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民生
倡导“红白事”简办 为群众减负
作者:周建萍
发布时间:2024-05-22 07:38:45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月21日,省民政厅发布数据:自去年我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省各地劝导高价彩礼3078起,新办婚事6210起,简办丧事7282起,累计为群众减轻负担5377.76万元。

  省民政厅工作人员介绍,我省聚焦民政领域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和群众期盼,持续指导全省4664个村(居)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将红白事操办标准作为重点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规范婚丧活动流程,压缩丧葬活动时间,控制宴席规模,减少“人情消费”,减轻“人情负担”。

  以结婚彩礼价目为例,目前普遍压减到8万元以内;以治丧天数为例,普遍控制在3天以内;以宴席标准和随礼为例,宴席普遍控制在15桌以内,直系亲属随礼份额控制在200元、普通亲朋100元左右。各地积极推行移风易俗“亮榜晒单”制度,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对农村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经常性地“晒一晒、比一比、看一看”,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正向循环。

  我省还组织编印《全省优秀村规民约选编》和《全省移风易俗优秀案例汇编》,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加快形成现代文明新风尚。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仪服务,西宁市连续3年举办集体婚礼,互助土族自治县、贵德县、泽库县等11个县(区、市)定期举办集体婚礼和集体颁证仪式,用庄严神圣的颁证仪式替代大操大办的婚礼。指导各地增加节地生态安葬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宣传引导力度,选择节地生态安葬人数实现“五连增”,已累计为9358名逝者家属发放资金2683万元。

推荐阅读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来青考察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省委宣传部2024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拟任职人员公示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玉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黄南:投资11.29亿元 守牢农牧民安居底线
24H热点
物业进驻老旧小区 居民可“先尝后买”
政府买单 让老人安享晚年
全省率先!给老旧小区“上保险”
西宁: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青海省民和县首批安置房及首个村级幸福院顺利封顶
我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控成效显著
青海省获得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奖励资金2.73亿元
青海省将着力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
全省首例房屋保险正式落地
青海:一季度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6.26亿元
热点图片
【视觉】倒影之美
【视觉】倒影之美
青海海南:牛羊佩戴专属“身份证”
青海海南:牛羊佩戴...
昼夜鏖战锻造反恐利刃
昼夜鏖战锻造反恐利刃
【文化中国行】揉进曲克安哒的“甜蜜”与传承——“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文化中国行】揉进...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祖国好 家乡美】“...
“5·20”遇上“小满” 1593对新人喜结连理
“5·20”遇上“小满...
【党旗领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铺就群众幸福底色——西宁推行社区分类管理扫描
【党旗领航】抓党建...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当一名工人挺好”——记“青海高原工匠”赵国凯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倡导“红白事”简办 为群众减负

西海都市报
2024-05-22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倡导“红白事”简办 为群众减负

西海都市报
2024-05-22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倡导“红白事”简办 为群众减负

  • 2024-05-22 07:38:4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月21日,省民政厅发布数据:自去年我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省各地劝导高价彩礼3078起,新办婚事6210起,简办丧事7282起,累计为群众减轻负担5377.76万元。

  省民政厅工作人员介绍,我省聚焦民政领域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和群众期盼,持续指导全省4664个村(居)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将红白事操办标准作为重点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规范婚丧活动流程,压缩丧葬活动时间,控制宴席规模,减少“人情消费”,减轻“人情负担”。

  以结婚彩礼价目为例,目前普遍压减到8万元以内;以治丧天数为例,普遍控制在3天以内;以宴席标准和随礼为例,宴席普遍控制在15桌以内,直系亲属随礼份额控制在200元、普通亲朋100元左右。各地积极推行移风易俗“亮榜晒单”制度,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对农村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经常性地“晒一晒、比一比、看一看”,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正向循环。

  我省还组织编印《全省优秀村规民约选编》和《全省移风易俗优秀案例汇编》,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加快形成现代文明新风尚。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仪服务,西宁市连续3年举办集体婚礼,互助土族自治县、贵德县、泽库县等11个县(区、市)定期举办集体婚礼和集体颁证仪式,用庄严神圣的颁证仪式替代大操大办的婚礼。指导各地增加节地生态安葬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宣传引导力度,选择节地生态安葬人数实现“五连增”,已累计为9358名逝者家属发放资金2683万元。

作者 周建萍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