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生态
从巴音河看海西水生态治理保护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李淑娟 李颖红
发布时间:2024-05-22 07:35:58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0年一瞬,海西大地沧海桑田。德令哈市巴音河随着海西成长的脚步日新月异,得到了系统科学、综合全面的治理与开发。今天的巴音河,已化身为美丽的生命之河,焕发出勃勃生机,造福人民。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绕,远处山顶的皑皑雪峰,雪水融化成的甘泉源源不断汇成河流。当雪水在山腰汇聚,逐渐流出了穿城而过的巴音河。它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整条河流全长320公里,滋润着每一个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新生命。也正是这条河的存在,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些活力。

  巴音河是海西水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从以前河道破损、水体污染的“险河”“臭水河”,到现在行洪顺畅、风景秀美的安全河、景观河。人们的笑脸、河水的清澈、复绿的两岸,成为巴音河多年巨变的生动注脚。巴音河的变迁,带给德令哈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每天在河畔散步已成为市民况海英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她说:“以前的巴音河河道脏乱、河水浑浊。现在好了,巴音河越来越美了!”

  多年前,由于受洪水侵蚀,巴音河河床下切,两岸坍塌,严重威胁到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以来,为了改变巴音河的“容貌”,州、市两级政府实施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行两岸绿化美化,形成巴音河核心景观带。截至目前,整个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63亿元,实施了水利工程、景观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修建防洪堤37.6公里,建成壅水坝10座、排洪冲砂槽2.7公里,新增水域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两岸绿化面积达307公顷。现如今,夹岸林带景观绵延簇拥着28座亲水台阶和10.4公里花岗岩护栏,巴音河犹如一条蔚蓝色的飘带,蜿蜒其间从城市中央一路向前,令巴音河市区段(24公里)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据德令哈市河湖中心主任刘海忠介绍,2007年至2019年,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整整花费了12年的时间。这12年里,做足做活“水”和“绿”的文章,把巴音河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景观河、水草茂盛的生态河、水清河畅的安全河、物产丰饶的资源河、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河。

  河道环境改善了,治理工程得到了阶段性成功,但后期还是离不开长期的悉心维护。2017年以来,德令哈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分级签订河长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督导检查,明确河道巡查员、保洁员,组建志愿者护河队,开展河道巡查和保洁活动,确保河道水面清洁,河流贯通,推动巴音河面貌持续向好,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夜幕来临,绚烂的灯光伴随着音乐在湖水中闪烁,巴音河沿岸9公里被长龙式灯带瞬间点亮,市民穿梭在两岸林带休闲散步。碧水之畔,林荫之间,绿道曲径通幽,让人尽享自然之美;各具风格的景观工程,让巴音河两岸成为艺术长廊……承载着无数德令哈人记忆的母亲河,正呈现出一幅清水潺潺、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一条河的重生,不仅能改变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更能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巴音河的华丽“变身”,只是该州水生态治理变迁的一个缩影。一个个海西州水生态治理故事,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海西的生动写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西画卷正在不断呈现新的精彩。

推荐阅读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来青考察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拟任职人员公示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玉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黄南:投资11.29亿元 守牢农牧民安居底线
24H热点
西宁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湟源:120万余株苗木增绿补绿
壮观!近80只白臀鹿山脊漫步
【祖国好 家乡美】生态治多 红色索加
【祖国好 家乡美】天境祁连 林奇山绝
【祖国好 家乡美】江源玉树 秘境囊谦
河曲草原上的绿色坚守
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进承诺耕种图斑补充举证工作
青甘携手构筑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生态网”
热点图片
【视觉】倒影之美
【视觉】倒影之美
青海海南:牛羊佩戴专属“身份证”
青海海南:牛羊佩戴...
昼夜鏖战锻造反恐利刃
昼夜鏖战锻造反恐利刃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文化中国行】揉进...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祖国好 家乡美】“...
“5·20”遇上“小满” 1593对新人喜结连理
“5·20”遇上“小满...
【党旗领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铺就群众幸福底色——西宁推行社区分类管理扫描
【党旗领航】抓党建...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当一名工人挺好”——记“青海高原工匠”赵国凯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从巴音河看海西水生态治理保护

西宁晚报
2024-05-22 07: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从巴音河看海西水生态治理保护

西宁晚报
2024-05-22 07: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从巴音河看海西水生态治理保护

  • 2024-05-22 07:35:58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0年一瞬,海西大地沧海桑田。德令哈市巴音河随着海西成长的脚步日新月异,得到了系统科学、综合全面的治理与开发。今天的巴音河,已化身为美丽的生命之河,焕发出勃勃生机,造福人民。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绕,远处山顶的皑皑雪峰,雪水融化成的甘泉源源不断汇成河流。当雪水在山腰汇聚,逐渐流出了穿城而过的巴音河。它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整条河流全长320公里,滋润着每一个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新生命。也正是这条河的存在,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些活力。

  巴音河是海西水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从以前河道破损、水体污染的“险河”“臭水河”,到现在行洪顺畅、风景秀美的安全河、景观河。人们的笑脸、河水的清澈、复绿的两岸,成为巴音河多年巨变的生动注脚。巴音河的变迁,带给德令哈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每天在河畔散步已成为市民况海英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她说:“以前的巴音河河道脏乱、河水浑浊。现在好了,巴音河越来越美了!”

  多年前,由于受洪水侵蚀,巴音河河床下切,两岸坍塌,严重威胁到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以来,为了改变巴音河的“容貌”,州、市两级政府实施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行两岸绿化美化,形成巴音河核心景观带。截至目前,整个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63亿元,实施了水利工程、景观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修建防洪堤37.6公里,建成壅水坝10座、排洪冲砂槽2.7公里,新增水域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两岸绿化面积达307公顷。现如今,夹岸林带景观绵延簇拥着28座亲水台阶和10.4公里花岗岩护栏,巴音河犹如一条蔚蓝色的飘带,蜿蜒其间从城市中央一路向前,令巴音河市区段(24公里)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据德令哈市河湖中心主任刘海忠介绍,2007年至2019年,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整整花费了12年的时间。这12年里,做足做活“水”和“绿”的文章,把巴音河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景观河、水草茂盛的生态河、水清河畅的安全河、物产丰饶的资源河、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河。

  河道环境改善了,治理工程得到了阶段性成功,但后期还是离不开长期的悉心维护。2017年以来,德令哈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分级签订河长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督导检查,明确河道巡查员、保洁员,组建志愿者护河队,开展河道巡查和保洁活动,确保河道水面清洁,河流贯通,推动巴音河面貌持续向好,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夜幕来临,绚烂的灯光伴随着音乐在湖水中闪烁,巴音河沿岸9公里被长龙式灯带瞬间点亮,市民穿梭在两岸林带休闲散步。碧水之畔,林荫之间,绿道曲径通幽,让人尽享自然之美;各具风格的景观工程,让巴音河两岸成为艺术长廊……承载着无数德令哈人记忆的母亲河,正呈现出一幅清水潺潺、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一条河的重生,不仅能改变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更能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巴音河的华丽“变身”,只是该州水生态治理变迁的一个缩影。一个个海西州水生态治理故事,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海西的生动写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西画卷正在不断呈现新的精彩。

作者 李淑娟 李颖红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