造林绿化面积达400公顷,面向亲子家庭、单位及个人提供抚育管护、认养等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品种有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河北杨、海棠、山杏、丁香、榆叶梅。基地建成至今,尽责人数达数千人(次),尽责株数上万株。

  作为省会城市,西宁市今年计划完成1.718万公顷(25.77万亩)国土绿化任务,重点聚焦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南北山四期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为更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高地积蓄动能。

  “西宁市推动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网络植树实体化、实体植树基地化、公民尽责方式多样化的目标。”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四级调研员沈奎介绍。

  认种认养,网上也能助力。15日一大早,西宁市七一路社区居民李潘收到一张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2018年底开始,他通过蚂蚁森林参加线上植树活动,目前已种植了7棵树,树种包括榆树、红柳、沙柳等。

  “2018年,我带孩子去了一趟塞罕坝,了解到塞罕坝人用心血和汗水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森林公园,很受震撼。”李潘说,线上植树可以督促自己和孩子坚持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也能为国家多奉献一片绿。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8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全省广泛开展,统计数据显示,“造林绿化”类尤为突出。

  从美丽乡村到国家森林城市,看得见的绿色低碳正在青海大地“开花结果”。

3

  科学绿化

  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只有在科学绿化上持续发力,才能更广阔地开拓绿色版图,更有效地守护绿色成果,让美丽青海绿色常在。”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处长马建平表示。

  这个春天,不仅属于忙碌种树的人们,也同样属于耕耘梦想、播种希望的林业科学研究者们。

  乡土树种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作为荒山造林和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是青海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其开发利用对丰富造林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青南高寒、西部风沙、东部干旱的地域特征,青海省林草局充分挖掘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盆地、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野生乡土树种资源,总结制定技术标准,完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满足不同区域造林树种的多样化需求,基本实现青海省国土绿化树种的乡土化、良种化、容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林以种为先,种以质为本。青海积极开展驯化繁育和示范,繁育推广乡土树种60种以上,审(认)定林木良种43个,确定了第一批乡土树种名录418种。

  同时,不断提高林草品种繁育技术,完成5个草种航天育种,并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三个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此外,还实施了枸杞、核桃、花叶海棠、油用牡丹、沙果、软儿梨、花椒和沙棘等11种乡土经济林种苗快繁及丰产栽培,建立繁育基地23.06公顷,培育300多万株良种壮苗,营建163.6公顷乡土树种示范林和种质资源圃。

4

  植绿护绿爱绿,将科学绿化的意识根植于心,用心浇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马建平表示,今年青海将继续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聚焦重点、巩固成果、持续用力,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6.67万公顷以上,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累计折算1800万株以上,在全省形成爱绿、护绿、兴绿、增绿、守绿的氛围。

  以实际行动为大地添绿,从种绿扩面到点绿成金,今日青海,正实现由绿到美的华丽转变。(图片由叶文娟 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推荐阅读
陈刚在海西州格尔木市调研
2024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举行 陈刚吴晓军参加
青海“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青海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正式启动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成绩通知
关于征集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西宁:年内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将达90%
青海海东:一季度生态环境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24H热点
【绿化国土 美化家园】戈壁播新绿 迎风展新姿——...
【生态观察】春和景明 “植”此青绿
“哈达义警”保护一河清水向东流
“环互助北山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将更美
军民同心 “植”此青绿
青海玉树:加强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
青海西宁:南北山栽种6.66公顷山楂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文...
今年丁香花期比往年早10天
【绿化国土 美化家园】“植”此青绿 共筑绿色家园
热点图片
西宁:让科技融入中小学生生活
西宁:让科技融入中...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你读书了吗?
【乡村振兴在青海】家门口的乡村“幸福工厂”
【乡村振兴在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党建引领促发展 科技创新挖潜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门源:改造供热管网 提升民生温度
青海门源:改造供热...
“我要将温暖带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记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司春霞
“我要将温暖带到更...
全国青年女子手球锦标赛西宁开赛
全国青年女子手球锦...
青海同仁:“牧光储”光伏项目提速加力保进度
青海同仁:“牧光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生态观察】春和景明 “植”此青绿

青海日报
2024-04-22 0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生态观察】春和景明 “植”此青绿

青海日报
2024-04-22 0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生态观察】春和景明 “植”此青绿

  • 2024-04-22 07:48:0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又是一年植树节。

  自4月15日全省国土绿化暨“三北”工程攻坚战动员大会召开后,全省各地干部群众闻令而动,纷纷走进各绿化区、绿化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苗,更是在为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增绿添彩。

1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高质量推动国土绿化,造林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全面推行林长制,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等,江源大地上绿意盈盈、生机盎然,生态安全屏障愈加牢固。

  全民参与

  汇成青海最美生态画卷

  高原古城唤新翠,正是植树好时节。4月17日,在西宁市生物园区生态隔离绿地植树点,来自青海省和西宁市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以及少先队员们挥锹铲土、培土围堰,一株株青海云杉、油松、白榆迎风挺立,通过多种植物组团配置,不久以后这里将形成丰富的植物生态景观。

  西宁市静雅小学的陈梓瑜和同学一起栽种下一棵青海云杉,并仔细为小树苗培土浇水,最后把一根红丝带系在小树苗上。“我们要爱护身边的每一株花花草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陈梓瑜说。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丛绿。人们挥锄执锹,种下一棵棵树苗,为城乡添上一抹绿色,为家园植入一份美好。

  14日上午,西宁市民张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张承瑞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现场还有来自西宁各地的二十个亲子家庭。孩子们每人领了一株树苗,随后动手种树,填坑、踩实、浇水,并把写有名字的心愿卡挂在树上。

  这是张承瑞第二年参加植树节活动。“我在农村长大,对树有很深的感情。在我小时候,植树节那天老师会带我们到村子河边去种树。现在看到孩子也能种下‘自己的一棵树’,这就是一种传承。”张先生感慨道。这几年,西宁的“绿”不断增多,生活更加宜居,这就是植树节的意义所在。

  植树节前夕,全省各地校园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节活动。发动师生栽种丁香、海棠等苗木,带领小朋友沿着湟水河边绿色行走,师生们格外忙碌。西宁市行知小学开展首届“来做我的树”认养活动,学生认领校园里的树木,定期管理、看护,和小树一起成长。青海民族大学的师生一同种植海棠树、丁香树,并将在为期10多天的植树节活动中跟进学子林的专项绿化养护项目。

  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举行以“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玉树”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6000余人参加当天的植树活动,活动现场,各族干部群众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大家分工协作,现场繁忙有序、热火朝天,共栽植各类苗木1.2万株。

  近年来,玉树州持续推进扩绿、兴绿、护绿行动,每年栽植各类苗木达30万株以上。目前,全州草原植被覆盖率增长到62.4%,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97%,城镇绿地率达到36.6%。

  植“绿”的热情还传递到其他战线和领域。16日,省三江集团在北山绿化点栽种青海的乡土树种阿尔泰山楂和甘肃山楂,这是省三江集团在北山绿化区今年栽下的“第一抹绿”。作为省属一家国有大型农牧企业,青海省三江集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参与西宁南北山造林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在北山绿化区共栽植各类苗木950余万株,林木保存率80%以上,林草覆盖率90%以上。

2

  创新方法

  植树尽责方式不断丰富

  植下一片绿色,不在一时一日,更在于每个人心中“植”下绿色环保理念。

  青海创新方法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更将生态环保绿色理念植入心中。2018年起施行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将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等8类。没有条件到现场参与植树的公民,也在通过抚育管护、认种认养等形式加入植绿队伍。

  13日上午,在西宁北山美丽园,西宁市民王丽带着13岁的女儿、7岁的儿子正给认养的树苗松土、浇水。“4月13日是我的生日,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劳动。”王丽说,自己连续3年在此认养树木,共认养2棵祁连圆柏、1棵海棠树。

  北山美丽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是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目前,造林绿化面积达400公顷,面向亲子家庭、单位及个人提供抚育管护、认养等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品种有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河北杨、海棠、山杏、丁香、榆叶梅。基地建成至今,尽责人数达数千人(次),尽责株数上万株。

  作为省会城市,西宁市今年计划完成1.718万公顷(25.77万亩)国土绿化任务,重点聚焦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南北山四期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为更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高地积蓄动能。

  “西宁市推动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网络植树实体化、实体植树基地化、公民尽责方式多样化的目标。”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四级调研员沈奎介绍。

  认种认养,网上也能助力。15日一大早,西宁市七一路社区居民李潘收到一张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2018年底开始,他通过蚂蚁森林参加线上植树活动,目前已种植了7棵树,树种包括榆树、红柳、沙柳等。

  “2018年,我带孩子去了一趟塞罕坝,了解到塞罕坝人用心血和汗水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森林公园,很受震撼。”李潘说,线上植树可以督促自己和孩子坚持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也能为国家多奉献一片绿。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8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全省广泛开展,统计数据显示,“造林绿化”类尤为突出。

  从美丽乡村到国家森林城市,看得见的绿色低碳正在青海大地“开花结果”。

3

  科学绿化

  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只有在科学绿化上持续发力,才能更广阔地开拓绿色版图,更有效地守护绿色成果,让美丽青海绿色常在。”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处长马建平表示。

  这个春天,不仅属于忙碌种树的人们,也同样属于耕耘梦想、播种希望的林业科学研究者们。

  乡土树种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作为荒山造林和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是青海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其开发利用对丰富造林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青南高寒、西部风沙、东部干旱的地域特征,青海省林草局充分挖掘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盆地、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野生乡土树种资源,总结制定技术标准,完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满足不同区域造林树种的多样化需求,基本实现青海省国土绿化树种的乡土化、良种化、容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林以种为先,种以质为本。青海积极开展驯化繁育和示范,繁育推广乡土树种60种以上,审(认)定林木良种43个,确定了第一批乡土树种名录418种。

  同时,不断提高林草品种繁育技术,完成5个草种航天育种,并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三个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此外,还实施了枸杞、核桃、花叶海棠、油用牡丹、沙果、软儿梨、花椒和沙棘等11种乡土经济林种苗快繁及丰产栽培,建立繁育基地23.06公顷,培育300多万株良种壮苗,营建163.6公顷乡土树种示范林和种质资源圃。

4

  植绿护绿爱绿,将科学绿化的意识根植于心,用心浇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马建平表示,今年青海将继续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聚焦重点、巩固成果、持续用力,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6.67万公顷以上,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累计折算1800万株以上,在全省形成爱绿、护绿、兴绿、增绿、守绿的氛围。

  以实际行动为大地添绿,从种绿扩面到点绿成金,今日青海,正实现由绿到美的华丽转变。(图片由叶文娟 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作者 叶文娟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