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栾雨嘉
发布时间:2024-04-24 08:48:44
编辑:张小千
QQ图片20240424054536村内风景秀丽。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18日,伴随着霏霏细雨,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江龙农业村,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宅鳞次栉比地坐落在村道两旁,条条干净平坦的道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前,朵朵粉嫩的杏花灿若云霞挂在枝头微笑,姜曲河从村内潺潺流过,栈道廊亭也为村庄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眼前这幅乡村图景呈现着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安定团结、文明和谐。

  今天,曲库乎乡副乡长赵乐源约乡人武部长吴俊楠来到自己的联点村江龙农业村,他们走进村民更藏措家中听民声、问冷暖,干群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场面让屋内升腾起阵阵暖意。

  “阿姐,今天来看看您啊,最近身体怎么样,每天有没有按时量血压、测血糖?”自从上次走访得知更藏措时常吃药、跑医院后,赵乐源最关心的就是她的身体状况。

  “谢谢您的挂心,在侄女的监督提醒下,我每天都按时测量,身体好多了!”更藏措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她心里,这些干部就像自己的“娘家人”,在生活上遇到了难题都可以向他们说说贴心话。

  “姑姑这两天精神状态不错,昨天还让我教她网购,想买件新衣服。”侄女多杰卓玛乐呵呵地说,“记得以前,村里压根儿不通网,也没有快递站,干什么都不方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下,如今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藏措从小在村里生活,近些年,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她十分感慨:以前村里的道路是土路,每当有车飞驰而过,总会卷起一路扬尘;以前家家户户不通水,只能靠人力背水,电线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以前村民居住的房子有破损、裂痕,烧饭用的是土灶、炉子,旱厕居多,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更藏措更明白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干部们兢兢业业的努力帮扶。

  副乡长赵乐源说,2021年,江龙农业村在立足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推行联点帮扶共建,实施了一系列乡村建设项目。不仅新修了道路、文化长廊、廊桥栈道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为家家户户重修了外墙、大门,借助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民们家里通了水厕,每家每户用上了电灶,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实话“美得很”。

QQ图片20240424054546多杰卓玛正和姑姑准备品尝藏式点心。栾雨嘉 摄

  “现在别提多方便了!”多杰卓玛感叹,以前交通不便,去一趟同仁市区都比较困难,现在村里开通了农村客运班线,去一趟市区只需要15分钟。家里拉上了网线,村内的党员活动室设立了快递站,无论购物还是取快递都特别便利。

  江龙农业村的点滴改变,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心里充满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并将这股感恩的力量化作维护好民族团结、建设好美丽家园的不竭动力。

  每天清晨,多杰卓玛都会把门前、院落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乡村的整洁出一份力。村委会在村里设立了公益性岗位,每天村民们都会早早起床,手拿编织袋沿着姜曲河捡拾垃圾。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村民保护家乡环境的积极性,树立起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也在共建共享中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力量。“党和政府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要多出力、加把劲,守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多杰卓玛如是说。

  吴俊楠告诉记者,村里还会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他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乡风文明新风尚,持续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

  逢年过节,村里都会举办篮球赛、歌舞比赛,大伙儿围坐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共度佳节、共话美好生活、共叙民族团结情。吴俊楠说:“这些活动让干群关系更加亲近,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如今,一幅幅“让村民看得见变化,留得住乡风,过得上好日子”的高原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江龙农业村徐徐展开,而这个“杏花疏影见江南”的美丽乡村正勾画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蓝图,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推荐阅读
陈刚在海西州格尔木市调研
吴晓军在西宁调研工业企业运行情况
青海西宁:举行"书香润香格 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
青海医保业务实现“全省通办”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成绩通知
关于征集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西宁在全省率先上线“党建云图”赋能基层治理
西宁市举行“4·23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国土绿化 美化家园】青海互助:今春80万株绿植“...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根线...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海实践·权威访谈】稳中有进...
【农经观察】探索“村房短住”体验别样乡村生活
夜访铁路钢轨“塑型师”
全国青年女子手球冠军走进西宁校园
【一线故事】接力帮扶,交出满意的驻村答卷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5月1日起试运营5月1日至5月31...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江苏省“组团式”医疗援...
热点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祖国好 家乡美】杏...
【国土绿化 美化家园】青海互助:今春80万株绿植“妆扮”绿色土乡
【国土绿化 美化家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根线缆的“追光”脚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海实践·权威访谈】稳中有进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良好基础——2024年青海经济“首季报”解读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农经观察】探索“村房短住”体验别样乡村生活
【农经观察】探索“...
夜访铁路钢轨“塑型师”
夜访铁路钢轨“塑型师”
全国青年女子手球冠军走进西宁校园
全国青年女子手球冠...
【一线故事】接力帮扶,交出满意的驻村答卷
【一线故事】接力帮...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青海日报
2024-04-24 08: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青海日报
2024-04-24 08: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杏花疏影间传唱团结佳话

  • 2024-04-24 08:48:44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424054536村内风景秀丽。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18日,伴随着霏霏细雨,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江龙农业村,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宅鳞次栉比地坐落在村道两旁,条条干净平坦的道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前,朵朵粉嫩的杏花灿若云霞挂在枝头微笑,姜曲河从村内潺潺流过,栈道廊亭也为村庄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眼前这幅乡村图景呈现着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安定团结、文明和谐。

  今天,曲库乎乡副乡长赵乐源约乡人武部长吴俊楠来到自己的联点村江龙农业村,他们走进村民更藏措家中听民声、问冷暖,干群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场面让屋内升腾起阵阵暖意。

  “阿姐,今天来看看您啊,最近身体怎么样,每天有没有按时量血压、测血糖?”自从上次走访得知更藏措时常吃药、跑医院后,赵乐源最关心的就是她的身体状况。

  “谢谢您的挂心,在侄女的监督提醒下,我每天都按时测量,身体好多了!”更藏措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她心里,这些干部就像自己的“娘家人”,在生活上遇到了难题都可以向他们说说贴心话。

  “姑姑这两天精神状态不错,昨天还让我教她网购,想买件新衣服。”侄女多杰卓玛乐呵呵地说,“记得以前,村里压根儿不通网,也没有快递站,干什么都不方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下,如今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藏措从小在村里生活,近些年,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她十分感慨:以前村里的道路是土路,每当有车飞驰而过,总会卷起一路扬尘;以前家家户户不通水,只能靠人力背水,电线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以前村民居住的房子有破损、裂痕,烧饭用的是土灶、炉子,旱厕居多,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更藏措更明白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干部们兢兢业业的努力帮扶。

  副乡长赵乐源说,2021年,江龙农业村在立足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推行联点帮扶共建,实施了一系列乡村建设项目。不仅新修了道路、文化长廊、廊桥栈道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为家家户户重修了外墙、大门,借助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民们家里通了水厕,每家每户用上了电灶,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实话“美得很”。

QQ图片20240424054546多杰卓玛正和姑姑准备品尝藏式点心。栾雨嘉 摄

  “现在别提多方便了!”多杰卓玛感叹,以前交通不便,去一趟同仁市区都比较困难,现在村里开通了农村客运班线,去一趟市区只需要15分钟。家里拉上了网线,村内的党员活动室设立了快递站,无论购物还是取快递都特别便利。

  江龙农业村的点滴改变,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心里充满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并将这股感恩的力量化作维护好民族团结、建设好美丽家园的不竭动力。

  每天清晨,多杰卓玛都会把门前、院落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乡村的整洁出一份力。村委会在村里设立了公益性岗位,每天村民们都会早早起床,手拿编织袋沿着姜曲河捡拾垃圾。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村民保护家乡环境的积极性,树立起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也在共建共享中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力量。“党和政府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要多出力、加把劲,守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多杰卓玛如是说。

  吴俊楠告诉记者,村里还会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他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乡风文明新风尚,持续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

  逢年过节,村里都会举办篮球赛、歌舞比赛,大伙儿围坐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共度佳节、共话美好生活、共叙民族团结情。吴俊楠说:“这些活动让干群关系更加亲近,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如今,一幅幅“让村民看得见变化,留得住乡风,过得上好日子”的高原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江龙农业村徐徐展开,而这个“杏花疏影见江南”的美丽乡村正勾画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蓝图,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作者 栾雨嘉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