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慧慧 张得俊
发布时间:2024-05-21 07:16:59
编辑:童洋
QQ图片20240521055900巡护。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随着夏日的到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清晨的阳光多了些许温暖,生态管护员先巴才旦的家里也更加敞亮。

  布满阳光的客厅整齐摆放着摄影类、藏药图鉴类等书籍,靠近门口的柜子格外鲜艳,“生态管护先进个人”“最美生态管护员”……红色的荣誉证书已将其中两个格段“填充”满。

  5月14日9时许,先巴才旦和家人简单吃过早餐后,开始整理“行囊”——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相机机身、长焦、短焦镜头、无人机以及几本图集很快就让背包有了分量。

  “阿爸,路上注意安全。”启程前,二女儿久措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前叮嘱。

  从雪域家园小区出发,行至玛沁县洋玉林场大武江壤管护站,只见一所管护站设在半山腰,四面环山,山下流水潺潺。路途所见的群山、天空、牛羊是他相机中的“常客”。

  “现在仍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我们每天都要分组巡查,不能大意。”先巴才旦说。不一会儿,同伴冷智等人拿着扑火把等便携式防灭火设备走了过来。简短寒暄后,一行五人开始了巡护,一路走走停停。先巴才旦不时会拿出相机拍摄,冷智则在一旁默默关注着。

  冷智今年47岁,和先巴才旦同龄,是玛沁县大武乡日进村村民,也是江壤管护站扑火队副队长。

  “哪里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很靠谱。”“他就是很好。”……冷智话虽不多,但大家都说他的好。冷智说,生态好了,我们大家才会好。

  一个是大家口中的“会照相的先巴才旦”,一个是靠谱能干的“冷智大哥”,这两人本是牧民,自从投身生态管护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逐渐成为大武乡生态管护员队伍中的主心骨。

  年轻时,先巴才旦在放牧的同时自学医术,是江前村人尽皆知的村医。后来,有机会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还拿起了相机,记录家乡的生态变化,日子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藏狐、马麝、草原雕、岩羊……空闲时,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图集,向大伙儿展示拍到的野生动物,脸上洋溢着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豪。像这样的图集,包括植物、动物、藏药等,成册的已有4本。在先巴才旦的心目中,摄影成为自己与自然的一种对话。

  “起初,很多野生动物并不常见,这两年巡护途中或者专程去拍摄的时候,野生动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还有很多珍稀的藏药。”先巴才旦的感受很直观。

QQ图片20240521055915先巴才旦用相机记录巡护途中所见。张得俊 摄

  2018年,先巴才旦在好友多杰的帮助下,在村里举办了摄影展。“正因为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在日常巡护中看了从未见过的风景,去了从未去过的地方,不敢想象,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当时的开场白仍记忆犹新。

  “这张照片就是在你家草场拍的,你看多美。”一张张照片,一次次讲述,先巴才旦用最直接的讲述方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对于先巴才旦的影像记录,冷智有着自己的思考。“先巴拍的一张图片让我很受触动,景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片草场,但是画面中间有两条很明显的车辙印,视觉冲击感很强。”冷智说,本应是绿草如茵的地方,车辙却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和自然的相处怎样才是和谐的?

  后来的入户宣传,先巴才旦都会拿出这张照片,告诉村民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冷智也将这张照片保存到了自己手机上,常常以图为例,给孩子、给村民讲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在先巴才旦的影响下,冷智也开始了自己的记录。翻开冷智的巡护日志,时间地点、工作内容、文字图片等记录得十分详尽。

  成为生态管护员的日子里,先巴才旦与冷智并肩同行,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有着诸多巡线的辛苦与汗水,但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草原的安然带来的欣慰。

  如今,玛沁县按各乡森林草原面积分布状况安排管护员,目前共有2363名,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大家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和红利共享者,不仅有物质的考量,更多的是将生态管护内化为一种精神自觉。

  转眼,暮色渐沉,先巴才旦拿出无人机,记录下群山如屏,牛羊自在的美好画面,冷智则在一旁接过他的背包,注视着无人机的显示屏,一时整个天地间都静谧下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拟任职人员公示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乡村振兴在青海】盘活闲置田 播种新希望
【祖国好 家乡美】梦幻海北 姿态万千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西宁:2024年度企业正常退休人员档案已预审8532份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上半年稳产量稳产值工作措施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执...
全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研讨班开班
刘奇凡在调研指导同德县党纪学习教育时强调 发扬斗...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青海省2024年公开考录公务员(选调生)面试工作结束
【西海论坛】向“绿”奋发 向“新”奋进——经济新...
黄南:投资11.29亿元 守牢农牧民安居底线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将世界之“光”聚在柴达木盆地——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海西篇(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情重昆仑 青津同行
情重昆仑 青津同行
大美青海等你来——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暨畅行中国·援青六省市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大型主题直播系列活动启动
大美青海等你来——2...
豹街点燃市民游客热情
豹街点燃市民游客热情
壮观!近80只白臀鹿山脊漫步
壮观!近80只白臀鹿...
【祖国好 家乡美】天境祁连 林奇山绝
【祖国好 家乡美】天...
【祖国好 家乡美】格尔木:且以诗意共远方
【祖国好 家乡美】格...
畅游青海 尽享美景
畅游青海 尽享美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青海日报
2024-05-21 07:1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青海日报
2024-05-21 07:1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 2024-05-21 07:16:59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521055900巡护。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随着夏日的到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清晨的阳光多了些许温暖,生态管护员先巴才旦的家里也更加敞亮。

  布满阳光的客厅整齐摆放着摄影类、藏药图鉴类等书籍,靠近门口的柜子格外鲜艳,“生态管护先进个人”“最美生态管护员”……红色的荣誉证书已将其中两个格段“填充”满。

  5月14日9时许,先巴才旦和家人简单吃过早餐后,开始整理“行囊”——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相机机身、长焦、短焦镜头、无人机以及几本图集很快就让背包有了分量。

  “阿爸,路上注意安全。”启程前,二女儿久措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前叮嘱。

  从雪域家园小区出发,行至玛沁县洋玉林场大武江壤管护站,只见一所管护站设在半山腰,四面环山,山下流水潺潺。路途所见的群山、天空、牛羊是他相机中的“常客”。

  “现在仍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我们每天都要分组巡查,不能大意。”先巴才旦说。不一会儿,同伴冷智等人拿着扑火把等便携式防灭火设备走了过来。简短寒暄后,一行五人开始了巡护,一路走走停停。先巴才旦不时会拿出相机拍摄,冷智则在一旁默默关注着。

  冷智今年47岁,和先巴才旦同龄,是玛沁县大武乡日进村村民,也是江壤管护站扑火队副队长。

  “哪里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很靠谱。”“他就是很好。”……冷智话虽不多,但大家都说他的好。冷智说,生态好了,我们大家才会好。

  一个是大家口中的“会照相的先巴才旦”,一个是靠谱能干的“冷智大哥”,这两人本是牧民,自从投身生态管护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逐渐成为大武乡生态管护员队伍中的主心骨。

  年轻时,先巴才旦在放牧的同时自学医术,是江前村人尽皆知的村医。后来,有机会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还拿起了相机,记录家乡的生态变化,日子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藏狐、马麝、草原雕、岩羊……空闲时,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图集,向大伙儿展示拍到的野生动物,脸上洋溢着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豪。像这样的图集,包括植物、动物、藏药等,成册的已有4本。在先巴才旦的心目中,摄影成为自己与自然的一种对话。

  “起初,很多野生动物并不常见,这两年巡护途中或者专程去拍摄的时候,野生动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还有很多珍稀的藏药。”先巴才旦的感受很直观。

QQ图片20240521055915先巴才旦用相机记录巡护途中所见。张得俊 摄

  2018年,先巴才旦在好友多杰的帮助下,在村里举办了摄影展。“正因为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在日常巡护中看了从未见过的风景,去了从未去过的地方,不敢想象,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当时的开场白仍记忆犹新。

  “这张照片就是在你家草场拍的,你看多美。”一张张照片,一次次讲述,先巴才旦用最直接的讲述方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对于先巴才旦的影像记录,冷智有着自己的思考。“先巴拍的一张图片让我很受触动,景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片草场,但是画面中间有两条很明显的车辙印,视觉冲击感很强。”冷智说,本应是绿草如茵的地方,车辙却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和自然的相处怎样才是和谐的?

  后来的入户宣传,先巴才旦都会拿出这张照片,告诉村民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冷智也将这张照片保存到了自己手机上,常常以图为例,给孩子、给村民讲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在先巴才旦的影响下,冷智也开始了自己的记录。翻开冷智的巡护日志,时间地点、工作内容、文字图片等记录得十分详尽。

  成为生态管护员的日子里,先巴才旦与冷智并肩同行,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有着诸多巡线的辛苦与汗水,但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草原的安然带来的欣慰。

  如今,玛沁县按各乡森林草原面积分布状况安排管护员,目前共有2363名,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大家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和红利共享者,不仅有物质的考量,更多的是将生态管护内化为一种精神自觉。

  转眼,暮色渐沉,先巴才旦拿出无人机,记录下群山如屏,牛羊自在的美好画面,冷智则在一旁接过他的背包,注视着无人机的显示屏,一时整个天地间都静谧下来……

作者 张慧慧 张得俊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