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文化
【文化中国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辛元戎 王十梅
发布时间:2024-06-09 07:59:30
编辑:王易

  皮绣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与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辛元戎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背靠河湟,西临草原。丹噶尔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的荟萃之地,而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文化交融,需要具备接纳不同人群,融汇不同文化的胸怀。

  汉代的邓训,既是著名将领,也是一位有着宽广胸怀的文化使者。

  汉朝时,湟源属于西羌之地。公元88年,邓训受命担任处理羌人事务的护羌校尉。此前的护羌校尉,一味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对待羌人,羌人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邓训到任后,以招抚为主,保护被羌人欺压的月氏胡,招降愿意归顺的羌人,安定了当地局面。”湟源文史学者张秉全介绍道。

  当时,在羌人的文化中,“以战死为吉祥,病终为不祥”,因此,病重的羌人不去就医,而是挥刀自尽。了解到这一情况,凡是知道有羌人病重,邓训就命人将其捆起来,防止自杀,并让来自中原的医生精心施治。很多羌人因此被治愈,对邓训万分感激。邓训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医药文化,也改变了羌人有病不医的陋习。他去世后,许多羌人以刀割身,痛不欲生:“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河湟地区的汉羌人民,在家中供奉邓训的神龛,每有疾病,就向他祷告祈福。

  后来的丹噶尔人,更是把邓训请进了城隍庙,表达对他的纪念。

  丹噶尔城隍庙是一处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院落。行走其间,只见从南到北,依次坐落着门楼戏台、钟鼓楼、廊房、正殿和后寝宫。寂静的庭院内云杉挺立,丁香花开,三两只鸽子“咕咕”啼鸣,悠闲踱步。每年农历六月六,湟源人就从这里抬着邓训的塑像,到古城街道和附近的北极山巡游,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丹噶尔,民族间的交流更多来自普通商人和牧民。

  歇家,是清朝和民国时期,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居间贸易经纪人,其中以丹噶尔歇家最为有名。当时,到丹噶尔出售牛羊和畜产品的蒙古族、藏族牧民,既不懂汉语,又不懂行情,更没有销售渠道,他们必须依靠通晓汉语和蒙古语、藏语的歇家进行贸易。歇家盖的宽敞大院,供牧民住宿,存放货物,圈养待售的牛羊,而且无论居住多久,食宿都免费。牧民通过歇家出售牛羊和畜产品,并购买茶叶、挂面、面粉等食物以及精美的金银器、藏刀、藏靴等生活物资。清末,洋行进入丹噶尔,歇家又成为外商与牧民之间的贸易中介。鼎盛时期,丹噶尔的著名歇家有48家。

  “歇家把丰富的商品带给牧区的同时,也把大量外部信息和文化输入牧区,成为物资交流、文化传播的使者。”张秉全说。

  皮张和羊毛是通过歇家从丹噶尔输往内地的主要商品。时光进入21世纪,当湟源人想要研发一款具有青海地域特色,能够代表湟源的工艺品时,首先想到的也是从这两种材质着手。

  研发任务落到了时任湟源县文化馆馆长的张永福和湟源籍教育工作者李永清等人身上。他们走访湟源等地的民间手工艺人,到牧区搜集古老的皮艺物件,研究刺绣针法……最终,研发出了丹噶尔皮绣这一手工艺。丹噶尔皮绣以牛皮、羊皮为绣布,以牛毛、羊毛、马尾、马鬃为绣线,融汇河湟刺绣、堆绣以及牧区传统皮艺的技法,并借鉴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的针法,其内容以展示青海的自然风光、各民族风情和野生动物为主,具有鲜明的高原特色。

  十几年来,丹噶尔绣娘创作的皮绣作品在全国屡获大奖,2008年,《高原精灵藏羚羊》作为青海民间艺术珍品被奥组委收藏。皮绣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十几个国家。丹噶尔皮绣这一融汇了多种刺绣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民间手艺,已成为对外展示青海文化的金名片,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鱼苗
青海西宁昆仑职业足球俱乐部出征中冠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西宁全面铺开新一轮城市体检
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24H热点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传统藏香走进现代生活
第二届全省广场舞大赛举办 12支队伍舞出新风采
【文化中国行】母女匠心 织就锦绣路——“非遗在青...
5.2亿元!青海省下达资金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五届昌耀诗歌奖终评结果出炉
青海湖“同宝山杯”第八届拉伊大赛在都兰开赛
【文化中国行】隆务河之变
特色文创,赋能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届中...
央视《三餐四季》正式拍摄进入倒计时
热点图片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2024年高考首日见闻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
【祖国好 家乡美】钟灵毓秀仙女湾
【祖国好 家乡美】钟...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古堡何以迷人?——...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身边的感动】巧手...
“三把钥匙”解锁平安密码
“三把钥匙”解锁平...
【文化中国行】一城文脉藏春秋——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二
【文化中国行】一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逆袭人生不设限——记“青海高原工匠”王生红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三

青海日报
2024-06-09 07: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三

青海日报
2024-06-09 07: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三

  • 2024-06-09 07:59:30
  • 来源:青海日报

  皮绣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与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辛元戎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背靠河湟,西临草原。丹噶尔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的荟萃之地,而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文化交融,需要具备接纳不同人群,融汇不同文化的胸怀。

  汉代的邓训,既是著名将领,也是一位有着宽广胸怀的文化使者。

  汉朝时,湟源属于西羌之地。公元88年,邓训受命担任处理羌人事务的护羌校尉。此前的护羌校尉,一味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对待羌人,羌人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邓训到任后,以招抚为主,保护被羌人欺压的月氏胡,招降愿意归顺的羌人,安定了当地局面。”湟源文史学者张秉全介绍道。

  当时,在羌人的文化中,“以战死为吉祥,病终为不祥”,因此,病重的羌人不去就医,而是挥刀自尽。了解到这一情况,凡是知道有羌人病重,邓训就命人将其捆起来,防止自杀,并让来自中原的医生精心施治。很多羌人因此被治愈,对邓训万分感激。邓训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医药文化,也改变了羌人有病不医的陋习。他去世后,许多羌人以刀割身,痛不欲生:“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河湟地区的汉羌人民,在家中供奉邓训的神龛,每有疾病,就向他祷告祈福。

  后来的丹噶尔人,更是把邓训请进了城隍庙,表达对他的纪念。

  丹噶尔城隍庙是一处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院落。行走其间,只见从南到北,依次坐落着门楼戏台、钟鼓楼、廊房、正殿和后寝宫。寂静的庭院内云杉挺立,丁香花开,三两只鸽子“咕咕”啼鸣,悠闲踱步。每年农历六月六,湟源人就从这里抬着邓训的塑像,到古城街道和附近的北极山巡游,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丹噶尔,民族间的交流更多来自普通商人和牧民。

  歇家,是清朝和民国时期,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居间贸易经纪人,其中以丹噶尔歇家最为有名。当时,到丹噶尔出售牛羊和畜产品的蒙古族、藏族牧民,既不懂汉语,又不懂行情,更没有销售渠道,他们必须依靠通晓汉语和蒙古语、藏语的歇家进行贸易。歇家盖的宽敞大院,供牧民住宿,存放货物,圈养待售的牛羊,而且无论居住多久,食宿都免费。牧民通过歇家出售牛羊和畜产品,并购买茶叶、挂面、面粉等食物以及精美的金银器、藏刀、藏靴等生活物资。清末,洋行进入丹噶尔,歇家又成为外商与牧民之间的贸易中介。鼎盛时期,丹噶尔的著名歇家有48家。

  “歇家把丰富的商品带给牧区的同时,也把大量外部信息和文化输入牧区,成为物资交流、文化传播的使者。”张秉全说。

  皮张和羊毛是通过歇家从丹噶尔输往内地的主要商品。时光进入21世纪,当湟源人想要研发一款具有青海地域特色,能够代表湟源的工艺品时,首先想到的也是从这两种材质着手。

  研发任务落到了时任湟源县文化馆馆长的张永福和湟源籍教育工作者李永清等人身上。他们走访湟源等地的民间手工艺人,到牧区搜集古老的皮艺物件,研究刺绣针法……最终,研发出了丹噶尔皮绣这一手工艺。丹噶尔皮绣以牛皮、羊皮为绣布,以牛毛、羊毛、马尾、马鬃为绣线,融汇河湟刺绣、堆绣以及牧区传统皮艺的技法,并借鉴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的针法,其内容以展示青海的自然风光、各民族风情和野生动物为主,具有鲜明的高原特色。

  十几年来,丹噶尔绣娘创作的皮绣作品在全国屡获大奖,2008年,《高原精灵藏羚羊》作为青海民间艺术珍品被奥组委收藏。皮绣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十几个国家。丹噶尔皮绣这一融汇了多种刺绣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民间手艺,已成为对外展示青海文化的金名片,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

作者 辛元戎 王十梅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