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社会
“网红”雪豹背后,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师晓琼
发布时间:2024-06-13 07:57:07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一对就是我们的凌霜和大虎,它们在一起还有一段故事呢……”6月初,首届全省自然教育启动会在西宁召开,西宁野生动物园作为室外自然教育活动的点位,迎来了众多专家参观。在雪豹馆,西宁国家植物园科普宣传与信息管理部负责人齐新章向大家介绍着这几只雪豹从“伤员”成长为“网红”的故事。

  西宁野生动物园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大型野生动物园,也是青海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青藏高原唯一雪豹繁育研究长期科研基地。近年来,这里救护多只雪豹,其中“凌”氏家族的雪豹们知名度不断提升,也为西宁野生动物园带来了不少“流量”。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还能看到人们在保护雪豹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雪豹救护不简单

  午后阳光正好,西宁野生动物园里,凌霜和大虎相互依偎,打着盹;凌夏跟着人们来回走动;凌不服躲在屋子里,时不时探探脑袋……

  从“伤员”到“网红”,它们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雪豹救护团队的努力救助下,才拥有了现在悠闲自得的生活。何顺福是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副园长,也是雪豹救护团队的成员之一。

  “凌霜刚来的时候后半身动不了,当时为了让它重新站起来,我们每天给它进行按摩,扶着它训练走路,总算在来园12天后,它可以自己站起来走回内舍了,我们都不敢相信,我们做到了。”说起救护凌霜的情景,何顺福历历在目。

  在众多救护过的雪豹中,凌蛰的救护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凌蛰当时检查发现有低血钙现象,其他都没问题,后期我们对它进行了单独隔离饲养,行为表现都很正常,达到放归标准后,给它戴上卫星定位项圈进行了放归,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传回来了很多数据,为我们今后的雪豹救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何顺福告诉记者。

  隔着玻璃看着调皮的凌夏在笼舍里扑来扑去,何顺福说:“凌夏没法自己独立生活,对人太亲了,而且还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没办法放归。”

  记者在豹馆的展板上看到,公园里展出的几只雪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没办法放归。

  “这些雪豹更适合在这里生活,而且它们的展出能让更多人见识到‘雪山之王’的魅力,也能提醒大家保护雪豹。”何顺福说道。

  饮食起居都得操心

  早上9时18分,王璐来到笼舍,打开了门,把傲雪放到了室外。

  来到自己的小“乐园”里,傲雪先来了一个“豹子滚球”,蹦蹦跳跳地开启了全新的一天。

  “刚开始看到傲雪,我挺害怕的,毕竟是猛兽。”王璐说,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她越来越离不开它们了。

  王璐2017年加入西宁野生动物园这个大家庭,如今的她,是园区雪豹馆的饲养员。看上去文静柔弱的小姑娘,干起活来可一点也不柔弱,她把雪豹饲养管理干的井井有条。除了完成每日饲养工作,她还积极发挥自己科普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时常为游客分享野生动物的小故事。

  6年的工作经历也让她不断成长,不论是饲养员还是日常科普讲解工作,她都干的非常出色。如她所言:当你足够努力,幸运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傲雪、油画和水墨在王璐的饲养下,茁壮成长。“雪豹和人不一样,每天就吃一顿饭,一般就在晚上喂它们吃羊腿和兔子。”王璐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开始为它们准备“晚餐”。

  说起三只雪豹,王璐就有说不完的话,“你看,油画是三只中最活泼的,它爬上爬下喜欢玩儿,水墨就很温顺了。”

  别看它们是动物,但是王璐说话,它们可“听得懂”,每当下班的时候,只要王璐喊一声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嗖”地一下跑进笼舍。

  多年的朝夕相处,王璐和三只雪豹之间有了很深的感情。对王璐而言,自己可以饲养它们,也是一件很幸运、很自豪的事。

  讲好雪豹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住在最边上的这只雪豹,就是我们的凌夏,它比较活泼,喜欢和人互动。”端午假期,西宁野生动物园里格外热闹,刘可和她的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刘可从事专职科普工作是从2014年开始的,之前她是饲养员,2012年还参与过雪豹育幼工作。园里的雪豹,谁调皮、谁内向、谁乖巧,她了如指掌。

  “每次给来公园里的孩子们做科普,我都会把雪豹的故事详细地讲给孩子们听,每一个小细节都不会放过,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全方位地了解雪豹,喜欢雪豹。”刘可告诉记者。

  西宁野生动物园会不定期开展科普活动,每次活动主题不同,招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免费参与活动。“我最喜欢凌霜了,刘可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它的故事,我觉得它真的很励志。”正在参观雪豹的学生王钰说道。

  刘可告诉记者,她也很喜欢凌霜,因为它颜值高,有故事,适合给孩子们分享,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我就想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雪豹,然后再把雪豹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同学、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传播雪豹的故事和知识,让更多的人对雪豹有所了解。”刘可说道。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建引领"打造"一村一品"打响"玉拉农家"党建品牌
青海互助“八眉猪”再获全国性荣誉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玉树:泉水叮咚奏响致富曲
西宁市新增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4H热点
端午假期 青海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端午假期 西宁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7.2万人次
端午假期 青海省高速公路交通总量85.63万辆次
端午假期 西宁机场创下今年两个“最高水平”
【视觉】毕业季,奔跑向未来!
端午假期 青海省社会大局稳定 治安秩序良好
【文化中国行】歌迷打卡西宁,这些景区等您来
【精神文明建设·西宁在行动】端午假期文明旅游成为...
西宁机场将开通3条新航线
西宁上榜端午假期自驾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热点图片
【视觉】毕业季,奔跑向未来!
【视觉】毕业季,奔...
【乡村振兴在青海】哈家村种起“高端菜”
【乡村振兴在青海】...
【祖国好 家乡美】戈壁深处“吹蒲公英”的人
【祖国好 家乡美】戈...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遇见“青超联赛” 激情黄河之南——“青超联赛”第三轮黄南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青超联赛 黄南热贡艺术队战胜海北祁连山藏羊队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青海玉树:泉水叮咚奏响致富曲
青海玉树:泉水叮咚...
青海天峻县加快推进藏羊产业转型发展
青海天峻县加快推进...
西宁端午入境游订单量上涨256%
西宁端午入境游订单...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网红”雪豹背后,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西宁晚报
2024-06-13 07:5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网红”雪豹背后,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西宁晚报
2024-06-13 07:5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网红”雪豹背后,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 2024-06-13 07:57:07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一对就是我们的凌霜和大虎,它们在一起还有一段故事呢……”6月初,首届全省自然教育启动会在西宁召开,西宁野生动物园作为室外自然教育活动的点位,迎来了众多专家参观。在雪豹馆,西宁国家植物园科普宣传与信息管理部负责人齐新章向大家介绍着这几只雪豹从“伤员”成长为“网红”的故事。

  西宁野生动物园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大型野生动物园,也是青海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青藏高原唯一雪豹繁育研究长期科研基地。近年来,这里救护多只雪豹,其中“凌”氏家族的雪豹们知名度不断提升,也为西宁野生动物园带来了不少“流量”。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还能看到人们在保护雪豹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雪豹救护不简单

  午后阳光正好,西宁野生动物园里,凌霜和大虎相互依偎,打着盹;凌夏跟着人们来回走动;凌不服躲在屋子里,时不时探探脑袋……

  从“伤员”到“网红”,它们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雪豹救护团队的努力救助下,才拥有了现在悠闲自得的生活。何顺福是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副园长,也是雪豹救护团队的成员之一。

  “凌霜刚来的时候后半身动不了,当时为了让它重新站起来,我们每天给它进行按摩,扶着它训练走路,总算在来园12天后,它可以自己站起来走回内舍了,我们都不敢相信,我们做到了。”说起救护凌霜的情景,何顺福历历在目。

  在众多救护过的雪豹中,凌蛰的救护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凌蛰当时检查发现有低血钙现象,其他都没问题,后期我们对它进行了单独隔离饲养,行为表现都很正常,达到放归标准后,给它戴上卫星定位项圈进行了放归,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传回来了很多数据,为我们今后的雪豹救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何顺福告诉记者。

  隔着玻璃看着调皮的凌夏在笼舍里扑来扑去,何顺福说:“凌夏没法自己独立生活,对人太亲了,而且还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没办法放归。”

  记者在豹馆的展板上看到,公园里展出的几只雪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没办法放归。

  “这些雪豹更适合在这里生活,而且它们的展出能让更多人见识到‘雪山之王’的魅力,也能提醒大家保护雪豹。”何顺福说道。

  饮食起居都得操心

  早上9时18分,王璐来到笼舍,打开了门,把傲雪放到了室外。

  来到自己的小“乐园”里,傲雪先来了一个“豹子滚球”,蹦蹦跳跳地开启了全新的一天。

  “刚开始看到傲雪,我挺害怕的,毕竟是猛兽。”王璐说,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她越来越离不开它们了。

  王璐2017年加入西宁野生动物园这个大家庭,如今的她,是园区雪豹馆的饲养员。看上去文静柔弱的小姑娘,干起活来可一点也不柔弱,她把雪豹饲养管理干的井井有条。除了完成每日饲养工作,她还积极发挥自己科普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时常为游客分享野生动物的小故事。

  6年的工作经历也让她不断成长,不论是饲养员还是日常科普讲解工作,她都干的非常出色。如她所言:当你足够努力,幸运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傲雪、油画和水墨在王璐的饲养下,茁壮成长。“雪豹和人不一样,每天就吃一顿饭,一般就在晚上喂它们吃羊腿和兔子。”王璐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开始为它们准备“晚餐”。

  说起三只雪豹,王璐就有说不完的话,“你看,油画是三只中最活泼的,它爬上爬下喜欢玩儿,水墨就很温顺了。”

  别看它们是动物,但是王璐说话,它们可“听得懂”,每当下班的时候,只要王璐喊一声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嗖”地一下跑进笼舍。

  多年的朝夕相处,王璐和三只雪豹之间有了很深的感情。对王璐而言,自己可以饲养它们,也是一件很幸运、很自豪的事。

  讲好雪豹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住在最边上的这只雪豹,就是我们的凌夏,它比较活泼,喜欢和人互动。”端午假期,西宁野生动物园里格外热闹,刘可和她的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刘可从事专职科普工作是从2014年开始的,之前她是饲养员,2012年还参与过雪豹育幼工作。园里的雪豹,谁调皮、谁内向、谁乖巧,她了如指掌。

  “每次给来公园里的孩子们做科普,我都会把雪豹的故事详细地讲给孩子们听,每一个小细节都不会放过,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全方位地了解雪豹,喜欢雪豹。”刘可告诉记者。

  西宁野生动物园会不定期开展科普活动,每次活动主题不同,招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免费参与活动。“我最喜欢凌霜了,刘可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它的故事,我觉得它真的很励志。”正在参观雪豹的学生王钰说道。

  刘可告诉记者,她也很喜欢凌霜,因为它颜值高,有故事,适合给孩子们分享,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我就想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雪豹,然后再把雪豹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同学、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传播雪豹的故事和知识,让更多的人对雪豹有所了解。”刘可说道。 

作者 师晓琼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