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一片“匠心”在瀚海
——记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苏 烽
发布时间:2024-05-05 07:33:17
编辑:易 娜

微信截图_20240505053840

李顺营在车间里对生产设备巡检。受访者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一步步走来,有过懵懂、迷茫、徘徊,最终让我坚持下去的是那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说这话的是2023年度青海高原工匠、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起初,李顺营只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怀着满腔热血奔赴到离家数千公里的青藏高原。他并非天赋异禀,却凭借一股努力刻苦、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韧劲,在瀚海戈壁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回溯到2009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李顺营面对就业的压力,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在学校的招聘会上,一家来自青海的企业引起他的注意——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听说这是青海省的龙头企业,李顺营心中一动,决定报名一试。

  那时的李顺营20出头,对青海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青藏高原,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当他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不已。人生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来到距离格尔木市260公里的东台吉乃尔湖旁,走进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的厂房,这一待就是5年。

  李顺营的老家在河南,那里四季都有着不一样的绿色,而在高原上,眼前是一片荒凉。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心中充满忐忑和不安。“赶上好时候了,放心大胆干!”老员工的一席话让李顺营倍感温暖。

  “听说那时候吃水都是马车送,住的都是彩板房。”站在宿舍门口,李顺营很难想象前辈是怎么在茫茫戈壁度过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从那时起,“多跟着老前辈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成为他的新目标。

  身穿崭新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踏入车间。作为生产技术部的一线职员,李顺营第一次上岗时,青涩的他有些手足无措,“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那段时间,李顺营总是第一个到岗,仔细巡检设备,认真记录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他的勤奋和踏实赢得了同事的赞赏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技巧,从一名新手变成了技术骨干。

  一线岗位的工作是繁重的,李顺营每天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问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但他从不抱怨,而是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他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

  面对突发的设备故障,李顺营从不气馁。他会仔细分析故障现象,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寻找可能的故障原因。如果问题复杂,他还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李顺营学的是机械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车间里摸爬滚打。2016年至2018年,是公司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段时间,他参与了公司的多项改革项目,负责解决生产和设备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卡脖子”问题。

  其中,物料转运、管道堵塞、硬块过滤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顺营深入研究生产工艺和设备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过滤系统,将过滤桶安装在反应釜和转料前端,通过这项创新,公司的生产物料损失降低了,产品回收率及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想着干、找着干、要干好。”这句话成为了李顺营的座右铭。“如果不主动,工作就会陷入被动,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生产进度,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主动出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在一次次实践中夯实基本功,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他已不再单单是车间里的一名熟练工……

  在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工作的5年时间里,李顺营参与了公司的项目扩建、车间生产管理、创新改革等多项工作,他凭借刻苦钻研和辛勤付出,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李顺营被调到锡铁山分公司,从盐湖化工转为矿山行业。新的环境,新的压力,一切都要重新学习。李顺营积极面对挑战,认真钻研各种矿山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更好地胜任工作。

  在锡铁山分公司,李顺营负责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会在矿山巡查数小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人的安全。尽管来回的巡检路程长达5公里,但他从未抱怨,他说自己的责任就是“守护这片矿山的安全生产”。

  除了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李顺营还积极参与公司项目科研。2021年夏天,李顺营参与“镁基固废项目”的科研。他一边与学校专家团队紧密沟通,精心设计方案,一边不辞辛劳地前往项目现场实地勘查。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李顺营亲力亲为,他深知这一项目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生产的重要性。在“球磨机房”和“皮带廊”的施工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反复测量,确保基础尺寸和位置的精确性。

  那段时间,李顺营常驻工地,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月都要跑现场几十次。在项目建设的150天时间里,他与工人们并肩作战,直到项目完工投产。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多努力,2022年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成果得到高度认可,并荣获青海省科技成果奖。那一刻,李顺营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如今,站在高原回望过去的岁月,李顺营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那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风貌。

推荐阅读
陈刚在青海民族大学讲授思政课
陈刚:全力做好迎接旅游旺季各项准备工作
万人畅游青海湖文旅融合系列活动启幕
“五一”假期这场生态摄影展等你来打卡
2024年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开园试运营公告
关于征集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青海西宁:看得见的变化 摸得着的幸福
五一假期首日西宁消费人气旺
24H热点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一片“匠心...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烛光,逐光——记青海大...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追光逐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奋战在抗震...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不在戈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的故事】画好“同心...
听张锦梅讲她和丁香的故事
“我要将温暖带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记全省...
麒麟湾的旧书摊
做温暖前行的“一颗钉”——记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热点图片
【文化中国行】来豹街,感受“爆街”
【文化中国行】来豹...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烛光,逐光——记青海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梁玉金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打造西宁市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
打造西宁市区“2公里...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追光逐日“闯”新路——记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技师刘文闯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祖国好 家乡美】“让隆宝一直这样美下去!”
【祖国好 家乡美】“...
赏花游湖品文化 真金白银消费热
赏花游湖品文化 真金...
“五一”假期 加西公路二标段建设正酣
“五一”假期 加西公...
西宁市中小学春季运动会地方味十足
西宁市中小学春季运...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一片“匠心”在瀚海
——记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青海日报
2024-05-05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一片“匠心”在瀚海
——记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青海日报
2024-05-05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一片“匠心”在瀚海
——记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 2024-05-05 07:33:17
  • 来源:青海日报

微信截图_20240505053840

李顺营在车间里对生产设备巡检。受访者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一步步走来,有过懵懂、迷茫、徘徊,最终让我坚持下去的是那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说这话的是2023年度青海高原工匠、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机械工程师李顺营。

  起初,李顺营只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怀着满腔热血奔赴到离家数千公里的青藏高原。他并非天赋异禀,却凭借一股努力刻苦、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韧劲,在瀚海戈壁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回溯到2009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李顺营面对就业的压力,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在学校的招聘会上,一家来自青海的企业引起他的注意——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听说这是青海省的龙头企业,李顺营心中一动,决定报名一试。

  那时的李顺营20出头,对青海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青藏高原,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当他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不已。人生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来到距离格尔木市260公里的东台吉乃尔湖旁,走进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的厂房,这一待就是5年。

  李顺营的老家在河南,那里四季都有着不一样的绿色,而在高原上,眼前是一片荒凉。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心中充满忐忑和不安。“赶上好时候了,放心大胆干!”老员工的一席话让李顺营倍感温暖。

  “听说那时候吃水都是马车送,住的都是彩板房。”站在宿舍门口,李顺营很难想象前辈是怎么在茫茫戈壁度过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从那时起,“多跟着老前辈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成为他的新目标。

  身穿崭新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踏入车间。作为生产技术部的一线职员,李顺营第一次上岗时,青涩的他有些手足无措,“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那段时间,李顺营总是第一个到岗,仔细巡检设备,认真记录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他的勤奋和踏实赢得了同事的赞赏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技巧,从一名新手变成了技术骨干。

  一线岗位的工作是繁重的,李顺营每天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问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但他从不抱怨,而是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他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

  面对突发的设备故障,李顺营从不气馁。他会仔细分析故障现象,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寻找可能的故障原因。如果问题复杂,他还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李顺营学的是机械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车间里摸爬滚打。2016年至2018年,是公司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段时间,他参与了公司的多项改革项目,负责解决生产和设备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卡脖子”问题。

  其中,物料转运、管道堵塞、硬块过滤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顺营深入研究生产工艺和设备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过滤系统,将过滤桶安装在反应釜和转料前端,通过这项创新,公司的生产物料损失降低了,产品回收率及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想着干、找着干、要干好。”这句话成为了李顺营的座右铭。“如果不主动,工作就会陷入被动,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生产进度,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主动出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在一次次实践中夯实基本功,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他已不再单单是车间里的一名熟练工……

  在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工作的5年时间里,李顺营参与了公司的项目扩建、车间生产管理、创新改革等多项工作,他凭借刻苦钻研和辛勤付出,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李顺营被调到锡铁山分公司,从盐湖化工转为矿山行业。新的环境,新的压力,一切都要重新学习。李顺营积极面对挑战,认真钻研各种矿山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更好地胜任工作。

  在锡铁山分公司,李顺营负责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会在矿山巡查数小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人的安全。尽管来回的巡检路程长达5公里,但他从未抱怨,他说自己的责任就是“守护这片矿山的安全生产”。

  除了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李顺营还积极参与公司项目科研。2021年夏天,李顺营参与“镁基固废项目”的科研。他一边与学校专家团队紧密沟通,精心设计方案,一边不辞辛劳地前往项目现场实地勘查。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李顺营亲力亲为,他深知这一项目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生产的重要性。在“球磨机房”和“皮带廊”的施工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反复测量,确保基础尺寸和位置的精确性。

  那段时间,李顺营常驻工地,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月都要跑现场几十次。在项目建设的150天时间里,他与工人们并肩作战,直到项目完工投产。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多努力,2022年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成果得到高度认可,并荣获青海省科技成果奖。那一刻,李顺营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如今,站在高原回望过去的岁月,李顺营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那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风貌。

作者 苏 烽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