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西海论坛】最是浓情粽飘香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戴美玲
发布时间:2024-06-10 07:41:18
编辑:易 娜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食粽、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共同感受浓郁粽香,品味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

  端午节作为文化纽带,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国家之大爱,表达着人们对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源泉,凝聚着向往团结、团圆的人文精神内核,蕴含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情怀。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繁荣端午的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意义重大。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在春秋之前,端午节这一天主要是祛病防疫的节点,后因战国时期屈原在端午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于是后人亦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逐渐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赋予了端午节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观念习俗。“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可以说,历史的流转,赋予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韵味。

  千百年来,端午文化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赓续绵延、代代流传,浓缩于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中,展现在多姿多彩的民俗仪式上,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端午节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历久而弥新,其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家国情怀,补充、拓展、完善,以增强其影响力,提升其感召力,激活其生命力是过好端午节的根本目的所在。

  今天过端午节,离不开在烟火的流转中体验食文化,但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品尝粽香中感受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韵味,在体味充满烟火气的习俗中品味浓情端午,从端午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品味粽香中把端午节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传承下去,使爱国之情绵延不绝,强国之志生生不息。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鱼苗
青海西宁昆仑职业足球俱乐部出征中冠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西宁全面铺开新一轮城市体检
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24H热点
【西海论坛】平安,民之所盼
【时评】探索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新途径 谱写服务高质...
【西海论坛】筑牢绿色算力发展的“地基”——经济...
【西海论坛】心怀敬畏 行有所止
【江源新语】以爱之名 点燃希望
【西海论坛】夯实“四下基层”底子
【西海论坛】以旧换新 释放活力——经济新观察⑨
【西海论坛】以旧换新 释放活力——经济新观察⑨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西海论坛:做好“青超联赛+...
护“中华水塔” 蓄发展动力 创美好生活
热点图片
多姿多彩民俗文化
多姿多彩民俗文化
粽叶飘香过端午 民族和谐邻里情
粽叶飘香过端午 民族...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2024年高考首日见闻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
【祖国好 家乡美】钟灵毓秀仙女湾
【祖国好 家乡美】钟...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古堡何以迷人?——...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身边的感动】巧手...
“三把钥匙”解锁平安密码
“三把钥匙”解锁平...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西海论坛】最是浓情粽飘香

青海日报
2024-06-10 07: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西海论坛】最是浓情粽飘香

青海日报
2024-06-10 07: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西海论坛】最是浓情粽飘香

  • 2024-06-10 07:41:18
  • 来源:青海日报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食粽、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共同感受浓郁粽香,品味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

  端午节作为文化纽带,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国家之大爱,表达着人们对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源泉,凝聚着向往团结、团圆的人文精神内核,蕴含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情怀。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繁荣端午的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意义重大。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在春秋之前,端午节这一天主要是祛病防疫的节点,后因战国时期屈原在端午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于是后人亦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逐渐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赋予了端午节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观念习俗。“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可以说,历史的流转,赋予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韵味。

  千百年来,端午文化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赓续绵延、代代流传,浓缩于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中,展现在多姿多彩的民俗仪式上,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端午节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历久而弥新,其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家国情怀,补充、拓展、完善,以增强其影响力,提升其感召力,激活其生命力是过好端午节的根本目的所在。

  今天过端午节,离不开在烟火的流转中体验食文化,但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品尝粽香中感受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韵味,在体味充满烟火气的习俗中品味浓情端午,从端午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品味粽香中把端午节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传承下去,使爱国之情绵延不绝,强国之志生生不息。

作者 戴美玲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