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到青海湖欣赏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去玉树体验藏族风情、人文魅力;在祁连山纵览山川胜景、林木鸟兽……今天的青海,不仅有“绿色”“生态”等亮眼标签,还有畅通的道路、完善的设施、周到的服务。近年来,青海在“引客入青”、丰富业态、擦亮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文旅市场呈现出人气旺、消费热、活力足。今年“五一”假期,青海省接待游客3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3.8%,分别是2019年的1.76倍和1.2倍。
强基础 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洒水车往返于道路之间,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全速运转……5月16日,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I期)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施工紧张有序推进。
“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Ⅰ期)全长121.3公里,是在既有老路的基础上按一级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时速60公里,倒淌河至二郎剑段将于今年5月31日交工验收。项目的实施对改善青海湖景区和周边交通路网布局,提升游客和沿线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Ⅰ期)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赵青彪说。
这仅是青海省强基础、优服务、提品质,多维度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94万公里,实现84%的A级景区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全部5A级景区高速(含一级)公路通达,全部4A级景区通达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有效提高了景区通达性和便捷性。
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围绕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计划构建以西宁为中心,以串联青海重要旅游资源为环线,以东行河湟、热贡艺术、黄河揽胜、唐蕃古道、西望昆仑、丝路南线、祁连牧歌等七大主题廊道为脉络的旅游公路网。
“目前,全省所有县城均建立二级及以上或与需求相适应的三级客运站,省、市际旅游客运包车业务进一步加强,以旅游客运包车为主,定制服务、客运班线和城乡公交为辅,融合发展、优势互补、覆盖景点的多种形式交通旅游客运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芳涛说。
青海还立足全省8个市州资源禀赋,打造以“八瓣格桑”为LOGO的服务区IP品牌“合和大集”,加快推进“服务区+文旅”发展,将花海服务区、河南泽曲服务区建设成为集青海地域文化、特色美食、非遗体验、民俗活动等元素为一体的交旅融合服务区。
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补齐旅游发展短板,提质增效,才能把景区变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为此,青海努力的脚步从未停歇。
优服务 游客体验感持续增强
春回大地,青海湖以盎然生机迎接“五一”小长假,7.27万人次游客踏青而来,同比增长2.5%,见证了一场高原春日的盛大约会。
旅游旺季如期而至,青海湖景区业态全面开放并全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出二郎剑半岛深度游、半岛全景游和湖心观光游等精品游玩线路产品,观光小火车、游轮、快艇、马车载客观光等体验项目全面运营。同时,青海特色小吃“大食巷”开业运营,为游客提供丰富高质的美食。
不仅如此,景区医疗服务站还增派医护人员,备足常用药品、氧气及医疗救护等设备,全力为游客提供健康服务。卫生间完成提质升级,8个停车场全部启用,景区核心区域设置多个旅游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奶茶、熬茶,在高原多变的天气为游客送上暖心服务。
“这是我第二次来青海湖,与5年前相比真的是大变样了,不再为停车发愁,还能吃到特色小吃,最主要还有医护人员护航,带老人来也不用担心了……青海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服务的提升都是看得见的。”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游客王芳芳说着竖起大拇指。
同样备受游客青睐的还有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目前,改造提升工程如火如荼,游人如织,成为“流量”聚集地。景区除了在硬件方面大规模提档升级,还在服务质量方面实现了更大的突破。5月1日起,实行“一次购票,两日内有效”的政策,破解了一直以来困扰景区发展的“半日游”难题,游客可以更好地领略景区的良好生态、深厚文化。
近年来,茶卡镇依托盐湖旅游资源,通过“互联网+旅游+智慧民宿”模式,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参与民宿经营,以“互联网+旅游+智慧民宿”的模式,为茶卡镇200多户家庭民宿、宾馆进行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改造,实现智慧旅游、智能化服务的体验。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旅游质量视为战略性工作,苦练“内功”,把游客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评价唯一标尺,纳入全省文旅市场监测体系。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体检式”暗访等系列行动,全力保障文旅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同时,不断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线路和风景道,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市场,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来青海玩实在太开心了。风景特别美,故事也很多,而且各方面设施完善、服务温馨,体验感非常好,以后有机会还要约朋友一起来度假。”来自河南省洛阳市的游客徐婉赞不绝口。
重宣传 走出去“引客入青来”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出惠民措施、释放市场潜力,发挥品牌宣传“扬声器”作用,多维度推介青海文旅品牌……这一系列“组合拳”让青海文旅市场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797.84万人次,同比增长31.2%;旅游总收入72.97亿元,同比增长30.9%。
“春花烂漫季·邀您踏青赏花”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推介活动、碧波荡漾青海湖——文旅融合系列活动、悦享文旅——文化、文博系列活动等您来、一见“青”心·奔赴山海——文化和旅游资源宣介……为进一步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鲜明文化标识的影响力,青海文旅部门有效整合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组织开展了全要素、多方位、广覆盖的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主打,吸引游客纷纷提前组团来青打卡。
“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将坚持科技引领,整合行业资源,创新文旅产业链,努力培育青海文旅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文旅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夯实根基,练好‘内功’‘开放’怀抱迎客入青。”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说。
今年4月中旬,“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情系香江 相约青海”2024青海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青海文旅部门代表从青海多元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保护、康养美食等多角度、全方位推介了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禀赋、服务保障、产品供给。并针对香港市场发布了引客入青政策,引起与会嘉宾热烈响应,有力推动了青海与香港的文化旅游交流。
4月21日,以“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感恩奋进 诚邀水韵江苏 相约大美青海”为主题的青海文旅江苏推介活动(无锡站)在江苏省无锡市拉开帷幕,青海向无锡市民及媒体、旅行社代表展示了青海的壮丽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邀约广大游客到青海旅游观光。
5月13日,“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感恩奋进——浙江·青海文化旅游互动年”活动在杭州剧院启幕。一场极具青海特色、饱含青海人民感恩奋进深情的文艺专场演出唤起了人们走进青海的强烈愿望。
“以前对青海知之甚少,今天看了宣传片和歌舞表演后,感觉就是,青海真的太美啦!必须找个时间充裕的假期带家人一起去一趟。”杭州市民肖海威说。
事实证明,我省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让文旅资源“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了青海,成功把客源“引进来”,助推文旅市场迅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