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
——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煜鹏
发布时间:2024-06-08 07:38:44
编辑:马燕燕
QQ图片20240608060938陈玉秀指导绣娘制作绣品。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把喜欢变为热爱,把热爱发展成事业。”这是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青海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简称马莲花工艺)总经理陈玉秀从事青绣技艺25年来的真实写照。

  初见陈玉秀,是在5月28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的马莲花工艺青绣基地时,眼前是正在建设中的二层楼院。顺着泥泞的蜿蜒小道见到陈玉秀,身着水蓝色西装的她放下手中的箱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不好意思啊,这两天外面施工建研学基地,安全起见给大家放了假,我正在整理展品搬东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把眼前这个从尘土飞扬中走出来的女性与在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颁奖现场身佩绶带的女企业家联系在一起。她用巧手绣出了自己的故事,也将“指尖经济”带动乡亲致富的梦想绣进了绸缎,为绣娘们谋幸福,用朴实无华诠释了诚实守信的真谛。

  “这些都是我们的展品,大部分已经收起来了,等研学基地建成,再拿过去重新布置。”在陈玉秀的介绍中,一个个精致的绣球、提包、荷包、挂件映入眼帘。“这些绣品从设计、针法、纹样到完成,第一件成品都是我来打样。”

  虽是企业负责人,但陈玉秀并没有因为管理松懈技艺,而是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想让绣娘绣出精品,自己更要事事做到前面”。

  回想起对“青绣”的坚守、技艺的传承和企业的发展,忙碌一天略显疲惫的陈玉秀眼里却神采奕奕。

  陈玉秀从小就喜欢看奶奶“挑花”,各色丝线在奶奶的手中不一会儿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刺绣,“像变魔法一般”的飞针走线便在她小小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这颗种子让陈玉秀由衷地爱上了这项技艺,她辞去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青海民间刺绣的研发、制作、传承、保护中。多年来,陈玉秀收集、收藏民间老绣片5万余件,收集整理保护有价值的民间刺绣作品3000余幅刺绣传统图案,恢复绣制了《外婆的绣样》为主题的作品300余幅,其中设计创作的《妈妈的样纸》获得最佳传承奖,并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多幅作品被省内外博物馆收藏。

  随着陈玉秀越来越多独具匠心的设计,如今,作为“产学研保”为一体的行业标杆,她所创办的公司生产的以河湟刺绣为特色的系列抱枕、披肩、特色荷包及围巾等产品,将传统刺绣技艺和现代艺术相融合,成为宣传青海的窗口。“只有规模化生产的刺绣基地还不够,还要让更多人走进来体验,静下心体验‘青绣’技艺,通过触摸发现‘指尖’的魅力,了解青海的深厚文化底蕴。”陈玉秀说。

  说话间,今年53岁的绣娘纳守红接上刚放学的孙女儿,拿起快绣完的绣球,继续手里的活计。

  “阿姐,赶紧下班啊。”陈玉秀催促道。

  “陈老师,再收个尾就做好了,不耽误回家做饭。”家住附近的纳守红不慌不忙,一旁的孙女儿也安静地望着奶奶手中的绣品。

  聊天中得知,纳守红和这里的很多绣娘一样,以前在西宁市区打零工,基地建成后才来学做绣娘,“一开始啥也不会,陈老师教得耐心,你看现在,两个小时我就能绣好一个小绣球。”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很多荷包制作都让绣娘们拿着样品回家做了,我们现在忙着重新收拾,但绣娘们还是可以在家安心做绣品,家离公司近的觉得来公司做方便就来公司做。”多年来,马莲花工艺通过“公司+农户”的培训产销模式,累计培训妇女6000余名,带动当地群众一千多人实现在家创业、就业。

  在传承“青绣”的道路上,陈玉秀担负着多个角色,技艺出众的绣娘、受人尊敬的老师、精明能干的女企业家……得知自己被评为“青海好人”,陈玉秀觉得是压力也是动力,是荣誉更是责任。

  她说,一定要让植根于青海大地上的“青绣”艺术长成参天大树,在坚守传承中不断精湛技艺和创新设计,带领更多绣娘致富创业,“绣”出更加美好幸福生活。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鱼苗
青海西宁昆仑职业足球俱乐部出征中冠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青海大通开展2024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24H热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逆袭人...
【身边的感动】一名藏族小伙的十八载“逆行” ——...
【身边的感动】守护生命,用行动传递希望——记202...
青海果洛:35年,他把电影送到草原深处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守护一...
【身边的感动】以爱之名,守护“星星的孩子”——...
【祖国好 家乡美】家乡推荐官拉央卓玛讲玛沁故事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当一...
25年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
唐卡艺人桑杰加
热点图片
“三把钥匙”解锁平安密码
“三把钥匙”解锁平...
【文化中国行】一城文脉藏春秋——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二
【文化中国行】一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逆袭人生不设限——记“青海高原工匠”王生红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青海天峻藏羊牦牛成...
【祖国好 家乡美】果洛藏贡麻村: 幸福日子越过越甜!
【祖国好 家乡美】果...
【乡村振兴在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念好“牛字经”
【乡村振兴在青海】...
青海: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青海:深入推进高校...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红色故事到红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海北篇(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
——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青海日报
2024-06-08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
——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青海日报
2024-06-08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
——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 2024-06-08 07:38:44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608060938陈玉秀指导绣娘制作绣品。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把喜欢变为热爱,把热爱发展成事业。”这是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青海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简称马莲花工艺)总经理陈玉秀从事青绣技艺25年来的真实写照。

  初见陈玉秀,是在5月28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的马莲花工艺青绣基地时,眼前是正在建设中的二层楼院。顺着泥泞的蜿蜒小道见到陈玉秀,身着水蓝色西装的她放下手中的箱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不好意思啊,这两天外面施工建研学基地,安全起见给大家放了假,我正在整理展品搬东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把眼前这个从尘土飞扬中走出来的女性与在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颁奖现场身佩绶带的女企业家联系在一起。她用巧手绣出了自己的故事,也将“指尖经济”带动乡亲致富的梦想绣进了绸缎,为绣娘们谋幸福,用朴实无华诠释了诚实守信的真谛。

  “这些都是我们的展品,大部分已经收起来了,等研学基地建成,再拿过去重新布置。”在陈玉秀的介绍中,一个个精致的绣球、提包、荷包、挂件映入眼帘。“这些绣品从设计、针法、纹样到完成,第一件成品都是我来打样。”

  虽是企业负责人,但陈玉秀并没有因为管理松懈技艺,而是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想让绣娘绣出精品,自己更要事事做到前面”。

  回想起对“青绣”的坚守、技艺的传承和企业的发展,忙碌一天略显疲惫的陈玉秀眼里却神采奕奕。

  陈玉秀从小就喜欢看奶奶“挑花”,各色丝线在奶奶的手中不一会儿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刺绣,“像变魔法一般”的飞针走线便在她小小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这颗种子让陈玉秀由衷地爱上了这项技艺,她辞去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青海民间刺绣的研发、制作、传承、保护中。多年来,陈玉秀收集、收藏民间老绣片5万余件,收集整理保护有价值的民间刺绣作品3000余幅刺绣传统图案,恢复绣制了《外婆的绣样》为主题的作品300余幅,其中设计创作的《妈妈的样纸》获得最佳传承奖,并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多幅作品被省内外博物馆收藏。

  随着陈玉秀越来越多独具匠心的设计,如今,作为“产学研保”为一体的行业标杆,她所创办的公司生产的以河湟刺绣为特色的系列抱枕、披肩、特色荷包及围巾等产品,将传统刺绣技艺和现代艺术相融合,成为宣传青海的窗口。“只有规模化生产的刺绣基地还不够,还要让更多人走进来体验,静下心体验‘青绣’技艺,通过触摸发现‘指尖’的魅力,了解青海的深厚文化底蕴。”陈玉秀说。

  说话间,今年53岁的绣娘纳守红接上刚放学的孙女儿,拿起快绣完的绣球,继续手里的活计。

  “阿姐,赶紧下班啊。”陈玉秀催促道。

  “陈老师,再收个尾就做好了,不耽误回家做饭。”家住附近的纳守红不慌不忙,一旁的孙女儿也安静地望着奶奶手中的绣品。

  聊天中得知,纳守红和这里的很多绣娘一样,以前在西宁市区打零工,基地建成后才来学做绣娘,“一开始啥也不会,陈老师教得耐心,你看现在,两个小时我就能绣好一个小绣球。”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很多荷包制作都让绣娘们拿着样品回家做了,我们现在忙着重新收拾,但绣娘们还是可以在家安心做绣品,家离公司近的觉得来公司做方便就来公司做。”多年来,马莲花工艺通过“公司+农户”的培训产销模式,累计培训妇女6000余名,带动当地群众一千多人实现在家创业、就业。

  在传承“青绣”的道路上,陈玉秀担负着多个角色,技艺出众的绣娘、受人尊敬的老师、精明能干的女企业家……得知自己被评为“青海好人”,陈玉秀觉得是压力也是动力,是荣誉更是责任。

  她说,一定要让植根于青海大地上的“青绣”艺术长成参天大树,在坚守传承中不断精湛技艺和创新设计,带领更多绣娘致富创业,“绣”出更加美好幸福生活。

作者 王煜鹏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