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玉莹 程宦宁
发布时间:2024-05-21 07:22:55
编辑:李娜
QQ图片20240521054056顾客参观非遗产品。王玉莹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阿姐,店里来了一对外国夫妻,喊您帮忙介绍一下店里的特色产品。”5月14日中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曲路玉树会客厅里,非遗展示区陈列着曲克安哒藏糖、手工皂、面膜、荨麻茶等各式各样的手工产品,旁边的隔断餐厅里坐满了客人。

  2023年8月,集西餐、藏餐、非遗展示、游牧体验为一体的玉树州会客厅正式营业,游客们可以来这里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游牧生活,感受康巴文化。

  会客厅的“主人”叫白卡,今年35岁,是玉树州玉树市牧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身份,玉树“曲克安哒”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州级传承人。

  曲克安哒是一种藏族传统美食,藏语意为“香醇的奶膏”。“曲克安哒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并不复杂,就是将牦牛奶中的酥油、曲拉分离以后,把剩下的液体在炉灶上长时间熬煮,最后凝结成一种酸中带甜的糖浆,就是曲克安哒。”白卡说。

  在高海拔地区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将曲克安哒糖放在手心小口舔舐,味蕾感受到的甜蜜滋味,是玉树人永远抹不去的童年回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曲克安哒开始慢慢淡出玉树人的视野,从小在牧区长大的白卡,却不想让这份传统技艺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2015年,白卡拿出所有积蓄在哈秀乡成立了玉树市青年牧女商贸有限公司,从当地的建档立卡户当中召集了15名妇女,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她的“农产品合作社”,结合当地原材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起初,曲克安哒的市场并不十分理想,但白卡心中传承和开拓的信念却非常坚定。2017年,通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白卡得以在清华美院第九期传统工艺研修班学习。期间,她与国内外专家和行业导师互动交流,对非遗创新传承有了系统全新的认识,极大地开拓了以玉树非遗文化为创业内容的思路和视野。

  回到家乡后,白卡对曲克安哒进行“升级改造”,曲克安哒香皂、曲克安哒面膜等创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市场也慢慢打开,生意日渐红火。

  白卡说:“企业的发展和曲克安哒的保护传承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玉树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文物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玉树市收集整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县级挖掘非遗传承项目60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98人,并极力推动与扶持唐卡、工艺品、土特产、手工编织等74家文化产业公司,为推进国家级藏族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断助力。

  白卡说:“游牧民族敬畏珍视自然万物,终年与牦牛为伴。牦牛不仅在我们的生活劳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还给予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曲克安哒是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如今,我与牧区的姐妹们一起制作曲克安哒,不仅提高了收入,还把非遗文化延续了下去。”

  如今,曲克安哒越来越多地回到玉树人的餐桌上,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现在的曲克安哒,不仅仅是解馋的藏糖,它代表着玉树非遗文化的传承,成为牧民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家住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的牧民拉珍是最早一批跟着白卡创业的。如今,拉珍从牧区搬了出来,在玉树市安了家。

  “在牧区,曲克安哒大家都会做,但是谁也没想过,用这个可以赚钱。跟着白卡这几年,每个月我都有稳定的收入,现在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拉珍开心地说。

  现在,跟着白卡一起制作销售曲克安哒的牧民有22名,并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起初的小作坊,如今已成了“专业养殖合作社”,线下有体验店,线上有微店、快手等销售渠道。

  曲克安哒正走出玉树,走出青海。

  白卡说:“我想把与自然界紧紧相连的游牧民族的绿色文化揉进糖里,传承下去,推向世界,和大家一起享用。”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拟任职人员公示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乡村振兴在青海】盘活闲置田 播种新希望
【祖国好 家乡美】梦幻海北 姿态万千
24H热点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
情重昆仑 青津同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内外兼...
青海:实施“四大行动”释放发展新动力——《青海...
【净土青海·高原臻品】高原臻品何以驰骋绿茵场?
聚力招才引智 赋能高质量发展——青海省2024年春季...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文旅赋...
新一季“浪山”开始 你准备好了吗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以“加减乘除”推动信访...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浩瀚荒...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将世界之“光”聚在柴达木盆地——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海西篇(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情重昆仑 青津同行
情重昆仑 青津同行
大美青海等你来——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暨畅行中国·援青六省市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大型主题直播系列活动启动
大美青海等你来——2...
豹街点燃市民游客热情
豹街点燃市民游客热情
壮观!近80只白臀鹿山脊漫步
壮观!近80只白臀鹿...
【祖国好 家乡美】天境祁连 林奇山绝
【祖国好 家乡美】天...
【祖国好 家乡美】格尔木:且以诗意共远方
【祖国好 家乡美】格...
畅游青海 尽享美景
畅游青海 尽享美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青海日报
2024-05-21 07:2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青海日报
2024-05-21 07:2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 2024-05-21 07:22:55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521054056顾客参观非遗产品。王玉莹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阿姐,店里来了一对外国夫妻,喊您帮忙介绍一下店里的特色产品。”5月14日中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曲路玉树会客厅里,非遗展示区陈列着曲克安哒藏糖、手工皂、面膜、荨麻茶等各式各样的手工产品,旁边的隔断餐厅里坐满了客人。

  2023年8月,集西餐、藏餐、非遗展示、游牧体验为一体的玉树州会客厅正式营业,游客们可以来这里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游牧生活,感受康巴文化。

  会客厅的“主人”叫白卡,今年35岁,是玉树州玉树市牧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身份,玉树“曲克安哒”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州级传承人。

  曲克安哒是一种藏族传统美食,藏语意为“香醇的奶膏”。“曲克安哒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并不复杂,就是将牦牛奶中的酥油、曲拉分离以后,把剩下的液体在炉灶上长时间熬煮,最后凝结成一种酸中带甜的糖浆,就是曲克安哒。”白卡说。

  在高海拔地区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将曲克安哒糖放在手心小口舔舐,味蕾感受到的甜蜜滋味,是玉树人永远抹不去的童年回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曲克安哒开始慢慢淡出玉树人的视野,从小在牧区长大的白卡,却不想让这份传统技艺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2015年,白卡拿出所有积蓄在哈秀乡成立了玉树市青年牧女商贸有限公司,从当地的建档立卡户当中召集了15名妇女,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她的“农产品合作社”,结合当地原材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起初,曲克安哒的市场并不十分理想,但白卡心中传承和开拓的信念却非常坚定。2017年,通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白卡得以在清华美院第九期传统工艺研修班学习。期间,她与国内外专家和行业导师互动交流,对非遗创新传承有了系统全新的认识,极大地开拓了以玉树非遗文化为创业内容的思路和视野。

  回到家乡后,白卡对曲克安哒进行“升级改造”,曲克安哒香皂、曲克安哒面膜等创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市场也慢慢打开,生意日渐红火。

  白卡说:“企业的发展和曲克安哒的保护传承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玉树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文物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玉树市收集整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县级挖掘非遗传承项目60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98人,并极力推动与扶持唐卡、工艺品、土特产、手工编织等74家文化产业公司,为推进国家级藏族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断助力。

  白卡说:“游牧民族敬畏珍视自然万物,终年与牦牛为伴。牦牛不仅在我们的生活劳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还给予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曲克安哒是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如今,我与牧区的姐妹们一起制作曲克安哒,不仅提高了收入,还把非遗文化延续了下去。”

  如今,曲克安哒越来越多地回到玉树人的餐桌上,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现在的曲克安哒,不仅仅是解馋的藏糖,它代表着玉树非遗文化的传承,成为牧民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家住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的牧民拉珍是最早一批跟着白卡创业的。如今,拉珍从牧区搬了出来,在玉树市安了家。

  “在牧区,曲克安哒大家都会做,但是谁也没想过,用这个可以赚钱。跟着白卡这几年,每个月我都有稳定的收入,现在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拉珍开心地说。

  现在,跟着白卡一起制作销售曲克安哒的牧民有22名,并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起初的小作坊,如今已成了“专业养殖合作社”,线下有体验店,线上有微店、快手等销售渠道。

  曲克安哒正走出玉树,走出青海。

  白卡说:“我想把与自然界紧紧相连的游牧民族的绿色文化揉进糖里,传承下去,推向世界,和大家一起享用。”

作者 王玉莹 程宦宁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