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生态注“颜” 产业提“价”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六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4-05-31 08:35:00
编辑:张小千
QQ图片20240531055921航拍地处黄河第二湾的班多村。洪玉杰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关键词:生态产业化

  黄河川流而过,草原生机盎然,产业逐绿向“新”。对于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而言,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肩负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成为优势产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德县立足地域特色,凸显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潜力,从生态项目实施到产业提质增效,在生态的维度中做长可持续发展的“半径”,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生态与发展比翼齐飞。

QQ图片20240531055928唐谷镇加拉村村民栽树现场。才贡加 摄

  逐梦绿色绘出“幸福景”

  初夏的草原又吐新翠,牧民耕耘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草场。眼前是同德县唐谷镇加拉村的集体草场,也是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区域之一。二百三十多人的植树现场忙忙碌碌,背运树苗、挖坑栽种、填土浇水、覆土固定,栽种下的树苗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草原上连出一片新绿。

  加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才格算了一笔账,341.33公顷草场归村里集体所有,依托修复项目将种植37万棵青海云杉,村民栽种一棵树可得2.1元劳务报酬,后期还将拉11万米网围栏,用工收入预计可达103万元。

  才格说,按照统一安排,大家在5月统一种树,二十多天下来收入将增加不少。40岁的赛哲原本在县城打工,每个月二千多元的工资,在这种了3天树,每天平均种一百多棵树苗,预计二十多天下来收入是之前打工的两倍。赞公杰和妻子已经种了8天树,他每天的收入基本保持在260元,妻子的收入也不错。

  目光向远,成片的树苗一眼望不到边,才格告诉记者,从5月5日种树以来,已经栽种完成了总量的60%。和唐谷镇其他行政村不同的是,加拉村“两委”前期与标段项目部积极沟通争取,项目所辖加拉村区域内由本村人种树,并由村“两委”、党员、生态管护员现场监督。

  才格表示,在自家草山上植树,大家更用心也更操心。他说:“按照种树标准,草皮小心翼翼地挖起再回填。”从现场看,栽过树的地方基本看不出痕迹,绿油油的小草正向阳生长。

  草原上,加拉村村民用行动植绿爱绿护绿,一棵棵翠绿的树苗迎风摇曳,展示出朝气和希望。正如唐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洛桑旦贝坚赞所言,通过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夯实了生态保护基础,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当高质量生态增绿与高水平助农增收有机结合,受益者当属当地群众。加拉村拥有4960公顷草地、16.8公顷耕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海南州村集体经济50强村之一。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37万棵树茂密葱郁,成为草原上一处绝美景观。但对于加拉村而言,种树从一定程度上使得载畜草场面积减少,因此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优势产业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积极转变思路谋发展,一方面提前做好规划,推动以青稞为主的种植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一方面围绕畜牧业补链强链,充分利用好村里即将建成的冷库,围绕特色养殖产业搞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的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面对未来,才格信心满满。

QQ图片20240531055935良种牦牛。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赋能产业更显优

  走进同德县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9座宽敞整齐的高标准饲棚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牦牛正津津有味嚼食草料。同德巴宗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良种牦牛繁育场场长赵永东在添料加草的间隙告诉记者,目前有种公牛20头、良种生产母牛320头,牧户托管牦牛二百多头。

  产业示范园与牦牛养殖有何关联,同德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林元给出了答案。同德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推动畜牧业全面升级,产业示范园于2023年8月投入使用,主攻牦牛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牦牛种质资源筛选等功能,对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以“产业园+公司+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推动联合经营,通过政府引领、企业经营和牧户参与的模式,推动形成联农带农、互利互惠、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林元告诉记者,运用科技手段繁育优质良种牦牛,一方面可以减少草原载畜量,缓解草原压力,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在全县推广大幅提高良种牦牛覆盖率,牦牛的生产性能和产肉效能实现同步提高,直接产生经济收益。

  “不断加大畜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随着人工冻精和人工授精技术的攻关,牦牛的繁育规模将得到大幅提高。比如以前优良种公牛和良种生产母牛的配比是1比20,如今通过人工冻精技术,生产母牛规模可达到4000头,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林元说。

  在同德县,畜牧业是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而低成本、高产出的牦牛繁育背后,是产业与民生的同频共振。林元介绍,本着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培育的优良品种推广辐射全县4个牧业乡镇及村社,形成一套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性的联农带农机制。

  据了解,同德巴宗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向尕巴松多镇、唐谷镇、河北乡、秀麻乡四乡镇所有行政村的牦牛养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提供150头优良犊牛。林元说,2023年是犊牛发放第一个周期,按照尕巴松多镇35头、唐谷镇45头、河北乡40头、秀麻乡30头发放规模,150头良种犊牛已全部发放下去。

  本巴杰布是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格什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介绍中得知,牦牛养殖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条已经延伸至畜产品加工,去年他们领到10头良种牦牛,半年过去了长得很健壮。目前,格什格村有6人依托牦牛养殖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月工资3600元,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正如本巴杰布所言:“优良种牛的推广直接连着经济效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去年我们不仅实现了每人2500元的分红,还缴纳了村民的医疗保险费用,相信以后养殖效益和群众收入也会越来越好。”

QQ图片20240531055942山水资源注入“美丽经济”。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潜景”释放增收“钱景”

  黄河水流潺潺,林间鸟鸣啾啾,游客迎来送往……这是在同德县宗日文化遗址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深度释放生态“潜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沃土和养分,也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拓宽了路子。

  在同德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办主任严志云的介绍中得知,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地处九曲黄河第二弯,有得天独厚的黄河资源,又有历史悠久的宗日遗址,景区的发展则是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叠加优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旅游业发展,不仅盘活了巴沟乡班多村59.8公顷林地资源,也让班多村的群众有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严志云告诉记者,流转班多村的林地打造景区,每年就多了10.5万元的流转收入,而且景区的发展也带动周边村子的发展。

  才保家离景区不远,从前只要农闲就辗转多地打工,如今家门口有了景区他也就有了干头。从中窥到商机的才保,把自家院子打造成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宿,而且还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一年下来收入颇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赛道”,也为群众的“绿色营生”带来了机遇。宗日文化旅游景区负责人巷欠说,景区发展带动了周边班多村、团结村、卡力岗村的发展,目前3个村民宿规模已达46家,农家乐也让村民多了增收渠道。还有周边村民,有的在景区谋得一份稳定工作,有的在景区及沿线做起小本买卖,一年下来收入不少。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严志云说:“景区在建设和发展中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因为近邻黄河,自行购买吸污车对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抽离和转运处理。”

  从黄河畔的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到巴曲河畔的巴滩百万亩草原景区,碧绿装点着辽阔大地。再有一个月这里又将开门迎客,对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瓜什则村,优良的草场资源衍生出高附加值,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群众从中受了益。

  瓜什则村党支部书记宽卓加告诉记者,景区于2023年投资建设投用,去年仅开放一个月,实现了26万元的旅游营收,景区提供就业岗位15个,而且餐饮食材都从村民家中购买。

  景区占地10公顷,其中6.67公顷流转了瓜什则村村民公却才让家的草场,以10年为合同期限,每年土地流转费高达3.3万元,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还有28岁的拉旦多杰,在景区从事厨师工作,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收入让他尝到了甜头。他说:“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最重要的是为村里年轻人树立榜样,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

  深知保护好草场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村里的9个草管员每周都要定期开展一次草原巡护,党员每月也要巡护一两次,谈及变化,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共识和自觉。

  生态厚度,决定发展高度。徜徉于绿水青山间,借绿向优的产业呈现出蓬勃之势,点绿成金的故事也在不断延续。同德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有机结合,生态效益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一幅执“绿”为笔、山水生金的美好画卷跃然眼前。

  手记: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独特的地域为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基于生态保护谋定思变,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蓄力向前,在高水平保护的维度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牧民群众小心翼翼地栽种下一棵棵树苗,举手投足间满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走进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良种牦牛繁育,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在一个个热门打卡景区,生态为旅游赋予了更高的品质更深刻的内涵。生态与产业、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同频共振,联农带农机制不断深化。一路采访深刻感知,生态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和本底,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大家更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激发爱绿护绿的内生动力。铺好绿色底色,厚植绿色底蕴,保护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从支柱产业到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推动高质量发展,应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绿色发展的本底。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金山银山的“价值”,在持续增绿中做优做强产业。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实现共赢,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生态的定量中做好发展的增量,就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寻觅出路,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优、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宽适宜发展的“两山”转化路径,进一步建立健全体系机制,进一步延伸向优向新的产业链条,更好地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产业的高歌猛进,创造更多“点绿成金”的新奇迹,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信访局调研
青海省举办2024年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
青海省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宣讲活动全面铺开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关于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青海玉树:从野牦牛到良种芯片
青海西宁:大通牦牛肉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24H热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疾风知...
携手津门故里 跨越山海相约——青海赴天津市宣传推...
【祖国好 家乡美】播撒希望的种子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注...
筑梦红领巾 争做好队员——青海省庆祝“六一”国际...
青海西宁:废旧车站变露营基地 湟源“巧改善用”助...
青海黄南:尖扎县第二届干部职工运动会开幕
青海玉树:从野牦牛到良种芯片
青海西宁:6月1日起大通县特色旅游专线开通
情暖“六一” 与爱“童”行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疾风知劲草 破浪再前行——前4月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携手津门故里 跨越山海相约——青海赴天津市宣传推介暨项目招商活动见闻
携手津门故里 跨越山...
【祖国好 家乡美】播撒希望的种子
【祖国好 家乡美】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注“颜” 产业提“价”——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筑梦红领巾 争做好队员——青海省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新队员入队仪式省级示范活动见闻
筑梦红领巾 争做好队...
青海西宁:废旧车站变露营基地 湟源“巧改善用”助力乡村游
青海西宁:废旧车站...
青海黄南:尖扎县第二届干部职工运动会开幕
青海黄南:尖扎县第...
青海玉树:从野牦牛到良种芯片
青海玉树:从野牦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生态注“颜” 产业提“价”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六

青海日报
2024-05-31 08: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生态注“颜” 产业提“价”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六

青海日报
2024-05-31 08:3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生态注“颜” 产业提“价”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六

  • 2024-05-31 08:35:00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531055921航拍地处黄河第二湾的班多村。洪玉杰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关键词:生态产业化

  黄河川流而过,草原生机盎然,产业逐绿向“新”。对于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而言,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肩负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成为优势产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德县立足地域特色,凸显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潜力,从生态项目实施到产业提质增效,在生态的维度中做长可持续发展的“半径”,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生态与发展比翼齐飞。

QQ图片20240531055928唐谷镇加拉村村民栽树现场。才贡加 摄

  逐梦绿色绘出“幸福景”

  初夏的草原又吐新翠,牧民耕耘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草场。眼前是同德县唐谷镇加拉村的集体草场,也是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区域之一。二百三十多人的植树现场忙忙碌碌,背运树苗、挖坑栽种、填土浇水、覆土固定,栽种下的树苗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草原上连出一片新绿。

  加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才格算了一笔账,341.33公顷草场归村里集体所有,依托修复项目将种植37万棵青海云杉,村民栽种一棵树可得2.1元劳务报酬,后期还将拉11万米网围栏,用工收入预计可达103万元。

  才格说,按照统一安排,大家在5月统一种树,二十多天下来收入将增加不少。40岁的赛哲原本在县城打工,每个月二千多元的工资,在这种了3天树,每天平均种一百多棵树苗,预计二十多天下来收入是之前打工的两倍。赞公杰和妻子已经种了8天树,他每天的收入基本保持在260元,妻子的收入也不错。

  目光向远,成片的树苗一眼望不到边,才格告诉记者,从5月5日种树以来,已经栽种完成了总量的60%。和唐谷镇其他行政村不同的是,加拉村“两委”前期与标段项目部积极沟通争取,项目所辖加拉村区域内由本村人种树,并由村“两委”、党员、生态管护员现场监督。

  才格表示,在自家草山上植树,大家更用心也更操心。他说:“按照种树标准,草皮小心翼翼地挖起再回填。”从现场看,栽过树的地方基本看不出痕迹,绿油油的小草正向阳生长。

  草原上,加拉村村民用行动植绿爱绿护绿,一棵棵翠绿的树苗迎风摇曳,展示出朝气和希望。正如唐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洛桑旦贝坚赞所言,通过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夯实了生态保护基础,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当高质量生态增绿与高水平助农增收有机结合,受益者当属当地群众。加拉村拥有4960公顷草地、16.8公顷耕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海南州村集体经济50强村之一。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37万棵树茂密葱郁,成为草原上一处绝美景观。但对于加拉村而言,种树从一定程度上使得载畜草场面积减少,因此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优势产业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积极转变思路谋发展,一方面提前做好规划,推动以青稞为主的种植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一方面围绕畜牧业补链强链,充分利用好村里即将建成的冷库,围绕特色养殖产业搞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的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面对未来,才格信心满满。

QQ图片20240531055935良种牦牛。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赋能产业更显优

  走进同德县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9座宽敞整齐的高标准饲棚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牦牛正津津有味嚼食草料。同德巴宗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良种牦牛繁育场场长赵永东在添料加草的间隙告诉记者,目前有种公牛20头、良种生产母牛320头,牧户托管牦牛二百多头。

  产业示范园与牦牛养殖有何关联,同德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林元给出了答案。同德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推动畜牧业全面升级,产业示范园于2023年8月投入使用,主攻牦牛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牦牛种质资源筛选等功能,对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以“产业园+公司+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推动联合经营,通过政府引领、企业经营和牧户参与的模式,推动形成联农带农、互利互惠、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林元告诉记者,运用科技手段繁育优质良种牦牛,一方面可以减少草原载畜量,缓解草原压力,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在全县推广大幅提高良种牦牛覆盖率,牦牛的生产性能和产肉效能实现同步提高,直接产生经济收益。

  “不断加大畜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随着人工冻精和人工授精技术的攻关,牦牛的繁育规模将得到大幅提高。比如以前优良种公牛和良种生产母牛的配比是1比20,如今通过人工冻精技术,生产母牛规模可达到4000头,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林元说。

  在同德县,畜牧业是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而低成本、高产出的牦牛繁育背后,是产业与民生的同频共振。林元介绍,本着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培育的优良品种推广辐射全县4个牧业乡镇及村社,形成一套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性的联农带农机制。

  据了解,同德巴宗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向尕巴松多镇、唐谷镇、河北乡、秀麻乡四乡镇所有行政村的牦牛养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提供150头优良犊牛。林元说,2023年是犊牛发放第一个周期,按照尕巴松多镇35头、唐谷镇45头、河北乡40头、秀麻乡30头发放规模,150头良种犊牛已全部发放下去。

  本巴杰布是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格什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介绍中得知,牦牛养殖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条已经延伸至畜产品加工,去年他们领到10头良种牦牛,半年过去了长得很健壮。目前,格什格村有6人依托牦牛养殖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月工资3600元,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正如本巴杰布所言:“优良种牛的推广直接连着经济效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去年我们不仅实现了每人2500元的分红,还缴纳了村民的医疗保险费用,相信以后养殖效益和群众收入也会越来越好。”

QQ图片20240531055942山水资源注入“美丽经济”。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潜景”释放增收“钱景”

  黄河水流潺潺,林间鸟鸣啾啾,游客迎来送往……这是在同德县宗日文化遗址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深度释放生态“潜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沃土和养分,也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拓宽了路子。

  在同德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办主任严志云的介绍中得知,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地处九曲黄河第二弯,有得天独厚的黄河资源,又有历史悠久的宗日遗址,景区的发展则是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叠加优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旅游业发展,不仅盘活了巴沟乡班多村59.8公顷林地资源,也让班多村的群众有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严志云告诉记者,流转班多村的林地打造景区,每年就多了10.5万元的流转收入,而且景区的发展也带动周边村子的发展。

  才保家离景区不远,从前只要农闲就辗转多地打工,如今家门口有了景区他也就有了干头。从中窥到商机的才保,把自家院子打造成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宿,而且还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一年下来收入颇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赛道”,也为群众的“绿色营生”带来了机遇。宗日文化旅游景区负责人巷欠说,景区发展带动了周边班多村、团结村、卡力岗村的发展,目前3个村民宿规模已达46家,农家乐也让村民多了增收渠道。还有周边村民,有的在景区谋得一份稳定工作,有的在景区及沿线做起小本买卖,一年下来收入不少。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严志云说:“景区在建设和发展中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因为近邻黄河,自行购买吸污车对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抽离和转运处理。”

  从黄河畔的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到巴曲河畔的巴滩百万亩草原景区,碧绿装点着辽阔大地。再有一个月这里又将开门迎客,对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瓜什则村,优良的草场资源衍生出高附加值,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群众从中受了益。

  瓜什则村党支部书记宽卓加告诉记者,景区于2023年投资建设投用,去年仅开放一个月,实现了26万元的旅游营收,景区提供就业岗位15个,而且餐饮食材都从村民家中购买。

  景区占地10公顷,其中6.67公顷流转了瓜什则村村民公却才让家的草场,以10年为合同期限,每年土地流转费高达3.3万元,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还有28岁的拉旦多杰,在景区从事厨师工作,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收入让他尝到了甜头。他说:“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最重要的是为村里年轻人树立榜样,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

  深知保护好草场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村里的9个草管员每周都要定期开展一次草原巡护,党员每月也要巡护一两次,谈及变化,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共识和自觉。

  生态厚度,决定发展高度。徜徉于绿水青山间,借绿向优的产业呈现出蓬勃之势,点绿成金的故事也在不断延续。同德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有机结合,生态效益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一幅执“绿”为笔、山水生金的美好画卷跃然眼前。

  手记: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独特的地域为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基于生态保护谋定思变,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蓄力向前,在高水平保护的维度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牧民群众小心翼翼地栽种下一棵棵树苗,举手投足间满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走进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良种牦牛繁育,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在一个个热门打卡景区,生态为旅游赋予了更高的品质更深刻的内涵。生态与产业、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同频共振,联农带农机制不断深化。一路采访深刻感知,生态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和本底,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大家更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激发爱绿护绿的内生动力。铺好绿色底色,厚植绿色底蕴,保护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从支柱产业到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推动高质量发展,应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绿色发展的本底。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金山银山的“价值”,在持续增绿中做优做强产业。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实现共赢,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生态的定量中做好发展的增量,就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寻觅出路,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优、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宽适宜发展的“两山”转化路径,进一步建立健全体系机制,进一步延伸向优向新的产业链条,更好地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产业的高歌猛进,创造更多“点绿成金”的新奇迹,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

作者 宋明慧 才贡加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